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白天還有正職工作,晚上回家後到孩子入睡前,是我們的親子時光。真正能坐在電腦前翻譯的時間,通常都是等孩子入睡後的深夜時光。在
#深夜MeTime,屬於我的Me Time,雙手在電腦鍵盤上飛舞著,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才能創造出一本又一本的書。
必須坦白說,並不是每一本翻譯的書我都很愛,也曾經遇到撞牆期,翻到很痛苦,很想跟作者吵架,想搖著他的肩膀問他:「你到底想說什麼啦?」
甚至還曾寫信給當時的編輯說要放棄,但她卻告訴我,翻得很痛苦,是成為一個專業的譯者必經的過程,如何在覺得苦的時候撐過去才是關鍵。當跨越這個關卡時,翻譯的功力就會快速提升。到底問題是什麼,有時候你得硬著頭皮走過才知道。
在工作時,因為喜歡,所以我們很容易有情緒在裡頭,這個情緒,會讓我們充滿幹勁,但也會讓我們很容易沉浸在裡頭而陷入低潮。只有在過程中,練習拉出距離,專業才會離真正的喜歡越來越近。
她的這番話,深深觸動了我。
也讓後來的我,在每一次遇到關卡時,都會想起她所說的這段話。想想這大概是我很幸運的地方,在每次想放棄時,總會遇到貴人拉我一把,真心覺得感恩。感謝生命中能遇到這些貴人,這是我莫大的幸運。
和白天的工作截然不同,翻譯對我來說是我的電力,是我把感動傳出去的一種媒介,這也是為什麼還能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因。
結果,幾年過去了,我還是沒離職,仍留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我曾因為這樣懊惱很久,覺得自己很廢,怎麼嘴巴上老是嚷嚷著想換工作,卻還是一樣在原地踏步。
在翻譯這本書時,
翻到一則寓言讓我看了心有戚戚焉。
故事內容是這樣說的:
有位住在山上的女孩一直很嚮往大海。然而,她手邊卻沒有一張像樣的地圖,不知該如何前往大海。有一天,她決定鼓起勇氣出發去看海。在冒險途中,她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們,有人建議她稍作休息,有人替她加油,也有人一再勸退,告訴她大海太遙不可及了。
身心俱疲的她,來到十字路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雄偉的高山,山腳下有四條分岔路,無法得知究竟哪條路才能通往大海。她雖然試圖前進,但因為內心充斥著不確定感,總是一再返回原點。後來,為了籌措旅費,她在附近的小村莊靠縫製衣物維生。很快地,她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日子雖然過得安穩,但她心中依舊嚮往蔚藍的大海,有時她會重新回到十字路口,思索著哪條路才能通往大海,卻又裹足不前。好不容易才安頓下來,不可能再為了未知的未來賭上一切。
隨著時間流逝,女孩也逐漸老去。不知不覺變成老太太的她,希望至少在臨死前,知道究竟哪條路能夠通往大海。於是,她望著眼前的高山,決定開始往上攀登。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她終於爬到山頂,從高處俯瞰四周,視野遼闊無比。四條叉路從山的兩旁向外延伸,蜿蜒的道路繞來繞去,最後在一片寬廣的平原交會,而路的盡頭是一片波光粼粼的大海。她不禁嘆了一口氣,感嘆著:「要是當時選定一條路,堅持走到底就好了……」但如今的她年事已高,已無力再踏上漫漫長途。
看完後覺得自己很像是故事中的小女孩,想要冒險卻又裹足不前,躊躇了老半天,卻還是待在原地不動。
前陣子,曾經掀起一波「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浪潮。所謂的安靜離職,指的就是「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的工作態度,不追求升遷加薪,不追求過多或超出負荷量的工作,默默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
既然不喜歡,那為什麼不離職?
這就像是故事中的小女孩,對未來有太多顧慮和擔憂,擔心會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而不敢貿然採取行動。
但這本書卻讓我看見了「
#安靜離職」以外的可能性,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闡述的一個概念,那就是把公司當成資源庫,將工作視為修練場,善用現有工作內容和手邊資源,一步一步培養自己成為獨立工作者的軟實力。
離職不一定是最佳正解,留下來也不一定只能躺平。作者認為大多數在職場上卡關的人,往往都是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要打破這樣的循環,就必須徹底改變求職的思維。比起「想找什麼工作?」,更應該先問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後,才能找到喜歡又能做一輩子的工作。
我也還在這條路上摸索中,成為母親之後,工作雖然不是我的一切,卻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在生活和工作間取得平衡,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點。因此,想把這本書送給跟我一樣陷入職場迷惘的你,願這本書能成為你職涯路上的一座小小燈塔。
1. 參加資格:所有粉絲團的粉絲
2. 贈書名額:1名
3. 參加辦法:詳請請見和你一樣都是媽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