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嬰兒,沒有晝夜觀念,有等到身體發育成熟,分泌足量的褪黑激素,即能建立生理時鐘。
在媽媽論壇中,最常看到不少父母分享他們的固定作息表。
幾點喝奶、幾點玩耍、幾點睡覺,吃玩睡流程安排妥當。若是時間未到,就算嬰兒哭著肚子餓了,也絕對等表定時間到才給奶,嚴格執行照時間照表操課。若是該是睡覺的時間,就算寶寶玩嗨了,也要強制執行哄睡。時間到,就叫他起床喝奶,日復一日。
我時常懷疑,真的有很多寶寶能遵照固定作息派父母的指令,每天都能按照時間表,規律作息嗎?
在此,我不是表示,規律作息不重要,而是沒有彈性可言的育兒生活,實踐機率有多高?真的有讓父母比較輕鬆?
此外,我也挺好奇,有多少大人自己能做到固定作息?既然自己都做不到,為何要苛求一個嬰兒能做到呢?
甚至,4小時喝一次奶的作息,還是配方奶問世之後,才開始的做法。
醫院、月子中心考量嬰護比的勞動問題,刻意讓新生兒4小時喝一次奶,還稍能諒解。但是,很多家長把新生兒帶回家後,無視新生兒提前哭鬧就是餓的需求,一次不想喝超過胃容量可以負擔的奶量,強制新生兒就是要4小時作息,對於大部分新生兒的生理狀態而言,簡直是苛刻。
4小時迷思,真的是逼瘋了多少父母、嬰孩。
此外,我也極度不認同「吃-玩-睡」的EASY理論(註:Eat-Play-Sleep-Your time)。新生兒就是吃睡吃睡的,硬是套「吃-玩-睡」Easy作息,讓我一度覺得很有壓力,心態一點都不Easy。認清新生兒就是吃睡吃睡的事實後,不強求寶寶該怎麼做後,我才覺得放鬆。
因此,我也超不認同「喝奶和睡覺不分開,會產生連結」的說法,新生兒吸奶吸到累了就想睡,想睡覺就是想睡覺,何來吸奶就等於睡覺的連結?
關於嬰兒作息,網路上或育兒專家都有各種學說和理論,我對於因應工業時代才演化出這些百家爭鳴的育嬰之道,其實也是霧裡看花。我只認清,我自己的作息也是抓個大概在過日子的人,例如平常6點應該吃晚餐的時間,我覺得還不餓,索性就延至7點或8點才吃,或是下午有勞動,提早感覺到餓,會提早到5點吃。
作息都只是參考,育嬰又不是從軍,連作息時間表都是一刻不能緩,不考量當下的生理狀態,把嬰兒逼哭了,媽媽我才覺得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