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正進入綠竹筍的產季.
有像牛角短胖的綠竹筍,因為鮮嫩多汁口感,通常用來製成冷筍.之前曾分享過<吃蔬>夏天吃筍-綠竹筍
另有長形巨大的烏殼綠竹筍,口感多一點點結實,常用來煮筍片湯,筍絲粥.本文以此為食材.我以前曾將切塊的烏殼綠竹筍放入粽子內當食材,我還蠻喜歡的,因為清爽的筍塊與相較味濃的其它粽子食材,可以起到平衡整體粽子風味的作用,咬下有汁的筍塊也讓粽子增添不一樣的口感.
今年我沒吃粽子,改以煮香菇筍米糕來代替.
筍絲粥
食材:
烏殼綠竹筍切絲+乾香菇切丁或條狀(提前泡水)+剪成細條狀之海帶+自己現剝黃甜玉米粒+紅蘿蔔切丁+碧玉筍或芹菜適量
--紅黃白綠黑五色俱全的配色組合,偶爾也會使用玉米筍與新鮮百合,於起鍋前5分鐘再加入鍋中煮.
煮法:
.將生米洗淨,烏殼綠竹筍適量切絲,與剪成細條狀的海帶,一起放入砂鍋中熬煮.
水量以半杯米搭7杯水之比例來煮,端視自己喜歡的稠度,我個人偏好水多一點點.將泡乾香菇的水保留,一併計入水量之中.
依著煮冷筍的概念(冷水煮筍),故將筍絲與生米一同自冷水階段開始熬煮.在水煮滾之前,需要每隔2-3分鐘將生米與筍絲做攪拌,以免生米黏在鍋底.
待水滾轉小火之後,則可改為5分鐘攪拌一次,直至30分鐘後.

.同時,另起炒鍋,加入適量的油,將切好的乾香菇炒香後備用.

.炒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油,將切丁之紅蘿蔔,玉米粒一起簡單拌炒後備用.
.等生米水煮滾後,若鍋內浮出白色泡沫或渣,使用細網杓將浮渣先撈出.
.再加入炒過的香菇,紅蘿蔔與玉米粒等食材拌勻.每隔5-7分鐘攪拌一次,以避免食材黏鍋底,熬煮期間鍋蓋請勿全面蓋滿,若蓋滿鍋蓋容易溢鍋.

.持續固定攪拌約30分鐘後,於起鍋前2分鐘,將切好的青綠色碧玉筍筍花灑入鍋中攪拌續煮.
.於此同時,先試剛煮好的原粥味道,加入適量的鹽與白胡椒,或香菇粉昆布粉等平時使用的調味料,調出自己喜歡的鹹度與味道後即可關火盛裝享用.
花了這些時間煮,我通常是使用8分杯的米(10-11杯水),會多備一餐的量,隔天只要加熱即可享用.

成品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炎熱又高溫的夏天,更易吃些冰涼飲品來降溫,加速胃虛冷,同時會吹冷氣來緩和熱氣侵襲.
體表溫度高,臟腑卻積聚陰寒之氣,也因此容易造成夏天甲狀腺相對低下,呈現慵懶提不起精神的狀態.
搭配現成紫蘇嫩薑片,此款嫩薑片已將薑的辛辣味給去除,幾乎吃不出薑辣,很友善小孩或是怕辣的人.咬下去,反倒是不太像薑片,順口到連吃好幾片,沒幾次,一小罐很快就吃完😋.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中醫博士大推4種冬季好食材,補益脾胃
特別介紹~碧玉筍
可當成蔥蒜的方式來使用,切細長絲(似大蒜蒜苗的概念)或切筍花(似蔥花的概念).
前兩個月吃到時,新鮮鮮甜,美味呢!😋
以前春夏季節在全聯有買到,每次看到至少要拿個3-4包,近幾年又未見到.
購買通路不普遍,但若於餐廳用餐則可見相關的菜色或使用於菜餚之中.尤其蔬食餐廳中,以其來代替蔥蒜使用,增添清爽口感與配色效果.
碧玉筍 西部產地主要在南投.產季為春夏季節.
外觀長得像青蔥的碧玉筍是金針花嫩莖基部,它有著青蔥的脆口、飽滿的水分,清甜似筍.
香菇筍米糕
食材:
長糯米2杯,洗好備用.
綠竹筍與紅蘿蔔切成小方塊+杏鮑菇頭切片狀+乾香菇泡水後切成細條+現剝黃玉米粒+使用板豆腐壓碎來當素肉(其實照片中壓得過細,等煮好時已吃不出豆腐口感),也可使用豆干或素火腿切丁.

煮法:
.起油鍋,將香菇絲炒香備用.另加紅蘿蔔,杏鮑菇頭玉米粒筍塊,簡單炒過.

.炒鍋加油,將壓碎的板豆腐倒入,等水分出來後炒乾.
.把剛炒過的其他食材一起倒入混合炒勻後,倒入3大匙不鹹的醬油翻炒一陣子,炒出醬油香氣,讓醬油與食材結合,接著加入五香粉,白胡椒粉,糖等炒拌均勻.

.倒入適量的水(約食材8分滿),把剛才泡乾香菇的水一起加入使用,開始試味道.
📌此時的鹹度不可過鹹,因為經過烹煮好的米糕會比此時的味道更鹹一點喔!📌
調味好後,等湯汁煮滾,即可熄火.

.將剛炒好的食材,倒入洗好的長糯米中拌勻.大同電鍋外鍋放入2杯水,等米糕炊熟.若使用電子鍋,比較會有上下熟度不同落差大的狀況.

.剛煮好的米糕需上下翻攪拌勻,下層通常會比較熟透.若是整鍋當下立即要享用,建議可以在拌勻後以外鍋1杯水再炊蒸第二次,米的熟度與入味會更完全.
我通常煮一鍋米糕除了當下先享用外,會分裝2-3次食用量冷藏,要吃之前會再加熱一次.
因為米糕需要經過2-3次的重複炊蒸,軟爛入味的糯米口感,才是味道最佳之時.

另以素火腿為食材的製作
成品
因為是同一季節製作,不論是筍絲粥或香菇筍米糕使用的食材相似,只是切法有些不同.
米糕用的筍塊若切得過小,煮好後會縮小無法凸顯筍的口感,建議切大一點點較有口感.
自己煮可以依各自喜好或當令食材來變化調整,加些配色,讓整體更色香味俱全.
粥與米糕,喜歡哪一樣呢?😋
❤️感謝每位格友的閱讀與點❤️!
本文相片為自行以手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