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汝之名:關於彌爾對自由的探究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假汝之名:關於彌爾對自由的探究〉2023-05-22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會誓死捍衛你說它的權利」。在種種歷史巧合之後,這句「不是伏爾泰說的話」因為其鏗鏘有力與旗幟鮮明,成為了大家對伏爾泰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所以,當我們要討論言論自由,或許還是該從其他對自由有著更全面思考的哲學家下手。



  對於人們應該要有避免受到言論審查的「表達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彌爾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辯護:


  一、被檢查的言論有可能為真,禁止一個言論,可能讓人們失去獲得真裡的機會。即使這一言論為假,他也很可能包含部分的真理,那些整體上是錯誤的言論因此也有被其他人認識到的價值;二、即便這段言論完全沒有包含任何真理,這樣的言論被流通,也能夠避免真意見變成一種不得不遵守的教條。而這是重要的,因為一旦一個意見成為教條,即便其為真,也喪失了其意義。


  對彌爾而言,雖然自由精神與進步精神並不總是站在一起,但越多的自由精神,才有機會孕育出越多的進步精神。當一個社會裡面,有越多人得以表達出基於自身自由所提出的獨特表達,整體社會就有越多認識到真理的機會。



  在理由一裡面,彌爾強調的是真意見的價值,而更大的「言論基數」能讓更多真意見有機會被提出來。並且,彌爾也相信真理會驅逐謊言,真意見會在人們的表達與認知場域中最終佔據優勢,因此我們無須害怕錯誤或虛假意見被表達出來。


  同時,他的思想中也隱含有素樸的可錯論與真理會隨時間變動的思想,他相信有許多過去被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可能會隨著時間需要被修正,過去被認為明顯錯誤的意見或許能在新的時間中提供我們新的思路。但這樣的理由只能限制那些「不夠完善的言論審查」,如果我們有一些精密的方法可以百分之百挑出錯誤的意見,那不受審查的言論自由似乎就會受到打擊,因此,彌爾給出了第二組理由。


  彌爾第二組理由的核心是:挑戰真意見的錯誤信念,能夠避免真意見變成不可質疑的教條。對於彌爾來說,思辨並追求進步的能力非常重要,當我們只是被灌輸一個真信念,而並不知道為什麼要接受這一信念時,這樣的意見並不能真正有意義地做用在個人與社會。


  當我們充分地考慮過了那些錯誤或相對差勁的意見之後,我們能更明白地知道為什麼要接受那些正確的意見,而不是僅僅因為傳統、習俗、有權勢之人或上帝告訴我們應當要這麼做。也就是說,如果剝奪了那些錯誤意見被表達出來的機會,同時也會剝奪掉說話者與聽眾思考這一意見來達到更完整認識的機會。


  在這兩組理由之下,彌爾認為,除非直接對人造成傷害的言論:譬如在商家外面宣揚這是奸商,煽動群眾發生暴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或Oliver Wendell Holmes, Jr.的經典例子:不該保護「在擁擠的戲院大喊失火」的言論自由。對像他這樣的自由主義者來說,只要不會造成直接的傷害,即便是冒犯性的言論,彌爾也認為那應當被保護。



  然而,當我們檢視彌爾的這一系列討論,我們會知道他的這段論證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這是一個意見能夠被充分討論的社會。二、這樣的意見,是個人出於其自由的一種表達。


  在我們實際遭遇到的例子裡面,當一些人因其說出不恰當的話而受到批評時,他們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去向大家撇清:「那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那是一些「挑戰政治正確的玩笑」、「朋友間的幹話」、「更衣室笑話」或「沒想太多的隨口說說」。如果有什麼意圖,那只會是為了有趣或諷刺,而不是為了攻擊與歧視。


  也就是說,即便他們可能「對某些議題有想法」,但無論是沒有能力或是沒有興趣,最終給出來的那些話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參與彌爾式的「真意見競爭機制」。如果硬要套用彌爾式的辯護,剩下的只有特別蒼白或瑣碎的形式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也很難對台灣公民社會的討論氛圍有那麼大的信心。在多數時候,人們對議題的態度是非黑即白:「打人就是錯的」或「我支持警察」、「我們不要核廢料」或「台灣缺電」。


  在一整天忙碌的工作之後,人們只想要快速抵達結論,把其他時間用來做最不需動腦的放鬆。於此,「喜劇」中對既得利益者的深刻諷刺或對生命之無常與荒謬的戲耍被拋到一旁,對這些不在乎議題又只想聽笑話的人來說,只有地獄梗、性和歧視笑話能讓他們發洩情緒,去享受下班後的短暫自由時光。


  當一個人住在缺乏幽默的喜劇沙漠,沒有什麼真正能令他會心一笑或感到愉悅時,他在那些最為蒼白的冒犯笑話中將一身的負面情緒轉化為具攻擊性的樂趣,就像那些觀看斬首或奴隸競技場的時代,社會的恐怖與個人處境的無助因為另一些人的更悲慘處境而獲得淨化--「懂得笑就不會恨了」於是每個對他們而言比他們境遇更糟的事情都成了最有趣的笑話。



  的確,這些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成功地在社會上激起討論。但在這些短暫的討論過後,除了原先在乎這些事的人的信心受到了一點打擊之外,會這麼做的人似乎還是繼續這麼做。在這樣缺乏對持續討論與認真反思的環境下,無上限的「言論自由」讓冒犯與仇恨言論一起獲得了保障。


  有些時候,這些總是以冒犯和傷害他人為樂的人也會激起一些憤怒的話語,但此時,如果我們不希望自己變得和他們越來越像,面對馬上要失去理智、亟欲對這些人表達敵意的自己,或許得將那句名言反過來說:「即便我一定程度下同意你的話,我也要徹底反對你有說這句話的權利」。






延伸閱讀:

〈名為「學生創作權」的「帝王條款」:受鼓勵的「行人不友善」表達〉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主防衛戰的現在進行式〉

〈「知識的裸奔」:以超級歪對康德的批評為例〉

〈厭女文化從未停止--從性別歧視詞彙到反進步傾向〉

〈雪華葬刺し〉

〈不是無心之過,也不只是公關問題〉


avatar-img
83會員
73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優勢是我們會進步,我們會一次做得比一次好。這也包括,我們會有能力傾聽和說服、去讓自己和別人的意見交流與發展。這是威權政府與他們的在地協力者永遠學不會的。也是我們會暫時性地挫敗,但永遠不會被打倒的核心理由。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這是一場消耗戰、是一條漫長的路。敵人很凶狠,但他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有那種做正確的事的人才會擁有的信心和勇氣。當那些反民主人士在行動前拼命要求更多的警力時,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人民,他們害怕真實的力量與聲音。獨裁者永遠都該害怕人民,而「真實」,永遠有更長的保鮮期。
  如果生活的其他方面已經讓你應接不暇,先把自己和身邊的人顧好。一些不關乎「正義」的日常福祉也和其他事情一樣關鍵。不管怎麼說,先好好吃飯,先認自己的狀態安定下來。在每個時刻,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同樣重要,這是我們所要守護的那些事情的基礎與核心,也是我們從一開始到最後的重要目標。
  我們要發出的是從自己的觀看視角處最該發出的聲音,來讓真正有決策權的人無法假裝自己無知。當越多處於不同社會處境的人都能以自己的角度吶喊時,我們才能共同編織出那條不得不看到的巨大的「全知之幕」。當它透過網路、媒體、書籍、各式具啟發性的文藝作品散布到全世界時,甚至是最為極權的政府也無法完全不給出回應。
  我們的優勢是我們會進步,我們會一次做得比一次好。這也包括,我們會有能力傾聽和說服、去讓自己和別人的意見交流與發展。這是威權政府與他們的在地協力者永遠學不會的。也是我們會暫時性地挫敗,但永遠不會被打倒的核心理由。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這是一場消耗戰、是一條漫長的路。敵人很凶狠,但他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有那種做正確的事的人才會擁有的信心和勇氣。當那些反民主人士在行動前拼命要求更多的警力時,我們知道,他們害怕人民,他們害怕真實的力量與聲音。獨裁者永遠都該害怕人民,而「真實」,永遠有更長的保鮮期。
  如果生活的其他方面已經讓你應接不暇,先把自己和身邊的人顧好。一些不關乎「正義」的日常福祉也和其他事情一樣關鍵。不管怎麼說,先好好吃飯,先認自己的狀態安定下來。在每個時刻,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同樣重要,這是我們所要守護的那些事情的基礎與核心,也是我們從一開始到最後的重要目標。
  我們要發出的是從自己的觀看視角處最該發出的聲音,來讓真正有決策權的人無法假裝自己無知。當越多處於不同社會處境的人都能以自己的角度吶喊時,我們才能共同編織出那條不得不看到的巨大的「全知之幕」。當它透過網路、媒體、書籍、各式具啟發性的文藝作品散布到全世界時,甚至是最為極權的政府也無法完全不給出回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相信很多人初入寫作,或者其他創作相關領域。最常有的先入為主觀念是「發揮創意、跳脫規則、不受框架拘束」云云。更甚者,會衍生出「創作是自由的、是主觀的、沒有高下之分」的謬論。前文有提及到一些,今天這篇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上述說法屬於「謬論」。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如果你對說話感到焦慮,這篇文章可以幫你舒緩,讓你對說話有個大概認知。
Thumbnail
  去年底由美加智庫公布的2023年人類自由指數報告,台灣排名第12位,為亞洲最高。跟其他國家比時,台灣相對自由,然而,自己跟自己時,台灣有愈來越自由嗎?   首先,英國自由主義哲學家約翰彌爾在《論自由》中指出,即便錯誤的言論也應受到思想言論自由的保障,理由有二:一是我們永遠不能確定我們所竭力
Thumbnail
完全的自由,伴隨著完全的責任~ 是的,許多人一生所追求的「做自己」,渴望為自己做任何決定,並過著自己渴望的人生;想擁有相當的自由,也必須擔負相當的代價~ 若紡在幸福能量播報中,每每講到瑪雅黃人印記的時候,就會提起「自由」這一詞,也就是說,每個人肯定有著絕對的自由意識,肯定能為自己做任何選擇,但相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論自由》(On Liberty)的作者為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該書於1859年出版,雖距今已164年,卻依然具有啟發性,尤其是民主自由的台灣逐漸不自由的今天,如:關電視台、政府權力越來越大(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構)、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本書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
  相信很多人初入寫作,或者其他創作相關領域。最常有的先入為主觀念是「發揮創意、跳脫規則、不受框架拘束」云云。更甚者,會衍生出「創作是自由的、是主觀的、沒有高下之分」的謬論。前文有提及到一些,今天這篇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認為上述說法屬於「謬論」。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
Thumbnail
在被限縮行動的範圍之內的行為就叫做自由嗎?全然接受別人訂定出的規則的行為是自由的嗎?「自由」在哲學中的定義是什麼呢? 「自由」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概念,沒有簡單的定義。在哲學中,自由通常被定義為 「不受外部限制的行為能力」。
Thumbnail
如果你對說話感到焦慮,這篇文章可以幫你舒緩,讓你對說話有個大概認知。
Thumbnail
  去年底由美加智庫公布的2023年人類自由指數報告,台灣排名第12位,為亞洲最高。跟其他國家比時,台灣相對自由,然而,自己跟自己時,台灣有愈來越自由嗎?   首先,英國自由主義哲學家約翰彌爾在《論自由》中指出,即便錯誤的言論也應受到思想言論自由的保障,理由有二:一是我們永遠不能確定我們所竭力
Thumbnail
完全的自由,伴隨著完全的責任~ 是的,許多人一生所追求的「做自己」,渴望為自己做任何決定,並過著自己渴望的人生;想擁有相當的自由,也必須擔負相當的代價~ 若紡在幸福能量播報中,每每講到瑪雅黃人印記的時候,就會提起「自由」這一詞,也就是說,每個人肯定有著絕對的自由意識,肯定能為自己做任何選擇,但相
Thumbnail
三、論作為幸福因素之一的個性自由   理想的開放社會,是建立在思想言論自由之上的,即保有各種紛歧多樣的意見公平競爭的空間。然而,實際的社會現況,常是空有思想言論自由;即嘴上說著尊重他人的意見,卻常以人廢言,甚至斷章取義扭曲不同意見的原意。而更多的是僅待在同溫層選擇喜歡聽的意見,而拒絕任
Thumbnail
  《論自由》(On Liberty)的作者為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該書於1859年出版,雖距今已164年,卻依然具有啟發性,尤其是民主自由的台灣逐漸不自由的今天,如:關電視台、政府權力越來越大(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構)、資訊不夠公開透明,本書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