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帝王條款事件」在漫畫中實屬少見,在作文中則常常上演……

「帝王條款事件」在網紅Cheap不太誠懇的道歉聲中,算是畫下了句點。這陣子打開社群網站查看風向,幾乎一面倒支持參賽國中生,並強烈批判網紅霸凌國中生的行為。其中,最關鍵的爭議在於:

大人憑什麼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創作者身上(何況還是未成年的孩子),而抹殺他們個人對於社會現象的真實觀察與表達權力?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不認為藝術應該為特定觀念或意識形態服務。然而,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現象在作文當中相當常見,但卻沒有什麼人討論,難道是因為少了網紅攪局沒有吸收到足夠的流量嗎?隨便舉幾個我以前寫過的例子--

一對兄妹到公園玩,好動的哥哥爬到樹上,不斷摘果子往樹下的妹妹丟;妹妹不堪其擾卻也無可奈何。突然,哥哥一個重心不穩,從樹上掉了下來,手肘著地,痛得哇哇大哭。

針對這件事,妹妹在文章中寫道:「我忍不住瘋狂大笑,笑到肚子好痛!」本來嘛,受害者看到加害者遭到現世報,內心感到愉悅是人之常情。沒想到,孩子下次把文章帶回來時,這句話卻被塗掉,改成「我趕緊上前關心哥哥的傷勢,急得眼淚都快奪眶而出了。」孩子表示,是媽媽改的……

可見,有些家長認為,寫作跟當兵一樣--是不能說實話的!文章內容要是不符合父母認定的道德觀,不惜違背孩子的意願,直接介入修改。


談到道德觀,就不得不提我的那位參加「孝道故事徵文比賽」的學生。那個孩子是在爸爸要求下參賽,顯然是非自願的,也不知道怎麼寫。於是,爸爸幫他抓了二十四孝中的幾個典故請他填充上去,再補上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兩個既老套又缺乏常識的故事,拼拼湊湊成一篇文章。

完成後,爸爸將文章傳給我,請我給意見,我勉為其難地建議他補上親身經驗。我想,孩子如果對孝道有切身的體驗,補上個人遭遇應該不算困難。想不到,這一來卻難倒了孩子--據爸爸說,兒子想了老半天,連一個具體真實的例子都想不到。

再說,依照過去我對這個男孩的認識,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不好,時常發生衝突,家庭氣氛也很差,根本沒有「父慈子孝」可言。

可見,有些家長認為,寫作可以無視小孩子的真實感受,反正寫出來的內容符合某種道德規訓即可。


除了「孝道故事徵文比賽」,前不久某房屋仲介公司舉辦了一個「埋下誠實的種子」徵文比賽,也是直接把一個道德的大帽子扣在孩子頭上,要求他們所思所想所寫必須符合這個道德規範。

那麼,在獎金的利誘下,參賽學生會不會為了獲獎而捏造不存在的事,寫出「不誠實」的文章呢?與其這樣,倒不如帶孩子真誠地面對自己所說過的謊言,剖析自己不誠實的動機,並思考改善方式。

可見,很多大人天真地認為,孩子只要寫出貌似道德的文章,自然而然就會有道德。或者,他們也不在乎孩子有沒有道德,反正作文得高分就好


不只寫文章要講道德,很多父母寧可見到孩子粉飾太平的作文,竟不願意見到他們書寫真實的觀察和處境。

我曾帶孩子寫過〈我的書桌〉,一個孩子描寫自己的書桌異常凌亂,寫得天真可愛。然而,我下次收回作文本後,原本的那段文字卻被塗改,變成一張井然有序,教科書、參考書、字典……等一字排開的書桌,其中一側還有一顆地球儀不時地旋轉著……

另一次帶孩子寫〈熱門話題〉時,一個男孩寫自己在上游泳課時無意間走光,被人撞見自己的重要部位,一時間成為班上同學的熱門話題。孩子的爸爸看了,好像也不太在意兒子在學校的遭遇,反而質疑我為什麼要讓他寫這個題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解決問題,而是去解決發現問題的人。」)

可見,很多人並不了解寫作是和自己,以及和外界的對話。假如你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寫、那個不能寫,等於是告訴孩子「不符合爸媽期待的事情不能說出口」。如此一來,哪天他們真的遇到了什麼事,還會向你傾訴或求助嗎?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再回過頭來看「帝王條款」漫畫,相比之下,作文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從「文以載道」到「畫以載道」,究竟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在乎孩子想說的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