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決定參加「不務正業」的徵文、開始規劃文章架構後,就很清楚自己會從求學時期開始說起。畢竟很多的決定和心理建設都是受在學期間的經歷和自己的學歷所影響。沒想到洋洋灑灑幾千字,只得把談求學的部分當作前言另起一篇來分享,也是希望能幫助到正面臨科系抉擇或任何未來決定而迷惘著的人們。
從國中我就很清楚自己對人文科學的興趣遠高於數理,高中入學也毫不猶豫選了第一類組,成為南部男校裡面的「異類」,整個學年的新生只有34個人勾選第一類組,在平均一個班級40個人左右的狀況下,等於不用電選分班,在繳交分組意願單的瞬間就已經注定可以一起同班三年。
不過儘管知道自己喜歡人文領域,倒也沒有真的減少我填選大學科系的迷茫。舉凡歷史地理外文中文人類哲學政治社會乃至傳播法律商管,我都覺得自己充滿興趣。至於最後會選擇會計系,最關鍵的原因大概是,身在比較傳統的家庭,家人大多是公務員體系,對於「在公司工作」是什麼概念,其實一直很模糊;對各個科系或比較常見的職業選擇,充其量也就是了解到普羅大眾刻板印象的程度左右。「會計」聽起來好像大小公司行號都有,有些證照可以考,也有會計師事務所,稍微有個輪廓,也感覺這個學歷跟必修課程能被認可為就業能力。我就在其實分不清楚公司會計和事務所審計,更遑論什麼稅務、財務分析、MA等等這些實際上後來比較多同儕投入的就業領域,的情況下,選填了會計系作為第一志願。
(這邊可能讀起來跟大學指考分發的規則有點出入,本來不希望我的個人經驗看起來太抽離…不過這確實也可能是我後續「選擇」的原因之一,所以還是補充一個脈絡是,我的指考成績是基本上我把哪個校系填在第一格就會是分發的結果)
上了大學、上了台北,開始每天都在吸收過去18年從來沒有可能想像過的一切。基於初生之犢的好奇心,以及學費都繳了不多修課多列學位多可惜的簡單初衷下,就印了輔修申請表、填了高中覺得自己最有興趣的地理系(後續填了中文和經濟,也是按照一些課名給我的想像就填了,真不知道如果當初是上了這些科系人生會有什麼變化)。
這是第二次無心插柳。進了地理系上了第一堂課才發現,「地理」不像是高中時期講究背誦的區域地理,不是把國家、地形、河流、氣候特色背下來、寫出來,認識各國各地文化特色,或是出去外面走走看看紀錄有趣的地理現象就好。
必修課的專業導向讓我大開眼界但也偶爾不堪負荷。畢竟在這樣陰錯陽差的美麗誤會下,好幾個學期我都為了氣候學、水文學、地理資訊系統這些充滿計算跟程式的科目的陪伴下,看過一次又一次的日出。但也因為這樣的美麗誤會,我就這樣從「純文組」的畫地自限中,慢慢地、一點一點地走出來。雖然我知道自己還是相對熱愛跟擅長人文學科,但在地理系所成天耳濡目染以培養跨領域人才為系所核心價值若干年後,似乎也開始對自認的興趣廣泛更有自信了些,也多了一點旁徵博引的底氣。
反過來說,我其實是個不典型的會計人。當同儕們大三大四開始在選修財金、國企系所的財務分析、模型建構或管理學等等課程,或著手準備台會和美會考試、或可以有一兩個學期出國交換的時候,我幾乎只能把心力著重在如何唸好會計和地理兩邊的必修課,以及必修課表大爆滿又卡來卡去幾乎沒太多選擇。
兩邊應對課程和考試的邏輯也大不相同。會計系的課通常是空出自己的時間練習題、讀好課本就能大致處理,當然也很感謝室友和同學們在我考前幫我惡補:),但地理系的課之多元,有的要社區蹲點期末交出一部類紀錄片的影像作業因此佔據若干個週末,有的要在系所還開著的時候用系上電腦教室的電腦練習資訊系統操作,每個學期也都有野外實察的團體出遊(X)需要產製實察報告。總之在應付兩套學習系統的過程中,我常常覺得自己變得四不像,多過於想像中的「跨領域成長」。另外當然也跟自己閒不下來或有點貪心地安排自己時間有關,當了系學會學資部長、返鄉服務隊的小組長等等,活動雖然少於大一但還是盡量在參與,雖然開心依然但也一直在壓縮自己學習相關的時間。無論如何總算是準時在四年內修完必修課,算是至少有完成給自己訂定的最低目標。
說實話我的求學歷程好像有點離題,除了選填會計系跟好好念完畢業之外,大部份時候我並不是帶著目的性而去選擇。研究所選了專攻文化地理學的教授,誠如開頭說到,純粹是因為我自認「文組」和對各學科及議題都感興趣的性格來判斷,選擇了最具綜合性的文化研究。
在其實不是真的事前做足規劃的情況下,研究所對我而言又是一次震撼教育。這種奠基於社會學底蘊的論文寫作,無論是要引述什麼學者的什麼概念,都需要對其論述、學派、及理論脈絡有厚實的了解。例如我的性別研究論文,最基本的需要了解女性主義研究的每一波主張,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下有何影響,以及第三波女性主義之後如何與「後學」接壤。然後又是對後現代理論的一連串爬梳。也例如幾乎無可避免地會提到Bourdieu的「品味」一詞,因此又是無止盡地考古當時的理論發展,以及盡可能地多看幾篇、幾本「看得懂的」Bourdieu的著作。
因為大學期間本質上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在唸會計、地理系的必修之多樣導致我也不是真的有大把時間花在人文地理的研究,總之在研究所又再一次把我的信誓旦旦摧毀,連最初想要趁著研究所時間去修稅應以及備考會計師執照的心力都沒有,幾乎是每天都抱著各種理論課程的讀本唸到半夜、唸到天亮,才勉強能一知半解地應付嶄新的知識和課程進度。大概一直到碩三開始收斂所學、稍微有自己的知識基礎和見解,並聚焦於論文產出,才勉強能算是瞭解了至少論文內會提到的概念和學術理論。
稍微回扣到「不務正業」的徵文主題,或許這些人文研究和社會學理論的內容不太容易找到(能賺錢的)工作,但回過頭來那些對議題和知識的理解方式,以及盡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面閱讀大量文獻的經驗和小秘訣,或是本質上後現代理論嘗試處理標籤與邊界等抽象概念而影響我對世界的認知,這些根本是遠離了「地理系」標籤的能力,對我在日後的就業經驗都有很難以言喻的幫助。
所幸這些打擊我也不是第一次經歷。從我進到大學宿舍第一天,甚至都還沒有開學,和隨機抽取的室友們打完招呼、自我介紹之後,我就已經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和世界之開闊。
室友A是醫學系、魔術社、也參加地區校友會玩各種活動;室友C是電機系、火舞社、後來甚至是地區校友會會長;室友D是外文系,常常看他在翻閱原文書,如今ig創作帳號追蹤者幾十萬,也出版了幾本書。(喔但也很幸運跟這些神人同寢,在我的期中期末考之際屢屢拯救我的微積分)。好像每個人看起來都那麼遙不可及,但其實日常相處中又可以很輕鬆地感覺到這些「神人」也是人,我們還是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偶爾睡過頭、偶爾聚在寢室一起看電影,到現在偶爾吃個飯,大家也是老朋友般地聊著日常的工作和旅遊,並沒有那麼遙遠。
隔幾天開學也一樣,同儕們多的是高中社團的幹部,或熟稔各種樂器,或有豐富團康經驗,總之這些會讀書又多才多藝、對自己未來出路已有規劃、大學期間逐步實現,或者利用大學期間去嘗試更多不同可能性的人們,活生生地走進我的生命,讓我看見人生可能有更多更多更多我從來不曾想過的可能性。不只是讓我認知自己的狹隘而自卑,更是讓我接受自己的不足而嚮往去接觸更多不同的人事物,對任何擁有我不甚理解的知識和能力的人尊敬且渴望從這些人身上學到更多,也發自內心羨慕和欣賞在各領域學有專精的人們(這裡的學有專精並不止於學術甚至不太是在指學術,舉凡運動、遊戲、軟硬體、音樂、藝術等等,學有專精都讓人著迷)。我之於世界之渺小,似乎也只有無止盡的吸收,才有機會一點一點接近更理想的自己。
同時我也因此非常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任何人。是這些朋友們讓我有機會看到更多世界的面貌,也是因為和這些朋友的相處及無私分享,讓我能夠在初期對各種事物先有一定的輪廓認知。或許正因為一直以來的自卑,認知一個人的視野終究有限,更加讓我珍惜跟各式各樣的人們的接觸與交流。
如果要說唸台大真的培養了我什麼能力和特質,我想這種發自內心地、真誠地,尊敬和欣賞,每個人的「專業」,是現在的我能給的,最好的答案。
已經寫到不知道有沒有離題了。
總之,回扣到我在「不務正業(下)」提到的,在這樣的命題下我更想闡述的是,「學歷」和「學了什麼」或許沒有絕對連結。出了社會對我而言更受用的,可能反而是理解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為自卑而持續欣賞身邊人們長處且不斷吸收的心態、或是願意在我想了解各領域議題時伸出援手的朋友們。並不是指課堂上的知識不重要,但這並非唯一,且大部分工作上需要的能力,也都是在做事中、前人的經驗中,又不斷持續學習積累的。如果從這個方式理解的話,當學習經驗建構了我這個人,包括思維模式和處事態度,那或許,其實所有的不務正業都並不是那麼「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