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覺自己在一個任務上卡住了,無法前進?是否有某個任務,總是提不勁去執行?我也有過,然後我發現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多任務處理」。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這種工作方式的好處,以及我如何實際運用它來提升我的工作效率。讓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也許它也能改變你的工作和生活。
▌我的故事:換工作,換腦力
我離開打字的書桌,桌上的阿魯貓,疑惑的抬頭看著我說:「你每隔一段時間,就跑出去做什麼?不應該埋頭打字,到精疲力盡嗎?」「喔,現在是我的休息時間,我去洗個碗。」我說。
「你不到半個小時就休息一次,在偷懶嗎?」阿魯用慣老闆的語氣,酸溜溜的說。
「是呀,讓大腦轉移注意力,不斷地保持最佳狀態!」我笑著說。
「你是不是又看到奇怪的網路文章了?」阿魯扶額無奈的說。
「嘿,還真別說,這篇真有意思,你看看……」
▌為什麼你需要同時寫一百萬份草稿
這篇文章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種多線切換寫作的好處,簡單小結一下,作者比較了兩種寫作方式:單一性寫作方式(monogamous approach)與多樣性的寫作方式(promiscuous approach)。
- 單一性的寫作方式從一而終,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篇草稿中,直到完成為止,才會開始另一篇。
傳統的教育體系經常強調堅持和毅力,但大部份人難以做到。
- 多樣性的寫作方式同時進行數十甚至數百篇草稿,並根據當下的興趣進行寫作,當對某篇感到厭倦時,就跳到另一篇進行。
代表例子是卡片盒筆記的始祖 — 尼可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出版了70多本書和400多篇學術文章;及科幻小說大師 —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寫作或編輯了超過500本書。他們都是使用這樣的工作方式。
兩人都會在感到寫作瓶頸時,換另一個項目進行,以保持寫作的流暢性。
- 作者稱這種多樣性的寫作方式為「具有生產力的拖延」(productive procrastination),並鼓勵讀者擁抱這種方式,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寫作項目上,而非強迫自己完成某項作業。
我必須承認,我從不強迫自己做任何事情。我只做對我來說容易的事情。只有在我立刻知道如何做的時候,我才會開始寫作。如果我有一瞬間的猶豫,我會把事情放在一邊,做其他的事情。——尼可拉斯·盧曼(Niklas Luhmann)
▌背後的原理
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運轉,即使是睡覺時,腦袋也不會停止轉動。(你應該猜到了什麼時候,人的腦會停止運轉吧?) 就算我們沒有身體活動,大腦還是無休止的燃燒能量。所以只是「停下工作」,是不會讓大腦得到更好的休息的。
要更好的休息,就要讓大腦轉換工作,讓部份的腦區減少工作量。比方說,在說話的時候,偏向語言功以的腦神經細胞會比較活躍;而閉上眼睛時,處理視覺信號的神經活動就會放緩。
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說過,他在寫小說累了的時候,會轉頭去寫散文、社論、或是其它東西,直到再次厭煩了,才又回頭寫原本的小說。
有趣的
莫法特(Moffatt)休息法,也是類似的道理:「據說《新約聖經》的翻譯者 -- 詹姆斯·莫法特( James Moffatt ),工作室有三張桌子,一張放著要翻釋的聖經原稿、一張放要寫的論文、最後一張放正在寫的小說。而每當他翻譯聖經,感到疲累時,就會換到第二張桌子寫論文,又累了的話,換到第三張桌子寫小說,最後又換回翻譯聖經,不斷重複。」( 雖然這只是
故事,但也蠻實用的。)
所以,有效的切換能讓大腦保持活力,工作更有效率。
▌現實的問題
際上操作,遇到最大的挑戰,應該是離開之後,就回不來了;接續不上原本的工作,必須要花時間,重頭理順一遍做過的事、回頭看一遍寫的稿件。這樣反而是浪費時間,怎麼會比較有效率呢?
我自己的解決方式是,在工作準備切換要離開的時候,留下提示。
可以用便利貼,簡單寫下接來要做什麼,貼在工作的牆上;或是使用手機待辦清單。如果是寫作的話,我會在同一份文件裡,寫下工作記錄,不但可以記錄時間、這段時間做了什麼,還能寫下預計要做的事。
這樣就不用害怕回不來了!
▌結語
現在我是用番茄鐘工作法,配合這種多目標轉移的方式。每 25 分鐘處理 1 個主工作,比方說寫作、打掃,然後休息 5 分鐘。如果寫作狀態好的話,我會連續工作多個番茄時間 ( 記得還是要起來走動 )。累了話就去做別的事。
使用幾天的感覺很棒!疲勞感真的減輕不少!
你覺得跳著工作也是好方法嗎?我們一起來試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