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逼我了,我有求救障礙…|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記得在人類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人類因為體型或智力發展程度的不同,原本有分成好幾種不同類別,在競爭資源的過程中,最後剩下兩大類別。分別是體型高大但數量相對沒有那麼多,類似我們現在認識的巨人族,以及我們現在這個體型的人類物種。

在刻版印象中,體型壯碩高大,在資源的搶奪上,以及在種族之間的衝突與競爭上,應該是具有相對強大的優勢。那麼為什麼是我們現在這樣體型的人類物種勝出呢?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善於「溝通」與「求救」。

那些體型高大的人類物種,因為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活得好好的,不論是打獵或者是搶奪都可以做到,所以從小以來就養成了單打獨鬥的習慣。但也正因為這樣,他們其實並不善於合作。而類似我們的物種就不是這樣了,正因位天生體能、體型的相對弱差,他們很清楚一件事情,一對一是絕沒可能戰勝對方的,唯一的出路只有「合作」。

而為了尋求合作,勢必得要經歷幾個重要的環節。討論(澤)可以怎麼做,站出號召、影響人們採取不同的策略思維(天)、試圖尋求認同與共識(風)、過程中了解彼此的差異並作分工、分責的調整(水)、每一次結果出現,不論結果好壞都得要覆盤思考之後怎樣可以更好(山)、與參與的夥伴及家人,起分享有好結果的喜悅(地)、以及在過了一陣子、無數的經驗累積後,猛的一刻,突然有了新的靈感(雷)。再來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了(火):

  1. 拋出自己有創意的想法(雷),從底層帶來質變。
  2. 因為自己一直沒有想法(雷),所以必須要求救找到睿智有想法的人。

很多人抗拒在公開場合提出自己的意見、丟出不同觀點的問題,拋出求救的訊號。但別忘了,我們現在的人類物種之所以可以延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拋出創意、拋出問題、尋求幫助。

認同議題

認同議題指的是與個人或群體身份相關的社會、政治或文化問題,如性別、性取向、種族、民族和宗教等。這些議題涉及個體如何自我認知及被社會接納。例如,LGBTQ+權利運動和種族平等運動都是認同議題的一部分,旨在爭取平等權利和消除歧視。這些討論有助於推動社會的多樣性、包容性和公平性。

思考懶惰

思考懶惰是指在面對問題或決策時,不願深入思考或分析,而是選擇簡單、快速的方法。這包括依賴直覺、接受現成答案、不挑戰既有觀念和避免複雜思考。常見表現有依賴偏見、接受權威意見、不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快速下結論。思考懶惰可能導致錯誤決策和偏見增強,需要通過培養批判性思維來克服。

自視甚高

自視甚高的人不容易向他人求救,因為他們有強烈的自尊心,不願承認自己的弱點,並且擔心在他人面前失去權威和控制力。他們往往不信任他人的能力,認為自己能比他人做得更好。此外,完美主義使他們覺得求助是一種失敗,且擔心這會損害他們強大獨立的形象。因此,即使面臨困難,他們也傾向於獨自解決問題。

自己的感受與體驗比什麼都重要

自己的感受與體驗比什麼都重要的人不容易向他人求救或尋求支持,因為他們過於專注於自我,往往認為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是獨特且無可替代的。他們可能覺得其他人無法真正理解或共鳴自己的內心世界,導致他們對外界的支持和建議缺乏信任。此外,他們可能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擔心這會削弱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或影響自我價值感。這種自我中心的態度使他們更傾向於獨自面對困難,而不願意依賴他人。


「認同議題」、「思考懶惰」、「自視甚高」和「自己的感受與體驗比什麼都重要」之間的交集在於自我認知與社會互動的平衡問題。這些概念都涉及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及其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他們如何與他人互動和溝通。以下是這些重疊之處的具體分析及改進建議:

重疊之處

  1. 自我中心與認同:自視甚高和過度重視自我感受的人,通常具有強烈的自我認同,可能忽視或低估他人的感受和意見。
  2. 認同議題與思考懶惰:面對認同議題時,思考懶惰可能表現為不願深入理解他人的身份和經歷,依賴簡單的刻板印象。
  3. 自我認知與求助困難:自視甚高和過度重視自我感受的人,往往不願意向他人求助,因為這會挑戰他們的自我形象和自尊。
  4. 社會互動中的障礙:這些特質都可能導致社會互動中的障礙,因為個體不願或不善於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合作。

改進建議

  1. 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認真檢視自己的行為和態度,並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有助於減少自視甚高和過度重視自我感受的問題。
  2. 培養同理心:積極嘗試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觀點,從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能夠改善對認同議題的理解,並減少思考懶惰。
  3. 鼓勵批判性思維:面對複雜的社會問題時,花時間進行深度思考,避免依賴簡單的直覺和刻板印象。這有助於更全面地理解認同議題。
  4. 建立支持系統:創建一個信任和支持的社交圈,讓自己感到尋求幫助是自然且必要的,這能減少因自尊心或自我形象而不願求助的情況。
  5. 接受不完美:理解並接受每個人都有弱點和需要幫助的時刻,這有助於減輕完美主義的壓力,並鼓勵更開放的求助態度。

通過這些改進措施,我們可以促進更健康的自我認知和社會互動,從而在面對各種認同議題和個人挑戰時,能夠更加理性和有效地應對。

準備好在接下來的人生中,「火」起來了嗎?讓我們透過與人的互動與連結,一起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揚升!


附上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

  1. 預約 One Muse 「隨喜體驗」
  2. One Muse 萬謬卡「粉絲專頁」
  3. One Muse 萬謬卡「Instagram」
  4. One Muse 萬謬卡「Line 官方帳號」

One Muse 顯化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對個人成長和心靈提升感到困惑,或者你的職業發展正處於瓶頸期,那麼《One Muse 顯化法則》將是你突破現狀的最佳指南。這本書不僅講述了顯化法則的核心原理,更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幫助你從內在信念開始,逐步改善外在結果。

達哥結合多年在企業顧問與心靈教練領域的經驗,深入探討了「念頭」與「能量」的相互作用,揭示了成功與失敗背後的本質原因。書中所提及的「一念生萬象」理念,幫助你認識到,所有的現實都是由內在信念和念頭所形塑。當你學會正確運用這股力量,所有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特別是在面對職場困境、創業挑戰和人際關係等現實問題時,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行動指南。從念頭的調整、思維模式的改變,到行動計劃的落實與優化,你將逐步掌握顯化的技巧,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結果。

這不是一本充滿口號的勵志書,而是一部實務性極強的操作手冊。它的每個章節、每個觀點,都是為了解決真實生活中的難題而設計。立即購買《One Muse 顯化法則》,讓這本書成為你生活中的實踐工具,幫助你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成為真正的「人生大師」!

電子書購書連結:https://www.pubu.com.tw/ebook/467433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在能量和貴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找到貴人和維持內在能量。文章介紹了自我照顧、設立目標、保持積極心態、建立支持系統、尋找激勵源、定期放鬆和休息、持續學習和成長、與自然連接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找到貴人並維持內在能量。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學習的目的和方式。他分享了一些歷史故事,並從中提煉出不同人學習的需求,包括解決問題、獲得資格或期待、社交需求等。最後,作者分享了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這篇文章闡述了學習的目的多樣性,以及應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文章風格輕鬆,易讀。
每個人都有惰性,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溝通,以至於可以達到內外一致認同、平衡的對話。唯有如何,才能創造出所謂合一的境界,進而令到自己與結果產生健康的關係…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一個沒有與結果維持健康關係的人,人生要突破與成長是辛苦的,因為會「看不見機會與希望」。但到底什麼事與結果維持健康的關係。
很多人以為要把關係經營好,就要把對方的感覺照顧好;但一直感覺都很好,就不會離開舒適圈,也就是不會成長。一段不會成長的關係,真的是彼此想要的嗎?
這篇文章探討了內在能量和貴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找到貴人和維持內在能量。文章介紹了自我照顧、設立目標、保持積極心態、建立支持系統、尋找激勵源、定期放鬆和休息、持續學習和成長、與自然連接的方法,來幫助讀者找到貴人並維持內在能量。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學習的目的和方式。他分享了一些歷史故事,並從中提煉出不同人學習的需求,包括解決問題、獲得資格或期待、社交需求等。最後,作者分享了 One Muse 的相關社群及預約隨喜體驗的資訊。這篇文章闡述了學習的目的多樣性,以及應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智慧。文章風格輕鬆,易讀。
每個人都有惰性,除了靠自己的意志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溝通,以至於可以達到內外一致認同、平衡的對話。唯有如何,才能創造出所謂合一的境界,進而令到自己與結果產生健康的關係…
我看待人事物的第一時間,是「樂觀」還是「悲觀」?這關係到的是「豐盛」或是「匱乏」。一個長期匱乏的人,很容易擁抱的是「自幹」的人生,而這將導致我們失去朋友,也間接地失去了「顯化」的能力,一個沒有顯化能力的人,人生就會很辛苦,而無法快速成功與成就...
一個沒有與結果維持健康關係的人,人生要突破與成長是辛苦的,因為會「看不見機會與希望」。但到底什麼事與結果維持健康的關係。
很多人以為要把關係經營好,就要把對方的感覺照顧好;但一直感覺都很好,就不會離開舒適圈,也就是不會成長。一段不會成長的關係,真的是彼此想要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邁開腳步、 朝新的、更好的生活或選項前進, 並不是因為我們個性優柔寡斷或不夠勇敢, 而是…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邁開腳步、 朝新的、更好的生活或選項前進, 並不是因為我們個性優柔寡斷或不夠勇敢, 而是…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我們可以擁有善良,但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學會主動求助,不要因為只是小事就不敢提出需求,而真正需要幫助時又無法喊出來。提出需求,請求協助,只會有可以跟不可以兩種結果。真正需要幫助時,勇敢提出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