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從來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只要一直覺得有希望。」——《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一早又看到有媽媽詢問,小孩一哭就抱可以嗎?會不會寵壞孩子?老實說這個議題,我自己也思考過一陣子。剛好暑假<幸福魔法團體>閱讀了錦敦跟哈克合寫的「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這本書,裡面也有提到類似的疑問,我看完很觸動。我先來說說錦敦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再來分享我自己的經驗跟觀點。
在「陪一顆心長大」中的最後一篇「愛,是會傳遞的」,錦敦說了一個故事,某次他因為小事情對家人發了一頓很大的脾氣,當時的他,因為情緒無法跟任何人連結,老婆和兒子在那個當下都躲得遠遠的,就怕掃到颱風尾。唯有女兒小蔓一次又一次不放棄的給出爸爸愛與關懷,希望照顧爸爸的情緒與爸爸重新連結,只有她,不畏颱風、勇敢的往颱風眼走去。小蔓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在發生這件事的前兩個月,她不分白天晚上,天天都處於情緒風暴中,錦敦耐心地一次次接住情緒困難的她。可即便這樣,她的狀態依然沒有好轉,最後他太太也不禁開始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寵壞孩子,養成她的公主病?但那天,錦敦看著小蔓願意這樣照顧同樣面對情緒困難的他,他有了不同的看見。
「這種溫柔對一個還在『情緒困境』的人是充滿滋養的。我確定今天孩子對我的照顧,不會讓明天、後天或以後的我,更任意地發脾氣,只會讓我在下次小蔓鬧情緒時,更願意如此好好對待她。
所以,溫柔對待情緒不會寵壞一個孩子,只有原則不清、對情緒冷漠才會讓一個孩子越來越困難。我用真實的經驗,回答了太太的擔心。」——<陪一顆心長大>中錦敦如此書寫,紀錄他的體會與發現。
而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我因為成長背景的關係,從小我是被爸媽寵大的,他們總是想用最快的方式安頓我的情緒,希望我不要哭、不要生氣,所以每次我只要一有情緒,就馬上可以得到安撫,通常是物質上的,反正只要我想要的,他們都會盡力滿足我。但這樣的結果也造成一個後遺症,那就是我完全沒機會好好學到如何跟自己的情緒相處,導致我的情緒不停地堆疊累積,最終在生完老大後引發憂鬱。後來透過諮商、陪伴對話及學敘事並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後,漸漸走出憂鬱且越活越幸福,現在也才有一篇又一篇的文字,可以記錄與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總之因為這些經驗的緣故,我後來在帶孩子時,就會刻意創造讓孩子有跟自己情緒相處的機會。比方說,當小孩哭時,我會刻意留些緩衝時間,不急著抱他,而是先試著用語言安撫,同時我也希望他學會除了哭鬧之外的表達方式。因此我自己的做法是,如果我期待他學會表達,那我就要先做給他看,所以我會去幫他翻譯他的哭底下的情緒或需要,告訴他:「你吃飽了想下來玩,但沒辦法,所以好難過對嗎?沒關係喔!媽媽陪你,我們冷靜後再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幫助他釐清,他的哭底下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將來他也比較知道怎麼好好表達自己,讓身邊的人明白。二來我會希望他連結到,任何他想要的事情都是冷靜之後才可以得到,而非一哭鬧就有,但我一定會在一旁陪伴與引導他。
我是規矩很嚴格的媽媽,我堅持的事情,不管小孩怎麼鬧我都不會妥協,可嚴格並不等於嚴厲,也不等於毫無彈性。我可以好好陪伴他、協助他冷靜情緒,又或是觀察他的狀態,平時我會堅持都要冷靜後才會滿足他,但他生病或身體不舒服、肚子餓的時候,我知道堅持這件事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那時候的我會選擇給出彈性。畢竟生理的狀況會影響心理,在孩子生理狀態還無法被滿足的情況下,要讓他練習跟情緒相處,不僅為難孩子,也會逼死自己。
因此,我認為小孩是否該一哭就抱?這個問題並不是抱或不抱,二選一的選擇題,反而是該回過頭來更深的問自己,面對哭鬧中的孩子,我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或我們想要教會孩子的是什麼?若在意孩子的安全感,那除了抱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路徑能滿足孩子的安全感,例如:在旁邊陪伴安撫、輕拍他的背等等。往往當我們陷入二選一時,很容易思考陷入困局,甚至假設另一半的教養觀念剛好與你不同,還會從教養問題演變成夫妻溝通困境。養成更深入探索自己的習慣,知道行為底下真正想滿足的渴望或需要,自然能找到其他方式滿足,而當方法越多元,我們自然也越活越幸福。
<歡迎到以下地方找我互動聊天喔!>
你也想要更深層的探索自己並活出幸福嗎?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分享會>聽故事,一起練習探索自己並邁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