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深陷在焦慮裡面,很多人告訴我不要這麼愛焦慮,但我不是愛焦慮,我是無法控制自己,我焦慮的範圍很廣,不管是大事或是小事都能讓我焦慮,像是
案子不多焦慮、案子變多但做不完焦慮、生活沒按進度進行焦慮、客戶看完文稿不滿意焦慮、看完不說話焦慮、皺紋變多焦慮、沒準時排便焦慮、水喝不夠焦慮、植物長得不好也焦慮
我經常上一秒心情還行,下一秒突然想到不ok的事情,莫名其妙情緒又掉落焦慮裡,我討厭焦慮的自己,因此我努力學習不焦慮,然後我成為老是焦慮自己在焦慮的人。
焦慮就像小螞蟻一樣零零碎碎、似有若無,但即便這群小螞蟻爬滿身體,也不會真的咬死人,大概是這樣的想法,我也沒認真去思考如何解決我熱愛焦慮的個性。
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我遇到了官司問題。這對一個在路上看到警車都會下意識躲得遠遠的我來說,就像是原本在新手村打小怪,卻在路上巧遇到ssr等級的怪物一樣,沒有攻略也沒有高等武器的我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難關。我的焦慮神經瞬間膨脹3倍,我急紅了眼、更加不敢放鬆,心想絕對不能讓我的利益損失一分一毫,我日思夜想要如何對抗這一切,我如果輸了會怎麼樣?我要怎樣才能不輸?
以前我就會偶爾失眠,從打官司起我是跟根本無法入睡、明明睏意已經滿出來,閉上眼也依舊睡不著,導致白天過得有氣無力,無法思考無法工作,連吃東西都用盡全力,全身像是被一層又濕又黏東西緊緊裹著,令人噁心反感,過不久我發現身體的皮膚開始東一塊西一塊長出類似濕疹的東西,我更焦慮了,我覺得我的內心已經不健康了,怎麼連帶身體也開始,我好像什麼都控制不住,所有情況正在用很快的速度在崩壞。
「我好累」每當我內心飄起這句話的時候,就會另外一個聲音跟我說
「累什麼?繼續繃好神經工作呀,官司是好是壞未可知,但是至少工作要做好,不能所有事情都搞砸呀!」
「如果搞砸了會怎麼樣?」
「那你會比現在還要更悲慘,你想要這樣嗎?」
「不想」
於是我一邊強撐著沒力氣的軀體一邊工作,我很想哭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為這種事情哭。
我信奉著「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思想,但在這個非常時期,我開始懷疑鞭策模式到底對還是不對?
有天我到圖書館看到一本日本諮商師寫的一本講放棄的心理書,內容描述許多日常生活中因無法堅持某種事情,而讓自己陷入痛苦境地,其中書中一再強調「接受自己的情緒」是察覺自己的首要條件,這句話很老生常談,過去我以為所謂的接受就是讓情緒發生,但情緒的發生本就不是我能控制的,哪有接受不接受的問題,後來我發現接受兩個字的意思不光是開門讓它進來,同時還要關起門來認同它、保護它。
認知到「接受」的含意對我來說是一大進步,想起來有點汗顏,以前我對情緒的重視性不高,甚至對那些過度強調情緒的人有點嗤之以鼻,直到最近負面情緒滿到溢出來,我才發現那些被忽略的情緒背後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傷害自己,自以為高情商的表現,其實一點都不成熟,官司事件是一個引信,它將那些以前的、還在醞釀的、最近生成的未爆彈通通點上火星,一次展現給我看。
我回頭看那些滿目瘡痍的心靈爆炸現場,我突然明白過去那些累積的委屈、容忍,是不可能化成美好的果實回報給我了,我靜下心來想,如果情緒是我一個朋友,那我對這個朋友好嗎?想完之後,我一反常態,不再要求自己去忍受不舒服的感覺,而是學習解決這個狀態。
「我好累,我真的無法工作了」
「那就不要做,休息吧」
「但我如果推掉,客戶可能會不開心,之後萬一不找我收入會減少」
「收入減少又不代表沒錢吃飯,你要好好的,未來才有賺錢的機會」
「今天工作進度沒有達到預期」
「沒關係,有前進就好」
「我想明天早上多睡一點」「睡吧」「我不想要再應付那個不喜歡的朋友了」「那就不要」「那客戶呢」「也一樣」
我從一次次滿足內心的行為中,慢慢的將自己從設定行為裡解放出來,發現現實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糟糕。
有人跟我說,我這些想法跟行為就是愛自己。
以前的我一直想怎樣才叫愛自己?是吃好吃的、去好玩的、買想買的嗎?
我現在似乎有些答案,吃喝玩樂這只是一部分,我認為的愛自己,是認真照顧自己的身心靈、理解並尊重它們,還有不管外在事物有多糾結紛擾,也要堅持相信自己,永遠站在自己這一邊。聽起來很雞湯吧,但我卻在人生風暴中扎扎實實理解這些行為的不易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