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的道與術」:人資用薪資給付的價值為自己增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據說因為缺工的關係,近年來人資領域不僅招募及雇主品牌的人才很夯,懂得薪酬管理人才也很搶手。當然薪酬並非只是薪資結算、勞健加保或是離退管理、所得稅申報,而是涉及如何設計公司薪酬政策,讓公司持續在勞動市場保持競爭力,達到留才的效果。

我剛開始碰薪酬領域時不免有個迷思,以為薪資的競爭力指的就要追上市場的薪資水準。曾經一份年度調薪報告被副總退了4次,後來才明白要從人事成本等財務指標去呈現調薪合理性及激勵效果,花了一個月來回才過關。

站在公司經營者的立場,單純聽到「要花錢」是很難被說服的,需要衡量更廣的面向。人資除了外部薪資水準之外,也要同時考量到公司目前的營運現況。

今年公司實施新的薪資架構表後也順利完成了年度調薪。薪酬小組也將進一步重新盤點公司的獎金辦法。面對各單位既有的獎金辦法,除了梳理發放的邏輯與合理性外,人資要從哪裡切入檢視,也是我一大挑戰。

每次遇到困難時貴人總是馬上出現。去年沒上車的張景翔老師「薪酬管理的『道與術 』」,小周末居然在今年推出了兩天的加強版。課綱中吸引我的除了迫切的「獎金辦法設計外」,還有「經營者的薪酬管理視角」。

除了學習職務評價以及其他薪資結構設計的方法外,我自己覺得課中最有價值的是看別人如何思考、從哪個角度看事情。而這些思維層次的學習是最容易反思或應用在現有工作中。

raw-image

老師在這兩堂的課程中緊扣著公司的經營層次以及公司商業競爭,一直不斷提醒我們要回到這個角度去解薪酬的問題。

邊複習這兩天的錄影課程,同時也激發了我許多思考:

1. 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什麼是「均」?產業、雇主、同仁三方對於薪資看的角度皆不同。「均」是用價值來調整薪資,並得到同仁的認同,公平是成果展現的價值。

2. 績效管理不只是管理績效不佳的同仁輔導調整職位薪資,針對貢獻度被低估或是生產力爆發的同仁要如何調整薪酬,以及特殊人才如何激勵,是避免人才流失跟維持組織競爭力的重點。

3.經營者的觀點是價值與貢獻極大化,固定與變動薪合理化。不同經營者對於組織發展的視角有不同的期待,要透過損益表解讀其期待以及透過人資配套達成企業目標。

4.薪酬制度,要不斷不斷不斷去思考與自問:「透過制度想要提升降低什麼、促進什麼、發揮什麼。」

5.薪酬管理的基礎是公司需求,公司需求包括:市場趨勢與競爭、企業經營成果、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的商業模式、價值產出關鍵,這些確立了可酬因素。(所以每一項HR應該要能了解)

6.外部的薪資報告其實不一定可以直接對應到公司內部的職位薪資,因為無法呈現每間公司的實際工作內容以及競爭要素有那些。

7.有職稱為什麼要有職等?集團、子公司、事業體相同職稱的權責、管幅、工作內容可能不同,職等如同一把尺,容易建立標準以及聚焦與對齊各方語言。

8.以市場薪資報告的百分等級來製作薪資架構表,目的是透過公司的給付政策來定義薪資的幅度與範圍。(給付政策又回到可酬因素)

9.獎金辦法設計的重點是與公司策略結合、長短期平衡思考、有品質的營業額與獎金掛勾。

10.薪酬管理必須依據公司的生命週期滾動修正薪酬策略,並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辨識公司目前在哪個發展階段相當重要!!

透過這次課程,我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從公司經營層面來看待薪資給付的「價值」。而位於薪資制度設計的核心角色,人資單位如果想日益提升重要性,也要對齊公司的政策,為企業帶來「增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32會員
148內容數
HR Lab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2025/03/26
轉職不必從零開始!本文分享如何運用既有優勢技能,成功轉職到不同領域。透過盤點個人優勢,例如溝通、問題解決、適應力等可轉移技能,並結合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在職場中發揮強項,快速站穩腳步,最後轉職成功。
Thumbnail
2025/03/26
轉職不必從零開始!本文分享如何運用既有優勢技能,成功轉職到不同領域。透過盤點個人優勢,例如溝通、問題解決、適應力等可轉移技能,並結合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在職場中發揮強項,快速站穩腳步,最後轉職成功。
Thumbnail
2024/12/31
從人資角度解讀李吉仁老師的《轉型再成長:策略架構與執行力》,探討如何將策略規劃有效落實到執行層面,並說明人力資源管理在策略執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包含組織設計、績效管理、人才培育、領導力發展以及組織文化等面向。
Thumbnail
2024/12/31
從人資角度解讀李吉仁老師的《轉型再成長:策略架構與執行力》,探討如何將策略規劃有效落實到執行層面,並說明人力資源管理在策略執行中扮演關鍵角色,包含組織設計、績效管理、人才培育、領導力發展以及組織文化等面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多數公司一定有著什麼精準的依據,進而訂定出各個職務的薪資,但真實狀況是這樣嗎? 一般中小企業的薪水,是老闆憑自己的想像力訂的。 老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如何用合理的薪資,在市場上找到能幫他完成事情,以及提供足夠的條件,讓他信任的人,得以留下來繼續工作。 規模較大的公司,的確有些會以較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多數公司一定有著什麼精準的依據,進而訂定出各個職務的薪資,但真實狀況是這樣嗎? 一般中小企業的薪水,是老闆憑自己的想像力訂的。 老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如何用合理的薪資,在市場上找到能幫他完成事情,以及提供足夠的條件,讓他信任的人,得以留下來繼續工作。 規模較大的公司,的確有些會以較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據說因為缺工的關係,近年來人資領域不僅招募及雇主品牌的人才很夯,懂得薪酬管理人才也很搶手。當然薪酬並非只是薪資結算、勞健加保或是離退管理、所得稅申報,而是涉及如何設計公司薪酬政策,讓公司持續在勞動市場保持競爭力,達到留才的效果。
Thumbnail
據說因為缺工的關係,近年來人資領域不僅招募及雇主品牌的人才很夯,懂得薪酬管理人才也很搶手。當然薪酬並非只是薪資結算、勞健加保或是離退管理、所得稅申報,而是涉及如何設計公司薪酬政策,讓公司持續在勞動市場保持競爭力,達到留才的效果。
Thumbnail
同一個員工福利的議題,不同的角度,資深員工認為年輕人要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管;另一邊,年輕人也在思考,爭取福利是對的嗎? 還是應該要先幫公司創造收益,才有資格爭取權益呢? 那麼資方呢? 資方怎麼想「員工福利」這件事呢? 從「投資」及「籌碼」的角度想,是不是就豁然開朗?
Thumbnail
同一個員工福利的議題,不同的角度,資深員工認為年輕人要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管;另一邊,年輕人也在思考,爭取福利是對的嗎? 還是應該要先幫公司創造收益,才有資格爭取權益呢? 那麼資方呢? 資方怎麼想「員工福利」這件事呢? 從「投資」及「籌碼」的角度想,是不是就豁然開朗?
Thumbnail
最近在制定新的業績獎金方案,當我打趣地問了一位與業務銷售無關的幕僚人員「你知道你的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我居然得到了一臉茫然的表情。我好奇想知道,大家都知道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
Thumbnail
最近在制定新的業績獎金方案,當我打趣地問了一位與業務銷售無關的幕僚人員「你知道你的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我居然得到了一臉茫然的表情。我好奇想知道,大家都知道薪水跟獎金怎麼來的嗎?
Thumbnail
你相信嗎?我們公司以前都是讓候選人夢想實現,期望待遇直接變成待遇的方式核薪嗎?這個方式可行嗎?核薪該怎麼做?
Thumbnail
你相信嗎?我們公司以前都是讓候選人夢想實現,期望待遇直接變成待遇的方式核薪嗎?這個方式可行嗎?核薪該怎麼做?
Thumbnail
帶領團隊在業界競爭,你要很清楚,你的團隊所處的位置。
Thumbnail
帶領團隊在業界競爭,你要很清楚,你的團隊所處的位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