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2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訓練多久一定能......,真的假的?

大家多少聽過一些不好的故事。舉個例:我熬一個特效藥給你,吃一個月就會好,結果買了吃了也沒多少用處。
其實在我也有在一些顧客身上聽過類似的故事,比如說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術後的顧客,被某些治療師太早做跳躍的訓練,導致二度傷害;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也是被操得膝蓋反覆腫脹;也有醫師對五十肩的顧客說,你運動個十週就會好。
網路上也有些文案寫得非常吸引人,幾週就怎樣怎樣的一堆,魔鬼就出在細節裡!
大家都知道要運動,運動可以改善很多事情,但是該怎麼動?即便是訓練師、治療師、醫師,不一定非常了解,尤其是面對已經受傷的顧客,那更是複雜加上複雜。
還在用「時間」來設定訓練計畫嗎? 還相信訓練幾個月後一定能怎樣嗎? 即便做到了,是否容易舊傷復發呢?
擁有運動防護專業的我,來告訴你事實吧!

「時間」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但不是絕對。更精確地說 在達成你想要的「目標」前,需要先通過多少「任務」 這通常需要多久「時間」
而這些任務,也就是身體該有的功能,可以是達到多少關節活動度、可以是能做到標準的單腳蹲、可以是其他運動檢測等等。
比如說腳踝扭傷過後的人,如果想要回去爬山(目標),應該要先恢復腳踝活動角度(任務1)、穩定性(任務2)、在穩定的狀態做出髖膝的活動(任務3),這通常需要8~12週以上的訓練課程(時間)。
這樣講比較精確,顧客也容易接受事實,因為我希望不只是要做得到,更要做得好!因為我重視訓練品質以外,也很重視運動風險。
當你每個任務都做得很好,也代表能越輕鬆地完成預設的目標,也越不容易造成舊傷復發。
基本上目標越遠大,自然需要更多任務;訓練越少做,自然需要更多努力。
每個人狀態差異甚大,真的很難衡量需要多久時間達成,因此也容易造成想像和現實間的差距。
時間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任務」通過了嗎?
若能具體告訴你需要達成多少任務,也就是具體給你數個「短期目標」,一步步達標,是不是更有成就感? 也讓你能安全有效地追尋長期目標,這才是理想的訓練過程,真的不要太在乎時間,除了選手。
不想再舊傷復發了嗎? 來找我評估、訓練,讓我來規劃屬於你的健康「任務」吧!
聽到顧客跟我說,被我訓練到比受傷前還要強,其實蠻爽的XD
運動訓練課程也有Checklist,通過運動功能檢測, 才能有效降低運動風險,讓你開心回歸喜愛的運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