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我很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學物理系畢業,碩士3D遊戲美術畢業。
從未做過物理相關領域,以3D遊戲美術領月薪工作的經歷也僅半年。
而我拿薪水最多最久的領域,竟是翻譯。
——若這非「不務正業」,什麼才是呢?

我是於不務正業中掙扎的典型

四處摸索,只因長久以來的一個夢:
於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的品味喜好中,嘗試摸索出一條創作之路。
搖擺不定,卻是對現實世界的妥協:
總要能養得起自己吧?
然而處處游移的結果,夢、實不現。活、勉勉強強,慶幸的是多少留下了些足跡:
擔任場景與武器設計的獨立團隊遊戲《Tr-Zero》:
*Tr-Zero不知何時被主程式兼負責人改良後放到了Google Play上,可免費遊玩!我設計的武器和地圖(Deathmatch > DM Area)也仍在遊戲中。目前似乎只有英文版,請點此前往
擔任遊戲場景美術與技術美術的VR遊戲:
雖然蓋棺定論前事無絕對,但夢之路上的荊棘是越發茂盛頑固。
......真難走啊。

翻譯是天賜恩典

我不擅長語言、不喜歡英文且還性格內向,英文是在美國求學被強制磨練的技能,但也僅是能在TOEIC考滿分的層級,距離英文母語者還差的遠。
以英翻中而言倒是綽綽有餘。然而,懂英文也懂中文≠就懂英翻中。
《Excelsior家庭聯繫中心》
開啟翻譯之路的契機, 最初是想貢獻社會,於是在網路上找了份舊金山《Excelsior家庭聯繫中心》英翻中的遠端志工工作,幫忙翻譯傳單和內外部文件。難度低,且因志願性質無人責難,是誤打誤撞遇到的絕佳翻譯起手勢。
踏入翻譯專業領域的第一步則來自於舍妹。當時她製作中的英文網站需要翻譯成簡體中文,原本她也須承擔翻譯部分,但把翻譯機會讓給了我。那時我對翻譯只懂皮毛而犯了些低級錯誤,並在無關緊要的地方堅持己見。雖然仍獲得了酬勞,但網站客戶方後來找了其他譯者修飾我的菜逼八翻譯。
《山長水遠》
該網站《山長水遠》至今仍在,可點此前往
經歷這次犯蠢的經驗,下次的翻譯機緣已是一年多之後,這次湊巧與遊戲有關。

想不務正業,LinkedIn是個好東西

一家獨立網頁遊戲製作公司想進軍中國市場,遂在《領英/LinkedIn》社群履歷網站上與我接洽翻譯事項。雖然我沒問清楚為何會找我,但對方的預算不高,想必是更專業的找不到,遂循序找到我了。
Bubblenauts
對方的網站《ThePlayChannel》仍在線,不過該公司已被併購所以網站停更許久,網站中的遊戲連結也已失效但遊戲列表還在,其中我翻譯的是消除連在一起的泡泡的益智遊戲《Bubblenauts: The Hunt For Jolly Roger's Treasure》。

翻譯之路的延伸:替代役

拿到碩士學位返國後,我在外交部觀光局25人抽20職缺中落選,但成功在成功嶺上搶到僅一個的中選會替代役職缺。
替代役選單位時資格要求羅列且嚴苛,實際職責卻常是送公文、跑腿、裝水等小學畢業就會的龍套。我在中選會時也不例外——但例外中有個例外。龍套之於,我需要翻譯「世界選舉機關協會」出版的英文資料,主要是關於各國選舉考察與選舉機構,用於在部門內傳閱。
替代役期間的翻譯工作,就某種意義而言也是無人非難的志工性質,但字數量龐大,使我在替代役前間英文程度不減反增,打下往後翻譯需要的底子。

繼續LinkedIn

役畢後我留在台灣,最初有一年多的時間是遊戲和翻譯並進尋找,首先是在upwork外包網上嘗試接3D美術的案子,然而upwork是全球性的媒合網站,做3D美術還得和印度等薪資比台灣更低的國家競爭,所以做完一個50美元/輛的校車模型案子後,就放棄了這條路線。
手遊用,也需要製作駕駛座的內裝,像是儀表板、方向盤等
這段期間我繼續參與幾個獨立遊戲團隊,但多半不了了之,半完成品的《TrZero》已是最好的結果(獲得近百美元的銷售分潤)。另一方面,也透過台灣的求職網站獲得幾次面試機會,但不受青睞。
備案的翻譯之路倒是因領英持續開拓。
會透過領英找繁中譯者合作的翻譯社約有7成是中/港,歐洲、東南亞的也有,倒是台灣的翻譯社從未在領英上找我洽談過,推測有很大的因素是台灣翻譯人員的均薪過低,導致台灣翻譯社在領英上很難搶人,薪資會喬不攏。
一開始我在翻譯社的試翻測驗中不及格率頗高,而少數通過的幾家也因年資太淺成為備選,很少會排案子給我,基本上就是待機狀態,倒是有家台灣的獨立遊戲公司似乎先透過了某翻譯社找人翻譯近七萬字的VR技術文件。該翻譯社剛好與我有簽自由工作者合約,有找我詢問,但因時限太短我婉拒掉,但不知怎麼的該公司獲得了我的聯絡email並直接找我洽談。
兩週近七萬台幣的酬勞太難拒絕,所以我終究還是接了並加班趕完。有趣的是後來有去該公司應徵過3D美術但沒上。
大約是人員迭代之故,交付技術文件翻譯後過沒多久,一家最早與我簽下自由工作者合約但把我晾在旁邊的翻譯社,此時安排我加入有穩定發案的串流平台團隊內,我遂在團隊中忙了好一陣子,直到隔年下半以3D美術身分加入一間台灣VR遊戲公司,且半年後因健康因素離開遊戲公司時再度回歸了該團隊,不過這時我的順位已被其他後進取代而很少收到案子,幸好我的翻譯資歷已有顯著的累積,開始有其他的翻譯社在LinkedIn上找我合作和發案。

重回嘗試摸索出一條創作之路

去年當了一年領月薪、早10晚7的約聘翻譯人員。雖然有幸參與《絕地求生M》、《妮姬》、《全面屍控》、《新小森生活》等知名遊戲的本地化工作,卻也思考了很多,遂決定於一年約滿時再度專注於創作上。
這次會成功嗎?未知。將堅持多久?未知,但經歷多年來的不務正業,倒也悟出了個道理:
無論是歪路、大道、小徑、偏門,只要認真對待工作,其經歷與學習皆會成為自身技能包的一部分,進而為未來職涯開拓意想不到的機會。
畢竟,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職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105內容數
筆者探索各種感興趣事物的紀錄。 *副帳非主流政治沙龍《黑米BR不政確》:https://vocus.cc/salon/BRice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米B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如果不想自己在《Google地圖》貢獻的內容被隱藏,建議不要太頻繁幫公車站或腳踏車站寫評論。 我在Google地圖的900多篇評論因上述原因被隱藏了將近半年。
  Windows 11的工具列為了模仿macOS,犧牲了使用者能將工具列設在螢幕左右邊緣的功能,原因是工程師沒有興趣幫其他位置的工具列設定動畫效果。
  不久前剛卸任簡中-台繁遊戲語言專家。   既然涉及簡繁翻譯,想必讀者已猜到僱主是中國內地的遊戲公司(透過香港翻譯社),但職場上凡事留些情面好辦事,所以僱主身分就點到為止。
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無庸置疑的天母後山。
    眾所周知,在 Microsoft Word 中輸入 Tab 會縮排段落的第一排,然而這個縮排往往無法直接複製貼上到網路寫作平台上。如果是段落不多的短文,還可以貼上後在網站上手動修改,但如果是耗時費日、洋洋灑灑的長篇小說,可就傷腦筋了——沒有幾位作家在 Word 上絞盡腦汁時,會記得每個段落的
  可能是工作嗜好而對這方面比較敏感,最近十多年能深刻感受到台灣中文的牆烈變化。   語言變化大致上有兩類:內部自發性的演變、外部影響的改變。
如果不想自己在《Google地圖》貢獻的內容被隱藏,建議不要太頻繁幫公車站或腳踏車站寫評論。 我在Google地圖的900多篇評論因上述原因被隱藏了將近半年。
  Windows 11的工具列為了模仿macOS,犧牲了使用者能將工具列設在螢幕左右邊緣的功能,原因是工程師沒有興趣幫其他位置的工具列設定動畫效果。
  不久前剛卸任簡中-台繁遊戲語言專家。   既然涉及簡繁翻譯,想必讀者已猜到僱主是中國內地的遊戲公司(透過香港翻譯社),但職場上凡事留些情面好辦事,所以僱主身分就點到為止。
大屯火山群、陽明山國家公園,無庸置疑的天母後山。
    眾所周知,在 Microsoft Word 中輸入 Tab 會縮排段落的第一排,然而這個縮排往往無法直接複製貼上到網路寫作平台上。如果是段落不多的短文,還可以貼上後在網站上手動修改,但如果是耗時費日、洋洋灑灑的長篇小說,可就傷腦筋了——沒有幾位作家在 Word 上絞盡腦汁時,會記得每個段落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博後,博士後研究員的簡稱。也就是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在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員。 我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不小心一直留在同一個學校。畢業後當了幾年工程師,又回到同一所學校當博後。那幾年常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
斜槓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得學會玩這一場無限賽局而不是爭個輸贏。前往非凡成功的平凡道路是一段旅程,一段需要耐心、堅持和專注的旅程。有三個關鍵行動可以提醒自己。
記得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大概不脱畫家、作家這種很吃才華但看起來不怎麼接地氣的工作。稍微懂事後,看了一些影集和書籍,對於追求正義感和為人打抱不平這件事有點興趣,於是我的志願變成律師;一直要到再大一點,基於當時對於哲學的喜愛,以及以為自己熱愛研究知識,目標又變成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各位好,我是千茶。 本職博奕遊戲前端工程師,工餘時間在當獨立遊戲開發者。 鑒於本人性格超內向,加上博奕遊戲和一般遊戲(如Steam上看到的那些)不太一樣,我對遊戲產業基本上沒認識也沒人脈。 所以這系列文章並不會看到: .遊戲業界介紹 .遊戲公司的分工、職缺 .etc.   能看到的只
我想我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了。 我大學讀的是數位多媒體設計動畫組,原本以為進入夢寐以求的科系,到了大四才發現我根本不想從事動畫製作相關工作,我喜歡設計故事、角色、畫插畫,但我不喜歡用軟體將動畫製作出來的複雜過程(建模、rigging、剪輯、配音效等等的),也不太喜歡花很多的時間在團隊合作,我
Thumbnail
從母語使用者到專利工程師,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事新工作的體驗和感受。包括工作內容、困難和情緒波動。作者深入探討了作為專利工程師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呈現對工作的認真與努力。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為了一日三餐而找一份工作,並𣎴困難;為了理想、興趣、還能養家的,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所謂的興趣理想是不是來自你所學的科系呢?當初不也是聯考分數被選擇的結果嗎?又如何能驗證那真的是興趣! 在一年十個月的兵役期間,最後六個月,我拼命的翻閱報紙的求職欄,想要找到社會的走向和那些工作比較缺人。在退役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各位好,我是千茶。 本職博奕遊戲前端工程師,工餘時間在當獨立遊戲開發者。 鑒於本人性格超內向,加上博奕遊戲和一般遊戲(如Steam上看到的那些)不太一樣,我對遊戲產業基本上沒認識也沒人脈。 所以這系列文章並不會看到: .遊戲業界介紹 .遊戲公司的分工、職缺 .etc.   能看到的只
我想我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了。 我大學讀的是數位多媒體設計動畫組,原本以為進入夢寐以求的科系,到了大四才發現我根本不想從事動畫製作相關工作,我喜歡設計故事、角色、畫插畫,但我不喜歡用軟體將動畫製作出來的複雜過程(建模、rigging、剪輯、配音效等等的),也不太喜歡花很多的時間在團隊合作,我
Thumbnail
從母語使用者到專利工程師,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從事新工作的體驗和感受。包括工作內容、困難和情緒波動。作者深入探討了作為專利工程師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呈現對工作的認真與努力。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嗨,我是小譯者。 曾經在餐廳端過盤子、在補習班教過書,去日本走跳一年之後,回台在日商當過朝九晚五的粉領族。現在,我是一個宅在家自由接案的職業譯者。 其實,當上班族沒什麼不好。尤其是在辭職之後,我頓時成為無勞保、無月薪、無特定雇主的三無女子時,感觸更加深刻。偶爾還會懷念每個月薪水安穩入帳,週末氣定神閒
Thumbnail
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從事的是展覽活動企劃,跟我大學時讀的語文科系八竿子打不著,但憑藉著以前有過藝術實習的經驗,就順利地踏入這個領域。不過,工作後才知道不如想像中容易,而且還有許多辛苦的地方。對這份工作感到好奇或想應徵的話,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吧!
為了一日三餐而找一份工作,並𣎴困難;為了理想、興趣、還能養家的,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所謂的興趣理想是不是來自你所學的科系呢?當初不也是聯考分數被選擇的結果嗎?又如何能驗證那真的是興趣! 在一年十個月的兵役期間,最後六個月,我拼命的翻閱報紙的求職欄,想要找到社會的走向和那些工作比較缺人。在退役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