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秘大叔」的見面,源自於我在先前的線上課程中完成了三次隨堂作業,並參與了他所設計的九場點評。
在第二季時,我與第一季的做法不同——當時選擇獨自完成作業。然而,到了第三季,我決定再次組隊,這個契機來自於另一場課程中結識的一位夥伴。我們當時聊得很愉快,但之後並沒有太多機會交流。這次,當我看到他在課程中發起召集組員的訊息時,便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主動聯繫了他。參加這場咖啡小聚後,我才明白,第一季作業所期待的最終成果,或許正是與「神秘大叔」的這場聚會——不僅能與他見面,還有機會結識許多優秀的夥伴。本次課程共有十五位學員通過篩選,而能夠來到這裡,讓我不禁聯想到《鬼滅之刃》的鬼殺隊——能成功通過試煉的劍士,或許真的不多。這次的聚會,我將其轉譯為專業倫理課程,並搭配錯覺資產的概念,讓學生更深入理解公務員這份職業。此外,我透過自身經驗以及與認識的阿弟仔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在人性與道德的交錯中,往往存在著極大的挑戰。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自身的人性,就能在各種局勢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然而,努力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能幫助人們建立自信,也能透過不斷地反覆闡述與自我思考,構築屬於自己的鷹架(scaffolding),使未來的發展更加順利。
神秘大叔的講座讓我開始思考篩選機制的重要性。透過篩選,不僅能讓參與者有機會分享自己努力思考的成果,也考驗著我們如何在一個全是陌生人的環境中進行自我介紹。若一個場域沒有適當的篩選,我們可能需要額外投入時間與成本,在這個局中重新進行篩選。而在這類課程中,能夠完成作業的學生,通常已經經歷了一層篩選,這不僅使他們對自己的表達更具自信,也讓他們能夠接觸到來自不同領域的觀點。
這樣的過程,為個人提供了一個能夠與其他優秀夥伴共同努力、相互合作的機會,進而幫助我們擺脫向下螺旋的困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在許多人的生活中,都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然而,當機會來臨時,有些人可能並未察覺,甚至錯過它。這是因為機會往往伴隨著門檻,需要先付諸行動並勇於挑戰,才能真正抓住並向上推進。
如果你希望結交積極向上的朋友,就必須學會把握機會。過去我發現,當自己處於「躺平」狀態時,很容易陷入一個只處理情緒,卻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環境。但如果身邊是一群努力向上的人,大家自然會針對問題進行討論與分享,進而共同成長。這樣的氛圍會促使你願意嘗試新事物,而不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而停滯不前。
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卻急於推廣知識,那麼這種傳遞往往會顯得混亂,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應該先專注於自我成長,再來分享與傳遞知識,避免負面影響超過正面效益。
成長的過程並非只是死記硬背標準答案,而是一種探索與推演的過程。我享受這種學習與成長的樂趣,而非單純尋找既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