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纏身,焦慮爆發!我的身心崩潰與自我療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些年我深陷在焦慮裡面,很多人告訴我不要這麼愛焦慮,但我不是愛焦慮,我是無法控制自己,我焦慮的範圍很廣,不管是大事或是小事都能讓我焦慮,像是

案子不多焦慮、案子變多但做不完焦慮、生活沒按進度進行焦慮、客戶看完文稿不滿意焦慮、看完不說話焦慮、皺紋變多焦慮、沒準時排便焦慮、水喝不夠焦慮、植物長得不好也焦慮

我經常上一秒心情還行,下一秒突然想到不ok的事情,莫名其妙情緒又掉落焦慮裡,我討厭焦慮的自己,因此我努力學習不焦慮,然後我成為老是焦慮自己在焦慮的人。

raw-image


遇上官司 讓我的焦慮神經膨脹到要裂開了

焦慮就像小螞蟻一樣零零碎碎、似有若無,但即便這群小螞蟻爬滿身體,也不會真的咬死人,大概是這樣的想法,我也沒認真去思考如何解決我熱愛焦慮的個性。

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我遇到了官司問題。這對一個在路上看到警車都會下意識躲得遠遠的我來說,就像是原本在新手村打小怪,卻在路上巧遇到ssr等級的怪物一樣,沒有攻略也沒有高等武器的我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難關。我的焦慮神經瞬間膨脹3倍,我急紅了眼、更加不敢放鬆,心想絕對不能讓我的利益損失一分一毫,我日思夜想要如何對抗這一切,我如果輸了會怎麼樣?我要怎樣才能不輸?

以前我就會偶爾失眠,從打官司起我是跟根本無法入睡、明明睏意已經滿出來,閉上眼也依舊睡不著,導致白天過得有氣無力,無法思考無法工作,連吃東西都用盡全力,全身像是被一層又濕又黏東西緊緊裹著,令人噁心反感,過不久我發現身體的皮膚開始東一塊西一塊長出類似濕疹的東西,我更焦慮了,我覺得我的內心已經不健康了,怎麼連帶身體也開始,我好像什麼都控制不住,所有情況正在用很快的速度在崩壞。

raw-image


「我好累」每當我內心飄起這句話的時候,就會另外一個聲音跟我說

「累什麼?繼續繃好神經工作呀,官司是好是壞未可知,但是至少工作要做好,不能所有事情都搞砸呀!」

「如果搞砸了會怎麼樣?」

「那你會比現在還要更悲慘,你想要這樣嗎?」

「不想」

於是我一邊強撐著沒力氣的軀體一邊工作,我很想哭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為這種事情哭。

接受情緒不是被動開啟 而是主動認同

我信奉著「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思想,但在這個非常時期,我開始懷疑鞭策模式到底對還是不對?

有天我到圖書館看到一本日本諮商師寫的一本講放棄的心理書,內容描述許多日常生活中因無法堅持某種事情,而讓自己陷入痛苦境地,其中書中一再強調「接受自己的情緒」是察覺自己的首要條件,這句話很老生常談,過去我以為所謂的接受就是讓情緒發生,但情緒的發生本就不是我能控制的,哪有接受不接受的問題,後來我發現接受兩個字的意思不光是開門讓它進來,同時還要關起門來認同它、保護它。

raw-image


認知到「接受」的含意對我來說是一大進步,想起來有點汗顏,以前我對情緒的重視性不高,甚至對那些過度強調情緒的人有點嗤之以鼻,直到最近負面情緒滿到溢出來,我才發現那些被忽略的情緒背後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傷害自己,自以為高情商的表現,其實一點都不成熟,官司事件是一個引信,它將那些以前的、還在醞釀的、最近生成的未爆彈通通點上火星,一次展現給我看。

對自己溫柔吧!在乎情緒才是一個正常人的行為

我回頭看那些滿目瘡痍的心靈爆炸現場,我突然明白過去那些累積的委屈、容忍,是不可能化成美好的果實回報給我了,我靜下心來想,如果情緒是我一個朋友,那我對這個朋友好嗎?想完之後,我一反常態,不再要求自己去忍受不舒服的感覺,而是學習解決這個狀態。

「我好累,我真的無法工作了」

「那就不要做,休息吧」

「但我如果推掉,客戶可能會不開心,之後萬一不找我收入會減少」

「收入減少又不代表沒錢吃飯,你要好好的,未來才有賺錢的機會」

「今天工作進度沒有達到預期」

「沒關係,有前進就好」

「我想明天早上多睡一點」「睡吧」「我不想要再應付那個不喜歡的朋友了」「那就不要」「那客戶呢」「也一樣」

我從一次次滿足內心的行為中,慢慢的將自己從設定行為裡解放出來,發現現實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有人跟我說,我這些想法跟行為就是愛自己。

raw-image


以前的我一直想怎樣才叫愛自己?是吃好吃的、去好玩的、買想買的嗎?

我現在似乎有些答案,吃喝玩樂這只是一部分,我認為的愛自己,是認真照顧自己的身心靈、理解並尊重它們,還有不管外在事物有多糾結紛擾,也要堅持相信自己,永遠站在自己這一邊。聽起來很雞湯吧,但我卻在人生風暴中扎扎實實理解這些行為的不易及重要性。

 

生活不是每天都在過年,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步踩到的是馬路還是狗屎。本單元探討失敗之後,大家是如何調整自己,又或者面對不順利的局面,都如何選擇。讓正在為自己人生努力,又或者歷經失敗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啦~內容皆真實故事改編,絕對不是原汁原味的喔!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深深感受到什麼叫做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意識到許願不該求外在事物來滿足,應該回歸到內心。 因此今年的新年願望,我不再希望自己向外挑戰與突破,而是學習向內探索,去了解自己、調養自己,讓自己的願望明確且落地。 但就是這個念頭,我發現把願望實現出來的秘密!
今年的夏季外加秋季溫度又再破新高了,已經到了如果沒有冷氣我就無法思考、無法動彈甚至立刻當機的地步,雖然知道現在電費不斷上漲,但這個狀態實在不利於工作,所以為了前途著想,我也就勉為其難的打開冷氣、泡杯咖啡,努力工作了。 但看到電費單的那一刻…
在上班與上進之間,我選擇了上香。 以前我是個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信眾,什麼運氣、天助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我一概不相信的,認為人只要把事情做好,自然就會成功。出社會後我在媒體業工作,雖然當時起薪不高,但是不久就連番被加薪,之後又被挖到更加好的單位工作,這些好上加好的事情發生,我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所
踏入接案後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是推銷,一開始天真的我以為網站做好了,或是上接案平台投個履歷,應該就有生意上門了吧。沒錯!對於一個沒做過生意的人來說,買賣世界就是這麼單純。但在一個多月乏人問津了之後,我這顆單純的腦袋總算發現不對了。我發現被動等案子完全不可行,可得主動進攻吸引客戶,但如何進攻找到能合作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自由接案工作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快樂時刻,包括起床儀式、自主決定工作進度、換工作地點、交稿後的放鬆、欣賞日落等等,作者描述了這些令他快樂的時刻,並且訴說了他看到這些喜悅的價值。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我深深感受到什麼叫做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意識到許願不該求外在事物來滿足,應該回歸到內心。 因此今年的新年願望,我不再希望自己向外挑戰與突破,而是學習向內探索,去了解自己、調養自己,讓自己的願望明確且落地。 但就是這個念頭,我發現把願望實現出來的秘密!
今年的夏季外加秋季溫度又再破新高了,已經到了如果沒有冷氣我就無法思考、無法動彈甚至立刻當機的地步,雖然知道現在電費不斷上漲,但這個狀態實在不利於工作,所以為了前途著想,我也就勉為其難的打開冷氣、泡杯咖啡,努力工作了。 但看到電費單的那一刻…
在上班與上進之間,我選擇了上香。 以前我是個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信眾,什麼運氣、天助這種虛無飄渺的東西我一概不相信的,認為人只要把事情做好,自然就會成功。出社會後我在媒體業工作,雖然當時起薪不高,但是不久就連番被加薪,之後又被挖到更加好的單位工作,這些好上加好的事情發生,我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所
踏入接案後碰到第一個難關就是推銷,一開始天真的我以為網站做好了,或是上接案平台投個履歷,應該就有生意上門了吧。沒錯!對於一個沒做過生意的人來說,買賣世界就是這麼單純。但在一個多月乏人問津了之後,我這顆單純的腦袋總算發現不對了。我發現被動等案子完全不可行,可得主動進攻吸引客戶,但如何進攻找到能合作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自由接案工作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快樂時刻,包括起床儀式、自主決定工作進度、換工作地點、交稿後的放鬆、欣賞日落等等,作者描述了這些令他快樂的時刻,並且訴說了他看到這些喜悅的價值。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你曾經焦慮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焦慮症症狀以及如何透過冥想來自我療癒的故事。作者曾因工作壓力而讓焦慮症狀加劇,但透過冥想正念的方法,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是焦慮的人,不妨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改變之路。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