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鬧鐘響了,孩子怎麼還在睡?
「起床!要遲到了!要我叫幾次?」
「快點去刷牙!」
「快點換衣服!今天很冷,把外套穿起來!」
「不是這件!這件太薄了,你要冷死嗎?」
「不是這件!這件太厚了,會太熱!」
「早餐吃快點!來不及了。」
「吃慢點,會噎到!」
「快去穿鞋子!」
「襪子怎麼穿不同雙呢?」
「東西帶了沒?不是跟你說昨天要先整理書包嗎?」
「走快點!你這樣會害我遲到喔!」
⋯⋯
每天早上,你是怎麼和孩子互動的呢?和上面的劇情類似嗎?還是有不同的模式呢?
上面的劇情我們稱為「界線戰爭」,也就是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爸媽所設定的界線時,就會發生類似的衝突事件。
上面的劇情至少還是單向的,更多青少年的家庭,是爸媽說一句,青少年頂嘴一句⋯⋯
「起床!要遲到了!要我叫幾次?」
「煩咧!我起來了啦!不然你不要叫我呀!」(但沒有起床)
「快點去刷牙!」
「我知道啦!」(但沒有去刷牙)
「快點換衣服!今天很冷,把外套穿起來!」
「好啦!我想穿什麼我自己決定啦!」(然後穿著處處破洞的牛仔褲)
一天的開始,應該是平靜且放鬆的,這樣的狀態才能讓我們順利地開始整天的行程。
如果每天早上都在戰爭,親子雙方的能量,在一早就耗損殆盡,接下來的整天身心靈都無法順利與滿足了。
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嗎?
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方法,就是「課題分離」。
起床、刷牙、穿衣服、吃早餐、帶物品、出門⋯⋯當孩子擁有了照顧自己的能力之後(通常在小學階段),這些課題就是屬於孩子的,理應由他們自己來負責。
因為多數的爸媽有著「準時」的界線,而上述的課題一個影響一個,最後的結果就是「遲到」,侵犯到了爸媽「準時」的界線,為了防範已知的結果,所以爸媽「只好被迫施以控制」。
但結果應該顯而易見,爸媽愈希望孩子快,孩子反而愈慢;爸媽愈在意孩子準時,孩子對遲到也就愈無所謂了。
每一個場景,都有調整的「可能」,爸媽可以試著透過週三分享的「觀、感、需、求」和自己正言溝通,找出調整的可能做法。
當爸媽開始改變,孩子也就必須改變(無論往好或往壞),也就重新的改寫了親子關係的劇本,有機會讓日復一日的戰爭片,有了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