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還在想工作?古人早就教你如何「拒絕內耗」的生存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當凌晨三點,你還在為明天的會議報告輾轉反側

夜深了,高雄某科技園區的辦公大樓依然燈火通明。陳先生坐在電腦前,明明下班已經好幾個小時,腦海中卻還在不斷重播今天主管的那句話:「這個企劃案還需要再修正,明天早上我要看到完美的版本。」

這個場景,對台灣上班族來說再熟悉不過。根據2023年亞洲心理健康指數報告顯示,87%的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而其中最大的元凶就是「職場內耗」。

raw-image

87%台灣上班族心理健康拉警報!千年古智慧教你一招破解職場內耗

什麼是內耗?簡單來說,就是明明身體已經下班了,但大腦卻還在「加班」。你可能發現自己:

  • 下班後仍然無法停止思考工作問題
  • 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而持續焦慮
  • 為了追求完美而反覆修改,卻越改越沒信心
  • 總是擔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這種精神上的過度消耗,正在悄悄蠶食著我們的生活品質。

數據背後的殘酷真相:台灣職場壓力現況

根據健康2.0最新發布的「2024職場健康大調查」顯示,有六成上班族因為工作而出現肌肉關節、眼睛、腸胃道等身體狀況,甚至發生飲食失調、失眠、疲憊等問題。更令人震驚的是,同時有2種以上健康困擾的上班族竟高達41%。

讓我們看看台灣上班族面臨的具體困境:

生理層面的傷害:

  • 33.1%的上班族因久坐久站造成腰痠背痛、關節炎
  • 眼睛痠澀、視力退化問題嚴重
  • 腸胃道疾病頻發

心理層面的消耗:

  • 「薪水太低」、「中年轉業」以及「競爭激烈」成為職場壓力三大源頭
  • 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情緒耗竭
  • 個人成就感持續降低
raw-image

王小姐是台北某金融公司的專案經理,她分享道:「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第一個想法就是今天又要面對那堆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即使週末在家,手機一響,心跳就會莫名加速,深怕又是客戶的緊急需求。」

這不只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現象。當我們的生活被工作綁架,當內耗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找到出路?

千年古智慧的現代啟示:莊子的「無為」哲學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或許可以從古代哲學家莊子那裡找到答案。莊子提出的「無為」概念,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以無為心,行有為法」**。

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是:在心理上保持平靜無求的狀態,但在行動上該做的事情依然要做。這正是現代心理學中「正念」概念的古代版本。

莊子的三個核心智慧:

1. 接受不完美,放下控制慾

莊子在《莊子·齊物論》中提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不是說要冷漠,而是要學會接受世界的不完美。

在職場上的應用:不要試圖控制所有變數,接受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按照我們的期望發展。林先生是新竹某半導體公司的工程師,他說:「以前每次專案延期,我都會焦慮到睡不著,總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後來學會接受,有些延期是客觀因素造成的,不是我個人可以控制的,反而能更冷靜地找到解決方案。」

raw-image

2. 順應自然節奏,避免過度用力

《莊子·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高手不是用蠻力,而是順應事物的自然規律。

現代職場啟示:不要在每件小事上都全力以赴到精疲力盡。學會分辨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什麼是可以「剛好就好」的。

某位資深HR主管分享:「我以前每封email都要修改十遍才敢發送,結果一天下來累得要死,效率反而很低。現在我會先判斷這封信的重要性,一般性的溝通信件看過一遍沒問題就發送,把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工作。」

3. 內心平靜,外在靈活

莊子強調「虛靜」的重要性,這不是消極逃避,而是內心保持平靜,才能對外界變化做出最適當的回應。

實踐方法:每天給自己10分鐘的「虛靜」時間,可以是冥想、深呼吸,或單純地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許多企業主管發現,這短短的10分鐘,竟然能讓一整天的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

從古代智慧到現代實踐:五個具體方法

raw-image

方法一:建立「心理邊界」

就像《道德經》中老子說的:「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道什麼時候該進攻,什麼時候該守護自己的內心平靜。

具體做法:

  • 設定固定的下班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就不查看工作訊息
  • 週末至少留一天完全不碰工作相關的事物
  • 學會對不合理的加班要求說「不」

方法二:實行「80分哲學」

追求100分的完美主義往往是內耗的根源。莊子教我們「知足者富」,在工作中也要學會適可而止。

實踐策略:

  • 設定「最低可接受標準」和「理想標準」
  • 根據工作的重要性決定投入的精力程度
  • 記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方法三:培養「觀察者心態」

莊子的「齊物論」教我們用更高的視角看待問題。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著跳出當事人的角色,以觀察者的身份審視整個情況。

練習方式:

  • 每天結束前花5分鐘回顧今天的情緒波動
  • 問自己:「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朋友身上,我會給他什麼建議?」
  • 記錄下讓你感到內耗的具體情境,尋找規律

方法四:建立「自然節奏」

現代職場常常要求我們「永遠在線」,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學會像自然界一樣,有工作的季節,也有休息的季節。

時間管理技巧:

  • 識別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段,安排最重要的工作
  • 每工作90分鐘休息15分鐘
  • 每週安排一段完全放鬆的時間,不做任何有目的性的活動

方法五:重新定義「成功」

莊子在《逍遙遊》中描述的理想狀態是「無己、無功、無名」,這不是要我們放棄追求,而是要從內心的平靜出發,而不是被外在的成功標準綁架。

心態調整:

  • 成功不只是升職加薪,也包括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
  • 學會欣賞過程中的小進步,而不只是關注最終結果
  • 定期思考:「這份工作對我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實際案例分析:從內耗到內在力量的轉變

案例一:科技業專案經理的轉變

張先生是某知名科技公司的專案經理,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他分享:「以前每個專案我都想要做到120分,結果常常熬夜加班,身體健康出了問題,家庭關係也很緊張。」

轉變過程:

  1. 認知調整:理解到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投入同樣的精力
  2. 時間管理:開始使用「重要性-緊急性」矩陣來分配工作
  3. 心態調整:接受「剛好就好」的標準,專注於真正影響結果的20%工作

**結果:**三個月後,張先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5%,加班時間減少了40%,最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樂趣。

案例二:金融業分析師的內心平靜之路

李小姐在銀行擔任財務分析師,每天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經常因為害怕出錯而反覆檢查,導致效率低落。

實踐方法:

  1. 建立檢查標準:制定標準化的檢查流程,避免無止境的重複
  2. 接受適度風險:理解沒有100%完美的分析,重要的是邏輯清晰
  3. 情緒管理:學會在壓力大時用深呼吸調節情緒

**成果:**工作準確度維持高水準的同時,工作時間減少了20%,工作滿意度大幅提升。

企業層面的改變:營造低內耗的工作環境

個人的改變固然重要,但企業文化的改變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些前瞻性的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

成功企業案例:

  • 某大型科技公司實施「週三無會議日」政策,給員工更多專注工作的時間
  • 多家金融機構開始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幫助員工處理工作壓力
  • 一些新創公司採用「彈性工作時間」制度,讓員工在精力最好的時段工作

這些做法不僅降低了員工的內耗程度,也提升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

經濟環境下的生存智慧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工作壓力只會越來越大。但正如莊子所說:「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學會在變化中保持內心的穩定,反而能讓我們在競爭中保持優勢。

面對經濟挑戰的心態調整:

  • 接受變化是常態,穩定是暫態
  • 專注於提升核心能力,而不是擔心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
  • 保持學習心態,將挑戰視為成長機會

結論:從內耗到內力,你的人生可以不一樣

**縮圖提示詞:**日出時分的辦公大樓外景,一個人輕鬆地走向辦公室,表情平靜自信,背景是溫暖的金色陽光,象徵新的開始和內心的平靜力量

莊子的智慧告訴我們,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無休止的奮鬥和焦慮,而是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對生活節奏的掌握。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學會「拒絕內耗」不是消極逃避,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策略。

記住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的話:「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當你下次感到內耗時,不妨問問自己:

  • 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我消耗這麼多精力嗎?
  • 我能控制的是什麼?不能控制的又是什麼?
  • 如果用80分的標準,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

改變不會一夜之間發生,但每一次的覺察和調整,都在讓你離內心的平靜更近一步。

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在工作中,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內耗經歷?請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和經驗,讓我們一起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同樣在職場中奮鬥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用古代的智慧,應對現代的挑戰!


熱門文章: 職場壓力、工作倦怠、內耗、莊子哲學、無為、心理健康、工作生活平衡、情緒管理、正念、職場健康、減壓方法、台灣上班族、職業倦怠、心理調適、工作效率、時間管理、完美主義、焦慮管理、職場心理學、生活哲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ssiveSpark被動收入課程啟發系統
77會員
116內容數
為什麼上班族需要這套系統? 🔹 90%的人陷入「時間換錢陷阱」:加班賺外快 ≠ 真正被動收入 🔹 你只需做到這3件事: 1️⃣ 「微流量煉金術」:每天30分鐘將興趣變現的實戰框架 2️⃣ 「自動印鈔模組」:複製已被驗證的7種收入管道藍圖 3️⃣ 「防呆監控系統」:用AI工具即時排除90%營運地雷
2025/08/15
早上七點,鬧鐘響起。陳先生睜開疲憊的雙眼,看著手機上昨晚刷不完的帳單通知。基本工資雖然調漲到28,590元,但房租、生活費、保險費...每項支出都在增加。2025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從27,470調升至28,590元,然而近十年來全台都會區住宅租金單價至少上漲16%,南台灣漲幅均在三成以上,薪水追
Thumbnail
2025/08/15
早上七點,鬧鐘響起。陳先生睜開疲憊的雙眼,看著手機上昨晚刷不完的帳單通知。基本工資雖然調漲到28,590元,但房租、生活費、保險費...每項支出都在增加。2025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從27,470調升至28,590元,然而近十年來全台都會區住宅租金單價至少上漲16%,南台灣漲幅均在三成以上,薪水追
Thumbnail
2025/08/13
《孫子兵法》一個字讓你無敵:解決92%職場難題的古老智慧 當張先生在2025年初收到公司裁員通知時,他並沒有慌張。反而,他想起了《孫子兵法》中那個讓他受用終生的字——「勢」。三個月後,他不僅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薪水還比原本高出40%。這不是偶然,而是他運用了這個字背後的深層智慧。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
Thumbnail
2025/08/13
《孫子兵法》一個字讓你無敵:解決92%職場難題的古老智慧 當張先生在2025年初收到公司裁員通知時,他並沒有慌張。反而,他想起了《孫子兵法》中那個讓他受用終生的字——「勢」。三個月後,他不僅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薪水還比原本高出40%。這不是偶然,而是他運用了這個字背後的深層智慧。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
Thumbnail
2025/08/10
想像一個場景:兩個年紀相仿的上班族,張先生和李小姐,同樣在科技業工作十年。張先生每月將收入的20%投入股市,利用複利效應累積財富;李小姐則因為房租、生活費壓力,每月只能存下微薄薪資,偶爾還需要動用存款應急。十年後,張先生已擁有數百萬投資組合,而李小姐的存款依然在原地踏步。 這不是個案,而是整個社會
Thumbnail
2025/08/10
想像一個場景:兩個年紀相仿的上班族,張先生和李小姐,同樣在科技業工作十年。張先生每月將收入的20%投入股市,利用複利效應累積財富;李小姐則因為房租、生活費壓力,每月只能存下微薄薪資,偶爾還需要動用存款應急。十年後,張先生已擁有數百萬投資組合,而李小姐的存款依然在原地踏步。 這不是個案,而是整個社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Thumbnail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Thumbnail
以為是天選之人的我終究還是確診了這周三晚上開始出現倦怠的症狀,晚上大約9點左右就感到強烈的睡意,雖說睡意很強烈但卻整夜難眠,睡睡醒醒了好幾次到了上班時間還是沒睡飽。原先不以為意還是照常去上班了,但上班的狀態真的奇差無比,大概是每打五個字就會錯一個字吧,掙扎了一會之後決定下午請假休息,掛了晚上的中醫門
Thumbnail
以為是天選之人的我終究還是確診了這周三晚上開始出現倦怠的症狀,晚上大約9點左右就感到強烈的睡意,雖說睡意很強烈但卻整夜難眠,睡睡醒醒了好幾次到了上班時間還是沒睡飽。原先不以為意還是照常去上班了,但上班的狀態真的奇差無比,大概是每打五個字就會錯一個字吧,掙扎了一會之後決定下午請假休息,掛了晚上的中醫門
Thumbnail
又來點負能量,我快要把「在日打工人求生守則」變成「負能量時間」了,不是這樣的吧?所以我打算把這件事情做一個交代,也給同樣在社會上打拼的你/妳做一個參考,如果不知道前因後果可以參考這裡 裡面有我今年想當斜槓大嬸的來龍去脈,如果不想參考前面的故事也不影響,這篇主要是情報文 經過5月初的散心之旅(?
Thumbnail
又來點負能量,我快要把「在日打工人求生守則」變成「負能量時間」了,不是這樣的吧?所以我打算把這件事情做一個交代,也給同樣在社會上打拼的你/妳做一個參考,如果不知道前因後果可以參考這裡 裡面有我今年想當斜槓大嬸的來龍去脈,如果不想參考前面的故事也不影響,這篇主要是情報文 經過5月初的散心之旅(?
Thumbnail
身而為人,其實大部份的人,大部份的時間都沒能真正清醒著!! 也許是人世間憂患實多,爾或從眾,同溫層﹅資訊轟炸﹅生活不易… 再加上自己的小我,我執﹅分別心….等等 能清醒的過日子,或者說;能大部份時間清醒的過日子都實屬不易 像我,簡報開會溝通﹅修改提案結案收款,公司家裡的各項開銷….等等 除
Thumbnail
身而為人,其實大部份的人,大部份的時間都沒能真正清醒著!! 也許是人世間憂患實多,爾或從眾,同溫層﹅資訊轟炸﹅生活不易… 再加上自己的小我,我執﹅分別心….等等 能清醒的過日子,或者說;能大部份時間清醒的過日子都實屬不易 像我,簡報開會溝通﹅修改提案結案收款,公司家裡的各項開銷….等等 除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找回體力、腦力、心力平衡,做回自在的你”   好書分享: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作者:黃天豪/吳家碩/蘇義賢 心靈工坊出版   這年頭誰不認真,誰不累呢,應該沒有吧,工作辛苦,幾乎每天很累,睡了再多好像也沒什麼用,甚至有更嚴重的神經分泌失調症狀,就算六日睡了再多也補不回來,會不會
Thumbnail
“找回體力、腦力、心力平衡,做回自在的你”   好書分享: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作者:黃天豪/吳家碩/蘇義賢 心靈工坊出版   這年頭誰不認真,誰不累呢,應該沒有吧,工作辛苦,幾乎每天很累,睡了再多好像也沒什麼用,甚至有更嚴重的神經分泌失調症狀,就算六日睡了再多也補不回來,會不會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親朋好友相聚,熬夜通宵讓作息大亂,開工後回歸穩定作息,感受到強烈的疲勞感來襲了嗎?試試從生活方式和飲食中做起,幫助自己規律生理時鐘和維持好精神,面對新年的新挑戰吧! 工作前的運動 早晨運動可以幫助工作過程中,保持精神和注意力的集中。由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對於正常代謝的維持、心血管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親朋好友相聚,熬夜通宵讓作息大亂,開工後回歸穩定作息,感受到強烈的疲勞感來襲了嗎?試試從生活方式和飲食中做起,幫助自己規律生理時鐘和維持好精神,面對新年的新挑戰吧! 工作前的運動 早晨運動可以幫助工作過程中,保持精神和注意力的集中。由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對於正常代謝的維持、心血管
Thumbnail
居家工作是時間掌控力的苦口良藥,一不留神就會被拖延病毒纏上,但習慣了自選時間工作無論精神或身體都感到萬分舒適,反而很擔心無法適應上班族的生態該怎麼辦。不知不覺從太陽高掛須臾間夾在高樓縫隙之間,天色在五點左右黯淡了下來,六點不到天黑,寒氣則是一口氣的扎進毛孔、鼻腔和衣袖的纖維裡面。
Thumbnail
居家工作是時間掌控力的苦口良藥,一不留神就會被拖延病毒纏上,但習慣了自選時間工作無論精神或身體都感到萬分舒適,反而很擔心無法適應上班族的生態該怎麼辦。不知不覺從太陽高掛須臾間夾在高樓縫隙之間,天色在五點左右黯淡了下來,六點不到天黑,寒氣則是一口氣的扎進毛孔、鼻腔和衣袖的纖維裡面。
Thumbnail
嘿!你是否也曾在午夜夢回時,想著『 啊,我真想離職!』但隔天早上,當鬧鐘一響,你卻又乖乖地著裝完畢,步入那熟悉又厭世的辦公室?哈哈,這就是我們曾經「想離職卻離不開」的日常。
Thumbnail
嘿!你是否也曾在午夜夢回時,想著『 啊,我真想離職!』但隔天早上,當鬧鐘一響,你卻又乖乖地著裝完畢,步入那熟悉又厭世的辦公室?哈哈,這就是我們曾經「想離職卻離不開」的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