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許多新人會離開的理由是,「又學不到東西!」,讓我們來搞清楚狀況,是你學不到?還是別人不想教?別人為什麼不教你,反而願意教別人?這不是絕對的問題,的確在職場或是工地都會遇到留一手的人,但許多師傅想教遇到的卻都是噗攏共的學徒
怎麼教?
簡單6個方法讓你可以學好學滿
▋ 1.練習察言觀色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罩子放亮一點,神經的雷達有些人就是比較短,現場主管或業主已經生氣而籠罩在低氣壓氛圍中,居然還有心情跟同事打鬧嬉笑,不拿你開刀還找誰開鍘,在工地現場遇過師傅好不容易在放樣時調整好雷射的角度(有點不規則的坡度),結果學徒搬東西經過不小心踢到雷射還當作沒事,現場師傅馬上發飆!正如軍中常聽到的一句話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當下發現不小心踢到雷射趕緊把姿態放到最低,放下手邊工作幫忙調整回來,就算做做樣子都好,至少不會讓人火氣那麼大,這個觀察力並不容易養成,可以多學學同環境裡比較靈活的同仁或是前輩,觀察看看這些人是如何在工作現場應對進退,學習好的溝通方式,別人犯錯也是自己成長的養分
▋ 2.勇於認錯或低頭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連老師傅都會有失算的時候,師傅大方認錯表示自己沒注意到反而會讓人欽佩他的勇氣跟高度,學徒就更不用說了,知錯能改反而會更加分
忌諱強辯!
尤其是得理不饒人的學徒「我沒錯啊,誰⋯⋯也是這,為什麼他就可以?」,有時後適時地放低姿態,讓前輩有台階下會讓自己未來的路更好走,尤其是在檯面上的時候更應該這樣做,師傅或是主管都是需要面子或是領導威信來帶領團隊,私底下跟他表態自己其實沒有錯的立場反而會讓人有種「你很懂的顧及大局跟我的顏面,好樣的」,自然會在別人心裡多加幾分,也會有種想要你也更好的疼惜感
▋ 3.互動(包含私下的交流)
職場上的互動無非是公事,離開工作的範疇有時候會讓彼此關係調整成對等,甚至還會有上下互換的可能,比如線上遊戲的排行榜、生活上的興趣、討論投資類型,支持的球隊⋯⋯等,公事上合作得宜,私底下又有許多的共同興趣,很容易就培養亦師亦友的革命情感,但這樣的交流必須要靠自己去爭取,如果把自己設定成「我就是超級i人」,除了公事其他的聚會活動、生活交流、私下交談都超級冷,那你怎麼要求別人對你熱情相待?這是很現實也很直接的現象
▋ 4.提問的優化
通常提問有分三種類型:
• 超級直白的問題:
「這段洗手台距離牆面幾公分?」、「這扇窗距離地面高度?」、「這間天花板高度要多少?」⋯⋯這是沒得討論的問題,有標準答案,只要確認自己沒記錯就不會出狀況
• 可以深入思考的問題:
「這根立柱跟上一根立柱為什麼要間隔40.5公分?」、「天花板吊筋的長度為什麼要多10公分?」、「乾式隔間跟濕式隔間的螺絲間隔為什麼不一樣?」⋯⋯
從已經得到答案中再去思考它的原理,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順序是這樣、為什麼需要這個工具⋯⋯讓你能夠面對相同工法但是不同空間時也可以做出判斷
• 能夠再優化的問題:
「這空間的高度已超過廠商送來骨料長度,是不是可以自行加工增加長度?」、「明天大家都在A點上班,只有我在B施工,那我今天可以先把工具提前搬過去嗎?」、「完成面距離會壓縮到門框,那我們放樣的時候是不是要多增加5公分?」⋯⋯
已經知道工作的原理,從基礎的架構中去衍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來做提問
“ 提問題前我會習慣先思考如果是師傅會怎麼解決 ”
得到的答案跟我想的一樣代表自己成長了,如果得到的答案不一樣,「代表我又學到了」,透過提問的內容也會讓被問者有直覺的感受,這個問題是「好問題」或是「笨問題」,好問題問多了當然會得到更多師傅累積的經驗值
▋ 5.準時
這點很簡單也很直接,上班準時、交付準時、完成任務準時,過程中即便有突發狀況,馬上聯繫讓人知道最新的進度,都是對時間掌握得宜,也是種「尊重」的表現,尊重你的工作、尊重你的上級、尊重你的業主,也是尊重自己,當你尊重自己師傅也會開始尊重你
▋ 6.正向的態度
放在最後面這點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算遇到前輩或是師傅總是傳達負面能量,當然~你也可以跟著負面,但請記得當你也在展示好像跟著同個鼻孔出氣的情緒時,他會不會想著未來某天你也有可能在其他地方說著自己的不是呢?而且他可以很直接想像著你在抱怨時的嘴臉,所以我會聽,但是不會跟著抱怨,其實很多觀點因為角色的立場不同自然會有不一樣的解讀,凡事都有正向的那一面,很神奇的是當你的態度朝向正面,那些是是非非與耳語也會少一點,如果可以讓你選擇,你應該也會想要把知道的經驗分享給正向多一些的學徒,而不是總在抱怨別人的那一位吧!
上述的6點慢慢練習,或多或少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功效
1.練習察言觀色的能力
2.勇於認錯或低頭
3.互動(包含私下的交流)
4.提問的優化
5.準時
6.正向的態度
期盼我們都可以成為學到更多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