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想到轉職,就覺得要「從零開始」,好像之前累積的經驗都不管用了。但事實上,真正的轉職高手,並不是靠重新學習,而是靠放大自己的優勢技能,在新領域發揮價值。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還轉職了兩次!我曾被公司派駐到印尼負責人資管理工作,當時我對HR不熟、甚至還沒過試用期,但半年後,我負責的單位運作大幅改善。返台述職時,經理甚至稱我為「HR 老江湖」。
我沒有HR背景,那我怎麼做到的?
答案是「槓桿我既有的優勢技能,把它應用到新領域!」
你的「優勢技能」,簡單說就是你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地方。它不一定是專業證照,而是你過去職涯中磨練出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與其他產業通用,又稱為可遷移的技能。例如:
這些技能不是單一產業限定的,只要用對方式,就能轉換到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許多人轉職時,第一反應是:「我不懂這個領域,應該從頭開始學!」往往沮喪的從助理做起或是無法得到面試機會。但事實上,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先用你擅長的部分創造價值,再來逐步補足不足的專業知識」。
試用期的關鍵,就是要讓主管和同事相信你能帶來價值。如果你擅長溝通,就先協助跨部門溝通;如果你擅長數據分析,就先優化內部報表。
「先讓別人看到你的能力,你的學習曲線才會更順利!」
當你在團隊中建立信任後,再逐步學習產業專業知識。
例如:行銷轉產品經理:先發揮市場洞察力,理解用戶需求,再學技術與產品開發流程。業務轉專案管理:先用談判與溝通能力建立團隊合作,再補足專案管理工具與方法。
當時,我對HR完全沒概念,但我發揮了三大優勢技能,快速在海外人資主管的新角色中站穩腳步。外派半年後返台述職時,經理對我說:「以前HR 被罵的要死,請到你真是賺到,你是老江湖」。
我用哪些優勢技能槓桿挑戰呢?
過去研究政策的經驗,讓我能快速制定HR流程與標準作業程序,沒有HR的包袱則更能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到職後立刻改善主管最頭疼的招募流程。
過去擔任公司窗口常與法官、校長、政府機關打交道,對於公司內部單位更是不在話下。到職後每月召開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動跟所有主管同步政策擬定進度。
四年多輔導經驗的我,讓我快速融入印尼當地的文化,順利管理當地團隊。並且逐一輔導台幹遇到的管理問題,培養信任度。
這些能力原本看似和HR無關,但它們讓我在HR領域快速上手,甚至比一些HR專業人士還更受主管認可!
回想過去,你在哪些事情上特別拿手?試著用以下方式拆解你的技能:
看看新職位的工作內容,你的哪些技能可以直接應用?
例如轉職到行銷領域,你可以利用你的優勢技能做的比資深工作者更好:
與其擔心「我不會這個」,不如問自己:
「我已經會什麼,能在新領域解決什麼問題?」
當你找到答案,你的轉職就不再是個障礙,而是一個豐富職涯的機會!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收藏+分享給準備轉職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