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條款事件」在漫畫中實屬少見,在作文中則常常上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帝王條款事件」在網紅Cheap不太誠懇的道歉聲中,算是畫下了句點。這陣子打開社群網站查看風向,幾乎一面倒支持參賽國中生,並強烈批判網紅霸凌國中生的行為。其中,最關鍵的爭議在於:

大人憑什麼將自己的觀念強加於創作者身上(何況還是未成年的孩子),而抹殺他們個人對於社會現象的真實觀察與表達權力?

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不認為藝術應該為特定觀念或意識形態服務。然而,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現象在作文當中相當常見,但卻沒有什麼人討論,難道是因為少了網紅攪局沒有吸收到足夠的流量嗎?隨便舉幾個我以前寫過的例子--

一對兄妹到公園玩,好動的哥哥爬到樹上,不斷摘果子往樹下的妹妹丟;妹妹不堪其擾卻也無可奈何。突然,哥哥一個重心不穩,從樹上掉了下來,手肘著地,痛得哇哇大哭。

針對這件事,妹妹在文章中寫道:「我忍不住瘋狂大笑,笑到肚子好痛!」本來嘛,受害者看到加害者遭到現世報,內心感到愉悅是人之常情。沒想到,孩子下次把文章帶回來時,這句話卻被塗掉,改成「我趕緊上前關心哥哥的傷勢,急得眼淚都快奪眶而出了。」孩子表示,是媽媽改的……

可見,有些家長認為,寫作跟當兵一樣--是不能說實話的!文章內容要是不符合父母認定的道德觀,不惜違背孩子的意願,直接介入修改。


談到道德觀,就不得不提我的那位參加「孝道故事徵文比賽」的學生。那個孩子是在爸爸要求下參賽,顯然是非自願的,也不知道怎麼寫。於是,爸爸幫他抓了二十四孝中的幾個典故請他填充上去,再補上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兩個既老套又缺乏常識的故事,拼拼湊湊成一篇文章。

完成後,爸爸將文章傳給我,請我給意見,我勉為其難地建議他補上親身經驗。我想,孩子如果對孝道有切身的體驗,補上個人遭遇應該不算困難。想不到,這一來卻難倒了孩子--據爸爸說,兒子想了老半天,連一個具體真實的例子都想不到。

再說,依照過去我對這個男孩的認識,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不好,時常發生衝突,家庭氣氛也很差,根本沒有「父慈子孝」可言。

可見,有些家長認為,寫作可以無視小孩子的真實感受,反正寫出來的內容符合某種道德規訓即可。


除了「孝道故事徵文比賽」,前不久某房屋仲介公司舉辦了一個「埋下誠實的種子」徵文比賽,也是直接把一個道德的大帽子扣在孩子頭上,要求他們所思所想所寫必須符合這個道德規範。

那麼,在獎金的利誘下,參賽學生會不會為了獲獎而捏造不存在的事,寫出「不誠實」的文章呢?與其這樣,倒不如帶孩子真誠地面對自己所說過的謊言,剖析自己不誠實的動機,並思考改善方式。

可見,很多大人天真地認為,孩子只要寫出貌似道德的文章,自然而然就會有道德。或者,他們也不在乎孩子有沒有道德,反正作文得高分就好


不只寫文章要講道德,很多父母寧可見到孩子粉飾太平的作文,竟不願意見到他們書寫真實的觀察和處境。

我曾帶孩子寫過〈我的書桌〉,一個孩子描寫自己的書桌異常凌亂,寫得天真可愛。然而,我下次收回作文本後,原本的那段文字卻被塗改,變成一張井然有序,教科書、參考書、字典……等一字排開的書桌,其中一側還有一顆地球儀不時地旋轉著……

另一次帶孩子寫〈熱門話題〉時,一個男孩寫自己在上游泳課時無意間走光,被人撞見自己的重要部位,一時間成為班上同學的熱門話題。孩子的爸爸看了,好像也不太在意兒子在學校的遭遇,反而質疑我為什麼要讓他寫這個題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解決問題,而是去解決發現問題的人。」)

可見,很多人並不了解寫作是和自己,以及和外界的對話。假如你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寫、那個不能寫,等於是告訴孩子「不符合爸媽期待的事情不能說出口」。如此一來,哪天他們真的遇到了什麼事,還會向你傾訴或求助嗎?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再回過頭來看「帝王條款」漫畫,相比之下,作文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從「文以載道」到「畫以載道」,究竟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在乎孩子想說的話?


avatar-img
22.4K會員
60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久前,我受到「白飯之亂」的啟發,設計了一堂帶孩子寫評論的文章。。後來,在構思《全國兒童週刊》的專欄文章時,我靈機一動,將這個概念故事化,協助學生在故事中理解評論的要點。
孩子常不知不覺把文章寫得落落長,使得讀者抓不到重點,看得一頭霧水。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我會教孩子一個將文章化繁為簡的四字咒語「換句話說」。在寫作說明文或議論文時,「換句話說」可以放置在主要論述那一段的結尾,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尤其是在處理圖表題中的數字時,運用「換句話說」來解讀數字還能發揮吸睛的效果!
孩子的年級越高,校園生活對他們的重要性會逐漸等於甚至大過於家庭生活,所以校園中的議題--尤其是牽涉學生權益和福利的議題--和他們是休戚與共的。想要引導他們觀察並評論外界事物,這絕對是一個很棒的起點。本文提供兩個實用的思辨方法……
議論是來自於抱怨,從小孩到大人都會抱怨。只要在抱怨之上,增加多元觀點的檢視、分析,並提出具體建議,甚至是願景,那就搖身一變成為議論了。我請學生根據校園生活的經驗,找尋評論對象,並運用〈評論表單〉進行探討,寫出一篇議論文,包含校園活動、規定、設施、課程和人物……等幾大類,都可以從中找到評論對象。
在交通工具便捷、網路資訊發達的現代,孩子不一定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居住環境,恐怕還更加陌生。那麼,假如他們連自家附近的地理位置都相當模糊的話,該如何打開視野培養世界觀呢?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不久前,我受到「白飯之亂」的啟發,設計了一堂帶孩子寫評論的文章。。後來,在構思《全國兒童週刊》的專欄文章時,我靈機一動,將這個概念故事化,協助學生在故事中理解評論的要點。
孩子常不知不覺把文章寫得落落長,使得讀者抓不到重點,看得一頭霧水。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我會教孩子一個將文章化繁為簡的四字咒語「換句話說」。在寫作說明文或議論文時,「換句話說」可以放置在主要論述那一段的結尾,發揮意想不到的功能。尤其是在處理圖表題中的數字時,運用「換句話說」來解讀數字還能發揮吸睛的效果!
孩子的年級越高,校園生活對他們的重要性會逐漸等於甚至大過於家庭生活,所以校園中的議題--尤其是牽涉學生權益和福利的議題--和他們是休戚與共的。想要引導他們觀察並評論外界事物,這絕對是一個很棒的起點。本文提供兩個實用的思辨方法……
議論是來自於抱怨,從小孩到大人都會抱怨。只要在抱怨之上,增加多元觀點的檢視、分析,並提出具體建議,甚至是願景,那就搖身一變成為議論了。我請學生根據校園生活的經驗,找尋評論對象,並運用〈評論表單〉進行探討,寫出一篇議論文,包含校園活動、規定、設施、課程和人物……等幾大類,都可以從中找到評論對象。
在交通工具便捷、網路資訊發達的現代,孩子不一定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居住環境,恐怕還更加陌生。那麼,假如他們連自家附近的地理位置都相當模糊的話,該如何打開視野培養世界觀呢?
你或許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故事中,豬媽媽要三隻小豬各立門戶,象徵成長的意涵。然後,三隻小豬分別選用茅草、木頭及磚塊蓋房子,故事中展現大野狼如何突破各種房子樣式的關卡,步步逼近三隻小豬,最終則被豬小弟智取。 那麼,《三隻小狼與大壞豬》的故事,一開始便顛覆了善惡的代表,狼是善良的、豬是邪惡的;接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昨天在法律扶助基金會經手一個案件審查,是一個憤怒的父親要控告自己的弟弟強制性交自己未成年8歲的小女兒,這起人倫悲劇讓已經多年看過許多案例的我們還是感到非常吃驚,小女兒要稱這個禽獸為叔叔,這名加害人利用協助忙碌的哥哥接送女兒為由,長期趁機將小朋友帶到賓館等隱密地點為各種變態行徑,事情是在小朋友表示身體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兒子把他要給我吃的東西倒掉, 因為他說我只記得我沒給他吃的, 不記得他給我吃的, 是因為我想起來好幾年前的事情, 我現在記起來那個老師刪掉的東西是什麼, 他污衊我兒子用滾燙的紅糖水撥同學, 有哪一個白痴會把手伸進去煮滾的紅糖水, 然後潑向同學的臉? 難道我兒子不怕燙嗎? 誣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學弟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勸諫」嚇得不輕,不過待片刻的冷靜過後,緊接而來的是很真誠的發言。 「可能我太久沒有感受到競賽的刺激,才會這幾天這麼投入。回想起當初高中的時候可以單純的寫詩,真的是蠻懷念的」 「單純真的很重要呢!」 每首詩都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有的父母會認為,乖小孩就是要成績好、多才多藝。但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昨天在法律扶助基金會經手一個案件審查,是一個憤怒的父親要控告自己的弟弟強制性交自己未成年8歲的小女兒,這起人倫悲劇讓已經多年看過許多案例的我們還是感到非常吃驚,小女兒要稱這個禽獸為叔叔,這名加害人利用協助忙碌的哥哥接送女兒為由,長期趁機將小朋友帶到賓館等隱密地點為各種變態行徑,事情是在小朋友表示身體
增廣賢文上有一句:子女不教,如養驢豬。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大概是跟我同年的男子,被他女兒或是媳婦當街責駡。 我們這種五年級生,已經不太隨意駡小孩了,更不可能當衆斥責。今天看到的事,應該說是我們的報應嗎?駡人的如果是他女兒,那是自己教的不好;如果是媳婦,那是兒子教的不好。反正都是我們這一代的錯!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我的父執輩都是日本教育走過來的,所以隨手就是一個巴掌、抽出皮帶就鞭,真的是涼伴干絲,小菜一碟。但是我非常厭惡這樣的行為。我到今天都還看不起毆打或欺負無還手能力的人,何況是小孩,有些還是至親? 記得大女兒上學時,老師問我,可以適度的處罰嗎?我回家想了很久,直接寄了一封信給老師。如果我的小孩有危及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