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碩博士生如何透過「不集中注意力」達到腦力的深度恢復】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注意力往往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萬維綱老師在《精英日課》中提到,過度使用注意力會讓我們變得衝動、無法合作,甚至影響正確決策。這段話引發了我對「不集中注意力」的深刻思考,特別是它如何幫助我們這些碩博士生在高強度的學術工作後,進行腦力的深度恢復。


碩博士生的日常,經常充斥著繁重的論文閱讀、研究與寫作任務,如何有效恢復腦力,對我們來說格外重要。


▌注意力的有限性:碩博士生的挑戰


在碩博士的生活中,長時間閱讀與分析論文是家常便飯。然而,真正的「閱讀」不是簡單的認字,而是要深度理解文章的邏輯與架構。這不僅消耗大量注意力,還會讓大腦感到疲憊不堪。每天集中注意力讀論文 3 小時,之後往往感覺腦袋一片空白,難以再專注於其他事務。


萬老師提醒我們,當注意力被過度消耗時,不僅影響學術表現,還會讓人變得情緒化,難以進行有效的思考或合作。這對碩博士生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不集中注意力」的意外好處


有趣的是,萬老師還指出「不集中注意力」的好處。他提到,透過讓大腦進入非專注模式,可以增強自我意識,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平衡與意義感。對於碩博士生而言,這聽起來或許有些反直覺,畢竟我們常被要求專注、效率高。然而,這反而打開了另一扇窗——讓我們發現,休息時大腦的「非集中狀態」其實對恢復注意力有極大幫助。


▌「閱讀」與「寫作」的不同腦力需求


對碩博士生來說,讀論文與寫作是最常見的兩項任務。根據我的經驗,閱讀論文是耗腦力的,特別是當你需要理解不同研究者的思維方式,並將他們的想法吸收進自己的理解框架。這種過程非常耗費注意力。而相對來說,「寫作」則是一個更輕鬆的內在整理過程,因為我們是在針對自己已有的啟發進行輸出。


換句話說,閱讀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而寫作則可以讓我們進入一種「不集中注意力」的狀態。


▌如何透過「寫作」達到深度恢復


對碩博士生來說,如何在高強度的學術工作後有效恢復腦力,是一項關鍵技能。而寫作,特別是自由書寫的過程,提供了一個讓大腦從高壓狀態中緩解的機會。當我們從深度閱讀轉向寫作,並不需要過分強調邏輯或結構,而是讓自己進入一個自由思考、內化知識的狀態。


這樣的「不集中注意力」其實有助於釋放我們的壓力,並達到更高效的腦力恢復。寫作不再只是學術輸出,反而成為幫助我們釐清思路、整理思維的有效工具。


對於每一位碩博士生來說,找到自己的腦力恢復方法是成功學術生涯的重要一環。而寫作,或許正是我們高效休息的最佳夥伴。


希望這樣的觀點,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