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報出版的編輯寫信來詢問,願不願意抽一點時間來閱讀這本書,我正結束長達九個連續會議的normal working day,行事曆顯示,我當周花費在開會上的時間,每日的平均數值是9.5小時。
這本書的書名《慢速工作力》,因而形成了一種即時的嘲諷,心裡立即湧上無法克制的OS,「Come on, seriously?」,身為職場打滾二十多年的資深社畜,我當然同意書中的建議:「少做一些事情、以自然的步調工作、執著於品質」,但是,我到任第一個月想要推行的政策:週五下午不開會,卻很快地胎死腹中。
這個看似「提前達陣long weekend」的政策,其實是我從外商體制獲得最大的禮物,我的外國老闆深信,每星期最後一個工作日的目的,不是為了追趕進度,把時間浪費在會議交辦或共識討論,應該用於盤整自我腳步。為延宕的專案,思考其他解決方案,也在投入重大任務之前,預作心理建設及資源準備。
事實證明,無法排入任何會議的周五下午,對我和部分同仁發揮了極大的效用。有人利用那些時刻獨處,取得史無前例的靈感,有人會去前線市場走走,認識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甚麼。
然而,在新的工作場域,似乎行不通,團隊很願意配合,只是常常碰到莫可奈何的狀況叫做:「大家只剩下周五下午有空。」,如果錯過這次,可行時間是一兩周以後,待討論的議題等不了這麼久。
在外商的HR朋友告訴我,執行這樣的政策,需要的不只是決心或意志,而是要有意識地把這個習慣,先持續帶入自己的行事曆當中,「與其被動期待大家來配合,你要有計畫地保護自己行事曆的空檔。」
我聽後瞭然,但究竟該怎麼做,依舊茫然。《慢速工作力》以具體的行動方針,解答了我初始的疑惑。所謂的「慢速工作力」,書中的定義是:「讓工作成為意義感、而非淹沒感的來源,在此同時仍能保有產出價值的能力。」,所以,努力減少必須履行的職責,讓自己的精力更充分地投入最關鍵的少數計劃,是立論的核心之一。
因此,關於我嚴重被擠壓的每日排程,作者提出了「給一、還一」的平衡原則。也就是每當在行事曆上添加一場會議,就要在當天找出同樣多的時間加以保護。
這樣做的好處是,受保護的時段會和被預約的時段一起等比增加,越來越難排入新的預約,有效控管一天合理的會議時段不過超半天,這比單純宣布周五下午不排會議的做法更有彈性,也比較不容易被某些單位視為「拿喬」或「摸魚」。
雖然我還無法百分之百地拿捏「給一、還一」的完美比例,這個準則的確幫助我留守最低限度的回血時間,設立自己的邊界。
另外,我也很喜歡作者提到的「微季節性」概念,在比較短的時間範圍內,適時調整工作強度,避免長期都在焦躁且拚勁十足的狀態下工作,而衍生出慢性疲勞。「微季節性」的調節策略,有四個具體建議,也分享給大家參考:
✍️星期一不開會
這是一個聽似天方夜譚的方法,但的確有效!我也採取了部分變形的做法,不需要公開張揚這個決定,只是在對方詢問我何時方便開會討論的時候,盡量將星期一的上午時段保留給自己。
然後,我意外地發現,由於大家也不太喜歡周一上午就會會相連到天邊,這樣的保護禁令,並不會讓人覺得我特別難約,更替自己帶來巨大的心理寬裕感。當周一上午的行事曆乾乾淨淨,星期天晚上就變得沒那麼沉重,甚至有點期待那個空白的早晨,我可以開始進行哪些釐清與思索。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節奏,排定任何一天或半天,作為行事曆淨土。重點是為每周安排一個固定時段,去推進艱難卻重要的專案,使工作變得更有意義。
✍️一個月看一場日場電影
要從這項建議中獲益,不一定要看電影,其他的活動也同樣有效。我的經驗告訴我,光是離開辦公室外出走走,就足以減輕規律所帶來的疲憊感。過去在外商,我會選擇月底的最後一個周三,請幾小時的假,來進行與自己的獨處活動。
有時,我會海逛一輪書店,一口氣買下一個月閱讀量的書籍。有時,我只是買一杯咖啡,坐在陽光靜好的大安森林公園。無論是甚麼,都讓我的神經從焦慮中解放出來,好好地從隱遁中得到修復。
✍️安排喘息項目
這個概念跟「給一、還一」的平衡原則十分類似,邏輯是在高強度的工作區塊之後,緊接著安排一些與工作無關的休閒活動。關鍵在於比例的均等對應,辛苦過後就有樂趣,越繁重的任務,跟隨著等值的放鬆活動。
老實說,我現在每天都感覺到繁重,而我犒賞自己的方式,是不管多累都記得爬上家裡的按摩椅,好好觀賞一集我重刷無數次的「Dr. House (怪醫豪斯)」。提醒自己,保持幽默,偶爾不按牌理出牌,可能會像Dr. House一樣找到問題癥結。
✍️在工作中注入週期性
巧妙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建設出週期觀,每個週期持續六到八週,全神投注在明確而緊迫的目標。而每個週期結束後,也都會有兩週的冷卻期,利用這一小段時間充電,並回補在工作週期巔峰時所疏忽的小問題。
這樣淡旺有別的週期觀,也許無法在每個職場都被設立得天衣無縫,其中的轉折就在於「有意識的覺察」,盡量避免盲目延長高效工作的週期,要知道,兩週的冷卻期很短,不足以引來推卸責任的臭名,但經過適當休養生息之後,所提升的工作強度與品質,卻可能讓你一戰成名。
想把我從這本書中,吸取到最寶貴的一個觀念,來做為大家的收工禮物:偉大的成就,是由一點一滴的微小成果,長期穩定地累積而成,工作要有意義,關鍵在於持續回到你認為重要的工作上,而不是每次都要做到完美無誤。
祝福大家,上工收工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