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新書上市】教養:夠好,就好

寫親職文的初衷,一是紀念自己當奶爸的實踐歷程,二是過程裡教養文太多無所適從,於是自己整理起較受用的大原則,以簡馭繁,像目錄一樣,真有遇到狀況再細查相關資訊,途中再轉為自己的想法。本書是親職歷程的重新整理,以「孩子的因材施教」與「父母有自己的定位」為核心再組織。
其中我特別想談「父親的心理定位」,因為父親的傳統意義式微,在這時代男性單純只有養家是會被嫌棄的,那麼父親角色該怎麼定位呢?有什麼是父親(或者稱父性)不可取代的功能。
我歸結的一個大方向:「父性心理原則」--冒險、陪伴與信念。但不限於生理男。
書籍會以故事串接以上概念,減少一直說理,以利讀者閱讀
比較說理、邏輯、歷程的思考,就用書籍外的演講另外分享(所以演講的內容與編排與書稍有不同),都歡迎讀者來聽
底下分享一篇初稿(尚未編輯與校稿的)
文章結構的編排方式是孩子的故事、心理師的童年、心理學理論、策略分享
第三部則是談父性心理學

面對「分離焦慮」:培養一個心理護身符

一包面紙的重量
兒子未滿3歲就得上幼兒園,沒辦法,雙薪家庭白天沒人可照顧。
兒子性格敏感膽小,「分離」對他是很大的焦慮。到幼兒園上課的適應期很長,每天早上都是十八相送,必須哄他:「下班很快來接你」、鼓勵他:「你長大了,可以上學,好棒喔」、利誘他:「你乖乖上學,下課後買糖果給你」,但一點用也沒有,我一轉身他就哽咽啜泣,我不捨,留下繼續安慰。
結果那個月我上班連續遲到好幾天,被主管叫去約談。有時我真的心急又要遲到,也會生氣兇他,但不論好說歹說,只要我要離開他就哭。幼兒園老師勸我讓他哭,說一般而言大概哭到九點多,他的心情就會收拾好或哭完,順著課程與同學互動忘記分離。是這樣沒錯,但當父母的還是心酸難受,畢竟送他來時才七點半而已,整整要哭兩個小時啊。
「學校好玩嗎?」下班接的時候他都很高興。
「好玩。」他說。
「明天再來上學好嗎?」我順著問。
「好。」他說。
但隔天早上還是一樣十八相送,我差點遲到。
今天如常,他又哭,可是我不能再遲到了,於是我轉身快走,但背後傳來啜泣與鼻涕聲。我嘆了口氣,雖然一切都是過程,還是希望趕快度過,不然他哭我也要哭了,因為要被公司列入黑名單了。
我拿出一包印有卡通圖案的面紙,先抽出一張幫他擤鼻涕,然後整包放他手上。「沒關係,害怕就害怕,哭就哭,等下哭完就用它擤擤鼻涕喔。爸爸去上班了。」我平靜地說,跟他再見,就不回頭了。
下班後接他,見到面時都先抱抱。突然,他從制服圍兜口袋拿出面紙還我。
「有沒有用啊?」我覺得張數沒有減少。他搖搖頭。
此時班老師剛好來,我順便問她兒子的情況。
「還好啊,也是哭一哭,上課後就跟大家玩成一片了。對了,那包面紙是你給的喔,他一整天都抓著它,好像寶貝一樣呢。」老師說。
兒子面對分離情境時,我給的面紙不再只是面紙,而是父親的象徵緊緊抓著,或許無意識中可以給予自己勇氣吧。孩子才三歲多,要他一個小小孩面對如此大的分離恐懼,真是令人心酸與不捨,他也很辛苦吶。換成大人程度,應該就是被放到外國生活一個月的感覺?
我摸摸兒子的頭說:「你真的很努力吶」。

我的童年:還有人可以依靠,雖然他現在不在身邊
兒子大概跟我有點像,小學一年級開學當天,母親帶我到教室坐好,在外面跟其他家長一起陪半小時後就去上班了,接著,我就開始哭了。
問我哭什麼,當然是很可怕啊。小學離住家很遠,要搭公車30分,我也不記得路,大人離開了,誰知道會不會來接,小孩心裡沒把握啊。
當天上午一直哭,連我旁邊座位的女生都來安慰,哭到導師沒辦法,打電話叫母親過來。母親好言相勸,離開後我又開始哭,又哭到導師沒辦法,我母親又再來,總共三次吧,小學才上半天課,也差不多要回家了。
面對陌生情境時,所有人都會感到害怕,直到熟悉環境的運作模式才會比較自在,但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裡,孩子應該要有人陪伴和帶領,像是嚮導在前方引路。長大一點後,抓到社會生活的要領,才懂自主運作。這有點像是我們都教孩子「迷路時要找警察伯伯」,然而沒有實際帶他做過,真的迷路時孩子才不敢找呢。
大人的分離焦慮呢,對外在的無措會轉成「心理的徬徨」,不知道怎麼做決定,不知道有誰會支持…這個時候,不能再叫爸媽來了,只能在心裡呼喚「你相信一定會照顧你、支持你的那個人來」,他在心裡照顧你,好振作起來去面對。過去青春期時被父母誤解而傷心,心裡總會想著曾祖母--「好哇,等下我就要跑去她住的地方躲起來了」。心裡有個依賴的對象,才不會陷入無助裡。
那時也不是真的跑去找曾祖母,我依賴的是一個「象徵」,就是「心理的護身符」,告訴自己我還有個人可以依靠,雖然他此刻不在身邊。

心理學觀點:分離焦慮與依附關係
「分離焦慮」指的是當環境中沒有熟悉的大人,孩子會失去安全感,也失去摸索探險的樂趣,他會急著先找父母,以維持那個安身也安心的感覺。「安心」會遠大於安身,否則即使環境安全也沒意義,這是人類獨有的心理發展歷程,也是親職教育裡談「依附關係(attachment)」的必要性。
依附關係的理論是,當嬰兒與母親平常有好的互動,給予立即回饋和相處模式的規律,慢慢形成了瞭解與期待,這些經驗內化後,形成自己與照顧者的「安全依附」,即使母親暫時離開現場,只留孩子與陌生人共室,他仍可穩定地探索新玩具,不會因為不安而慌張、鬧情緒,甚至被拋棄的受傷感。安全依附是指,即使外在的母親不在,「內在的母親」仍在,孩子有被愛的信心,所以能專心做眼前的事。
那要怎麼建立依附關係?1950年後半,專做恆河猴實驗的心理學家哈洛(Harlow)統計幼猴行為繪成圖表,發表「肢體接觸」才是影響感情或愛的重要因素,且完全凌駕吸奶的生理需求,後期更細部說明「與照顧者之間的接觸、動作、遊玩」才是傳遞情感的關鍵。哈洛主張孩子有需要就毫不遲疑抱他,肢體接觸不會寵壞小孩,反會讓他們安心,這也影響當時孤兒院的養育方式,知道給棄嬰喝奶是不夠的,他們還要人擁抱、搖晃、注視,對他們笑。如果現在還有人說孩子哭時不要去抱以免被操弄,或者說睡前擁抱道晚安是溺愛,都是不對的,安全感夠了,孩子就會有自己的獨立時刻。
我曾聽過某個案講起童年,母親只帶她上幼兒園一次,隔天就強迫她自己出門、下樓,出社區大門搭娃娃車,全程自己上下學。女孩雖然還是長大,然情緒面相當壓抑,也不容易信任人,這便是童年被迫早熟的代價。「有奶不算是娘,有愛才是」,有安全依附的愛才能滿足孩子心理需求,啟動他的自我成長。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獨立的時間不同
即使有面紙,十八相送的日子還是持續,只是終於不再遲到。
如果白天對他是需要挑戰的陌生環境,那麼下課後,就增加親子時間吧。那時女兒未出生,下班接孩子後,就繼續帶孩子去公園玩球,等待他媽媽下班再一起回家吃飯,晚上一起看電視、遊戲、陪睡…親子時間拉長,類似存款的概念,好讓他的心裡建立起依附,並靠著象徵應付陌生情境的害怕。
女兒個性不同,比較外向,加上哥哥當時已幼兒園大班,跟我再見反倒乾淨俐落,最後變成我自己有不被需要的分離焦慮。
上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在所難免,上小學也大概還要再面對一次,請多理解孩子,這時期的他對「時間」沒什麼相對觀念,只要是害怕,即使只是半天,都感覺像是無限期。幼兒園的老師如何帶領也很重要,有些學校會以攜帶的「三個碗」來做說明,分別為早餐、午餐及點心,當三個碗都用過,就是回家時間了,這讓孩子具體感受時間的流逝,心裡會舒服一些。
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此時父母要做的不是過度同情孩子的怕,而是了解與接納他會哭哭啼啼、一點也不勇敢是很自然的事。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加上年齡、性別發展也有差別,並沒有絕對怎麼最好的獨立訓練,讓我們站在協助的立場,增強內在的心理象徵,也教導實務的面對方法,等待,屬於孩子他獨立的那一刻。

可以這樣做:減低分離焦慮的方法
  1. 事前先到新學校察看,熟悉教室、路線、周遭環境,當場模擬上下課,做接送演練。也可先與老師打招呼,介紹認識。至少去一次,「熟悉度」能減低對未知的恐懼。
  2. 攜帶有形象徵物:像是布偶娃娃、棉被、手帕等孩子生活中的好朋友,放入書包陪他一起上學。可先跟老師說一聲。
  3. 加強無形的內在韌性:仔細向孩子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否認孩子的情緒,同理但還是要完成,事後則要肯定、鼓勵。最重要的,分離時一定要「好好道再見」,不可偷跑,並承諾何時會接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20年餘,目前服務於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經營FB粉絲專頁「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諮商心理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