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燃女子過去的工作職務中,經常需要對外聯繫與溝通,有些向外尋求合作的經驗,不同的產業和職務,關於邀請及合作的關鍵細節和技巧方法雖略有差異,不過,我認為其中有些態度及觀念卻是共通的,這篇想和大家分享關於「邀約合作」的經驗、想法,以及邀約合作的準備工作及撰寫眉角,歡迎一起來交流。

合作的促成需要用心
別只說「想合作」 對方最在意的事一次掌握
由於經歷過不同的產業和職務,本篇會以活動企劃的工作,邀約講者 / 講師來演講為例,分享我的個人看法。我記得在《成為企劃人》這本書中作者曾寫道:「邀約不是請託,而是創造「彼此需要的機會」」,關於這點,我太有同感了!

合作就是創造雙贏
只能表示深深認同,因為不管本身的組織或公司大小,只要相信這個邀約或企劃能讓雙方都能從中獲得價值,那就有可能成功,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名人或大企業,我們就覺得自己矮人一截,因為我們有對方需要的價值。相反地,我們應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去展開邀請、尋求合作,在邀約信或合作企劃中,讓對方清楚知曉「和我方合作對你有什麼益處?」,這點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好的邀請信能促成合作
同時,在邀約乃至合作的整個過程中,持續使對方感受到尊重、誠意和專業,是我一貫的作法,所以我會讓講者、講師知道「為什麼是你?!」,先思考受邀者的角色與在意的事,再設計邀約說法及我們能提供的價值。
例如:邀請專家學者時,可針對其專長,強調議題價值、知識傳授,若對方是網紅、KOL,需優先強調提供廣宣曝光、受眾連結及影響力效益,而如果想邀請媒體人,通常我會表達對對方理念與作品的欣賞支持,另外,若是希望和外部的組織或品牌成為合作夥伴,則需清楚定義雙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及分工,並強調我方的特色和優勢。

成功邀約五大技巧
1. 清楚列出活動目的及能提供的資源:強調專案特色 & 對對方益處
進行邀約前,我們不妨先思考看看,這項合作對於雙方的好處為何?
通常,對方考量的不單單只是費用上的報酬,許多名人、業界專業人士,他們的工作忙碌、行程滿檔,會願意合作是因為:「客群與粉絲的拓展性,還是宣傳曝光的效益呢?抑或是因為彼此在專業領域的交流與影響力,還是公益的正面形象…」吸引他們願意合作呢。
記住!在行動前,讓我們先深入思考對方的角色及在意之事,找出促成合作的關鍵因素,並在邀請信和企劃案中充分表達並清楚陳述。闡明專案目的和特色及我方能提供的資源。
2. 充分了解對方背景寫出邀約原因:表達尊重
邀請合作前,務必事先研究對方的擅長專業、過往經歷、個人作品與風格特色,以及和本次專案(講座)主題的關聯性,這些都是我們在發送邀請信或遞交合作企劃前,需事前做的基本功課。
若是和組織或企業合作,也是遵循這個原則哦。這些資訊,除了在合作者的個人網站及社群上可收集並看見之外,對方和對方公司做過的作品、上過的新聞、節目與媒體訪談等,我都會盡量先看過,再開始撰寫邀請信,如此一來,將使邀約更為客製化,令對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賞,這樣成功合作的機率就大大增加了。
3. 清楚說明合作細節與執行方式:寫清楚講者報酬是基本的尊重
慢燃女子過去曾在社群上,看見部分講者與講師抱怨有些主辦單位,邀請演講卻不主動提起演講費的報酬,還要受邀者再回信詢問,甚至追問再三也完全不提供資訊的荒謬情形,令講者感到傻眼無奈,甚至還有主辦單位希望講者無償免費去分享?!
這可是邀請合作的大忌啊!關於費用報酬,算是合作中相當重要的資訊,一定要清楚提供對方並先和受邀者談妥金額合作才能展開,我的作法是說明我們通常能夠提供的費用,但也預留彈性,如果對方有其他想法,歡迎討論洽談,若對方的費用高於我方的預算,自然會提出和我們溝通,這時我們就可評估考慮是否能夠合作。
除了費用以外,清楚說明合作時間與執行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步驟,其中包括清楚的專案時間表、合作方式、參與角色與宣傳曝光資源等,若為講座專案,票價、聽眾的屬性等也需一併說明。
另外,我會根據對方的身分與角色,調整修改信件語氣,同時附上參考資料(例如過去舉辦過的活動與成果),強化也提高信任感,最後,在發出邀請信後,再補上社群媒體的邀請訊息,貼心提醒受邀者留意信件,種種的行動,相信會比公版制式的邀請信更容易打動人心。
4. 邀約時的尊重與禮貌不能忽略
建議使用禮貌的語氣邀約合作,表達對對方專業的尊重和欣賞,即使因某些因素被拒絕或合作破局時,也別忘了表達尊重與感謝,保留未來的合作機會。
5. 建立友善合作關係:開放溝通、保持彈性
從邀請信開始,到整個合作過程,我都會鼓勵對方提出修改建議,展現出我們尊重你的意見,願意和你溝通討論的開放態度,藉此表達合作的彈性與誠意,建立友善合作關係。
講座及專案的最後,也再次表達感謝之意,活動後會提供照片,讓受邀者存檔留存,這並非以前任職的公司要求我做的,但因為真心感謝每位合作者的付出,所以之前就算工作繁忙,我仍會擠出時間處理這件事,甚至當有機會和對方見面時,也曾自掏腰包致贈手作的小禮物,表達感謝。
因此,不少講者分享完也表現得滿開心的,因為除了得到尊重和報酬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發揮個人影響力,將個人價值與經驗傳承分享給大眾和年輕人。我認為,真誠與專業的態度,是我對外合作時,能與受邀者、業務窗口及外包廠商,多能維持良好合作關係的關鍵要素。
結論:根據我的經驗,只要我們做到上述能做的,就能大幅度提高成功率。以上的技巧與態度,是可優先要求自己盡力做到的,不過,對方是否接受與我方合作,其實有許多複雜的考量和因素,所以在實務上被拒絕,也是不免都會遇見的,習慣後就愈來愈能坦然地接受,這位拒絕我就馬上邀請下一位,如同上面第四點提及的,即使被拒,別忘了仍向對方表達理解與感謝,畢竟人家花時間回信給我們了,爽快拒絕我比沒有回音,更利於工作的推展,不是嗎?
更何況,這次被拒,不代表未來完全沒有合作機會喔,若有慢燃女子真心很想邀請的講師,在表達完理解與感謝之後,平時我仍會和對方保持關係,例如對方發文就去按讚或留言,表示我持續關注對方的作品、生活或工作,到了下次再度邀請時,就有基礎的好感度,曾有講者因十分繁忙,第一次拒絕我,而我用這個方法,始終沒有放棄,在表達誠意和欣賞之後,到了隔年就成功邀請到這位超級繁忙的專業創作者。
你有那些邀請合作的經驗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分享討論吧~

好的合作能發揮力量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