前陣子我參加了一場活動,在那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某天她私訊約我隔天一起吃午餐,那時候已經下午4點左右。雖然時間很趕很臨時,但收到朋友的邀約我還是開心的,我很快也就答應了。但好幾個小時過去,我都沒收到回覆,一直到了晚上她才傳了一句:「沒下雨就一起吃」。
當下絲絲慍怒與疑惑蔓上心頭,我覺得自己很不被尊重,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有沒有想約?
這是我認識這位朋友後,我們第一次單獨約出門,那時雖然我已有點惱怒,但心裡還是反射性地想著從小被明示暗示教導的「以和為貴」,而沒表現出太明顯的不悅。但想當然耳,這樣選擇自己隱忍,在後續的邀約對話,對方並不會察覺有什麼不妥,依舊是反反覆覆,甚至後來沒問過我,就一副已經確定我什麼時間可以的樣子回我訊息。
同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一定多少都有受到「以和為貴」這樣的價值觀桎梏吧!在面對別人不尊重我們界線時,這樣的文化桎梏,讓我們不斷在自己的防衛,與希望跟對方維持關係和諧中不斷拉扯、內耗。
那時候的我也是。即便現在長大了一點,知道建立個人界線的重要性,知道建立社交中的人際界線,是尊重自己,也是篩選朋友最有效率的方式,但實際面對這種可能引發衝突的拉扯時,還是很猶豫、很恐懼……我懂。
一方面我也想開開心心的與朋友見面、聊天、吃飯,但一方面也知道自己現在已經累積出了一些憤懣,這不只會讓我無法好好赴約,也很可能會慢慢破壞我們之間的關係。該如何最大程度避免引發衝突,又能順利建立起彼此之間的社交界線呢?那時候我掙扎了一段時間,還是決定挑戰自小被灌輸「因為要『以和為貴』,所以犧牲、隱忍一下」的文化桎梏。
但當然我不是很衝動的單方面發洩我的憤懣給對方,而是用了另一種我新學到的方法,試著與對方溝通。先說我用了這樣的方法,成功讓這位朋友明白我的感受、理解自己的行為哪裡有問題,也開始嘗試用新的,更健康禮貌的方式提出邀約。我們之間沒有發生互相攻擊、指責、用負面情緒重擊對方或被對方重擊的情況,我們反而還感覺到彼此更認識彼此,這段關係也變得更和諧一些。
以下就分享這個方法給妳,分成3個部分,我會一一解釋,並用自己的真實經驗舉例。希望大家在遇到人際關係中的問題時,都能用更健康、溫柔一點的方式去面對。
首先很重要的第一步是,釐清自己到底在不爽什麼?
比較少與自己對話的人,一開始在這一步可能會有點卡關,甚至反射性地就想:「對方這樣對我,我當然會不爽啊!這還有什麼好釐清的?!」但若沒有先跟自己好好對話一下,找出自己真正不滿的癥結,在之後與對方溝通時,很可能會讓自己的情緒不斷升高,演變成攻擊對方而無法讓彼此好好溝通。第一步的重要性,就是先幫自己排解一下累積起的負能量,並且找出需要協調的重點。
可以自己跟自己對話,或寫下發生的事,在這之中不斷自問自答「為什麼?」來幫自己釐清自己的感受。以我自己為例子,我當時做第一步的過程,像是這樣:
對方要約我還一直反反覆覆或是很臨時邀約之後,又幾個小時不回覆,這真的讓我覺得很不爽!
Q1:為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那種不爽是怎麼樣的不爽?
A1:因為這讓我覺得自己很不被尊重,好像我的時間都該配合她一樣!
Q2:為什麼會這樣想呢?
A2:因為我覺得互相尊重,是彼此相處中很重要的互動方式。
Q3:那對我來說,對方什麼樣的言行,才會讓我覺得被尊重呢?
A3:一開始就說清楚想約我的原因,還有她現在可能會遇到的變因,讓我能更好權衡自己的時間分配,同時彼此信守自己做出的承諾。
釐清之後恭喜你,你已經更了解自己了!而且也已經初步梳理出之後要跟對方溝通的重點。這一步的重點,在於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攻擊對方、不要要求自己同理對方,著重在保持對自己的好奇跟誠實,試著幫自己梳理清楚,自己到底具體而言有什麼感受?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再來,第二步是思考最壞的情況是什麼?這樣的風險有多高?自己能否承擔?若想避免,我需要先準備什麼?
一樣依我這次遇到的事情為例:
Q1:若這次與對方溝通失敗,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
A1:我覺得最壞的狀況,就是對方無法理解我的感受、沒有溝通意願也不願改變,最後我們無法再當朋友。
Q2:發生這種情況的風險有多高呢?
A2:雖然我跟對方認識不算久,但依以前的相處經驗判斷,他應該是有溝通意願的人。我評估最糟糕的狀況發生率大概30%吧!
Q3:30%聽起來並不算高,應該可以不用那麼焦慮了。不過萬一真的發生了最糟的狀況,我可以承擔嗎?
A3:失去一個朋友真的蠻可惜的,但我也真的不想勉強自己忍受不被尊重的相處方式,而且就算失去這個朋友,我也還也其他很棒的朋友陪在我身邊!
Q4:聽起來我是有能力承擔最糟的狀況的。我還有沒有能提前做的準備,減緩這件事可能帶來的衝擊呢?
A4:嗯…我覺得身邊有其他人能給我情緒支持、理解我的感受蠻重要的,這可以讓我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同時在與對方溝通前,我也可以先把想說的話打好,降低衝動造成的傷害。
做完第二步,能有效緩解自己許多內耗、焦慮的情緒,也能更看得清事情整體的狀況,更知道該如何應對。
做完前面兩個步驟之後,我們已經幫自己釐清自己實際上的感受,也更清楚彼此關係中的矛盾是什麼。
最後一步,就是要實際與對方展開對話,協調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相處方式了。溝通的方式就是這一步的重點,用「非暴力溝通」與對方開啟對話,畢竟我們希望的是彼此關係融洽,而非單方面發洩或攻擊對方。
非暴力溝通有4個步驟:
這次我就是運用非暴力溝通的4個步驟,與對方對話,讓對方能夠理解我的感受,也成功建立起我的社交界線。
在我落實上述3個步驟之後,對方開始能理解我的感受,向我道歉、道謝,也重新用能讓我感到被尊重的方式邀約我;與此同時我也理解到他現在遇到了哪些問題,導致她無法給出明確的時間,我們也因此能一起討論解決辦法,找出平衡的解決方式。
互相了解、體諒,試著調整出彼此都感到舒服自在的相處方式,這樣的過程才是「溝通」;溝通是為了讓彼此的關係能更和諧融洽,能讓彼此知道該怎麼用更適合的方式與對方親近。生而為人,我們在追求的是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和諧,而非隱忍、壓抑、退讓,或劍拔弩張的互相攻擊。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長經歷,有他自己的價值觀跟習慣。兩個不同的個體在一起相處,勢必伴隨不可預測的風險,衝突在所難免。「以和為貴」的價值觀有其智慧在,但錯誤開啟以和為貴的方式,只會讓我們不斷累積在關係中的不滿、不斷內耗我們自己的能量而已。每個人都值得有好的人際網絡支持,把自己的能量內耗在忍受不適合的相處方式,實在太可惜了!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幫助在關係中害怕衝突、內耗隱忍、苦於不知道如何跟別人溝通的大家!祝大家都能找到與身邊人和諧相處的方式。如果這次分享對妳有幫助,歡迎留言讓我知道!也替我補充持續與大家分享各種事物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