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麼這樣都搞不定?」
這句話,你最後一次對誰說,是員工,還是……你自己?
身為主管,你可能也是從「嚴格要求」中成長上來的人。當你被羞辱、被貶低,靠著「我要證明我可以」熬過來了。於是,潛意識裡你也複製了這一套對待他人的方式。
但現在,是時候停下來問自己一句話了:你希望團隊是因為害怕你而努力,還是因為信任你而成長?
羞辱不是管理,是創傷的複製
我曾經諮詢輔導過一位財務部門主管Peter,他苦惱地說:
「為什麼新進員工這麼難帶?講了三次都還錯,我忍不住就爆氣罵了她,結果她哭著跑去找HR,我反而被約談……我只是想讓她進步啊!」
深入了解後,我發現——這位主管其實一直活在「不能失誤」的焦慮裡。每看到別人犯錯,他腦中響起的,其實是童年父親怒罵他成績退步的聲音。他以為「嚴厲才能讓人更好」,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在對員工重演當年的羞辱。
而羞辱,從來不是教學方法,只是創傷的再重覆。
無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羞辱別人,看似在指正錯誤,其實常常是我們「無法面對自己不完美」的反應。當主管越是害怕自己被質疑、越無法容忍模糊與失誤,就越容易用「攻擊他人」的方式尋求控制感。
但這種控制,不會讓人更成長,只會讓人更想逃。
心理學家Carl Jung說過:「除非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黑暗,否則它將成為我們命運的一部分,主宰我們的人生。」
主管實用對策:
這裡不是雞湯,而是真正能改變領導關係的三個做法:
🛠 1. 「面對錯誤」的語言練習:
- ❌:「你這種錯也會犯,真讓人失望」
- ✅:「這個錯誤會讓報表數據失真,我們一起來釐清是哪一段邏輯出了問題」
👉 重點:聚焦在「行為與結果」而非「人格與價值」,讓對方有空間修正,而不是羞恥逃避。
🛠 2. 每週一次「安全空間時間」:
安排15分鐘的固定會議時間,邀請團隊分享:
- 最近哪件事做得不順利
- 哪件事讓他們感到被信任或被羞辱
👉 做法:主管只聽不評價,建立「不完美也能被接納」的心理安全感。
🛠 3. 練習「說出我也會犯錯」的領導風格:
你可以這樣說:「我也有搞砸的時候,我想和你一起找到怎麼修正它。」
👉 效果:當你承認自己不是全知全能,團隊反而更願意向你學習與回報真實狀況。
真正的領導力是培養敢跌倒和告白的戰友
很多主管其實不是不想帶人,而是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式帶人。
你不是故意要傷害人,只是用了你曾經學到、但早已過時的工具。
💬 所以請記住這句話:
「我們不是要變得完美,而是要學會帶著脆弱,去成為更好的人。」
🌱而一個真正強大的領導者,是能創造一個「人可以不完美、也不必害怕的地方」。
願我們從今天起,從自己開始,停止傳遞羞辱,開始傳遞理解與成長。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