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參加了「家庭經驗敘說工作坊」,引導人是「家是個張力場」一書的作者群之一。
因著這樣的機緣,也買了這本書來閱讀,透過自身敘說家庭的經驗,參照著書中文本,試圖更貼近家的樣貌,也對於敘說多一些的理解。
我打算每回讀一章,就這些內容做點書寫,也做為自己的累積和記錄。
在這一章節中,由兩位作者描述著家中算帳本以及其他的經驗。從他們的經驗,也使我想起自家的回憶。
母親是客家人,一如人們對客家人「勤儉持家」的認識那樣,自小,她總是省吃儉用地打理家中大小事務。她除了要賺錢養家、管教我們外,還有做不完的家事,因為父親並不常在家。即便在家了,也甚少幫忙家務,小時候的印象,父親要不就是在電視機前看京劇,要不就是書桌前寫字,有時候則是躺在床上休息。
小時候,我很怕母親,因為只要成績差、功課不認真寫、和妹妹起衝突,我總是被修理,被修理的時候,如果父親在家,他會出來護著我,如果是因為功課的關係,父親也比母親更有耐心教我。因此,小時候的我,更靠近父親一些。
青春期時,父母分開了,父親經常會來找我訴苦。也不知為什麼,那個年紀的自己,實在不想一再地聽父親說著一遍又一遍相似的話語,覺得厭煩,或許,我連自己因為家變而產生的衝擊都還來不及好好消化、處理,又怎麼有空間容納他的苦吧?
關於家的帳本,記憶中,大約是國小,有一回母親在炒菜,蛋沒了,要我找客廳的父親要錢去買蛋,我去了,但父親不肯給,我回頭跟母親說,她要我再去要,跟父親求了老半天,感覺他似乎看京劇被我打斷了,有些不耐煩,然而不論怎樣求,他就是不肯給錢,當下,我感到受傷,不就是買蛋的錢嗎?為什麼父親那麼小氣不肯給?後來還是母親怒氣衝衝地掏了她錢包的錢給我去買蛋。雖然順利買蛋了,但是,當年的自己,因為父親的舉動,讓我感覺京劇還比自己重要。
小時候,也常看母親不斷向父親要錢,說父親給得太少,不夠家用,然而父親似乎也不願意多給。他們兩個人時常為錢吵架,但我不知道的是,原來他們的吵架,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糾纏在一起,在一幕幕吵架的畫面中,也曾看過母親氣得拿刀衝到廁所鬧自殺,父親的手被夾在門上,為了阻止母親。那時的我,充滿驚恐,很害怕爸爸的手被夾斷,也害怕媽媽就這樣沒了⋯⋯。
因為養家不易,母親為了省錢,去學了縫糿,小時候總會為我和妹妹做衣服,拉錬壞了、要縫名牌、要改長褲管⋯⋯通通都是她一手包辦。洗澡時,我和妹妹一起洗,浴缸放了水,兩個人下去泡澡,之後那缸水還會換父母洗,再剩下的水,母親拿來洗廁所、沖馬桶⋯⋯;家電壞了,父親不在,也是母親自己修,我記得有一次她拿老虎鉗,要剪某條線,鉗子才剛落下,突然ㄆㄚ的一聲,一陣閃光冒著白煙,下一秒,焦味充斥在家中,母親嚇壞了,我也嚇壞了,當下慶幸,還好她沒事⋯⋯。不只如此,早餐要喝豆漿,母親會讓我拿茶壺去裝,調味罐用完了,母親會倒水進去沖一沖再倒入正在煮的飯菜中⋯⋯,總之,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在每個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能看到她想辦法省錢的身影,然而,如果是我們要買書來看,她總是答應,很少省這筆錢。
還記得,在家庭敘說的工作坊中,我以母親的角色訴說一生時,除了更加感受她心中的種種情感外,也透過其他夥伴的分享,看到時代變遷下,家庭又是如何受到其中的影響;讀著「勞動父母的家庭帳本:兩個女兒的共振參看」一文,也同樣看見我們身處的社會、經濟等脈絡,是如何影響家中的每一位成員。
那是一種很複雜的狀態,有個人的情感面,也有社會脈絡的那一面,還有關係之間的各種變化⋯⋯,這些的交疊,使我一時之間竟也難以用文字捕捉清楚是什麼。只是,我感受到如果以孩子的視角看待父母時,他們會被框架在角色中,如果我稍稍挪動視角,則會看到他們身為「人」,有哪些情感,有哪些欲望,以及他們又是如何在當下的環境中,用自己的力氣,努力存活下來。
我感覺,讀文本或聽他人生命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透過他人敘說,也會回扣自身經驗,當許多人的敘說,則會看見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脈絡。像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出生時,是民國三十、四十年代,那時約莫是國民黨由大陸退守到台灣的時候;到了民國六十、七十年代,則是我和妹妹們相繼誕生的時候,中間這數十年,台灣社會由農業走向工業,也歷經中美斷交,以及台灣經濟開始要起飛的時候,後續則有台商到大陸發展、台商回台灣⋯⋯等歷程,每個時候,看起來好像都不關自己的事,卻又踏踏實實地牽動了在此生存的每一個人。
這些,大概是我讀著這一章節,以及在工作坊之後的所思、所想,生命中的各種樣貌,也因此多變而豐厚。
我試圖將這些思緒留存為文字,也是為了在未來時候,對敘說若有更多體會時,可以回頭再看這些文字,或許那時,我還可以再依著那時的理解與體會,對現在所留下的文字,再進行增、減或修改,我是這樣的心情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