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陰影?還是命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經常看所長文章的朋友,會發現所長還蠻常引用榮格老阿伯(lāu-a-peh)說的話。常常引用他的話是因為,現在的所長越來越能理解,這些話的意義,不是字面上的那種,而是真有感悟的這種。      但是,所長也必須承認,自己跟榮格老阿伯很不熟,因為他的學問實在太高深,太困難了,自己還吞不下去。因此,需要借助那些已經鑽研很久的專家,以深入淺出的解說,自己才能稍稍懂一點。

      這位老阿伯在說明人的情緒表現時,以各種原型概念來說明,這些原型,透過了心理遺傳的方式,留在了每個人的深處,成為了集體的意象。光看到這些,是不是覺得這是在說什麼?對,如果看老阿伯本人的說法,真的太高深,很難理解,所以需要專家的幫忙。

      這次,所長要介紹的書,就是在介紹這些「原型」。書名是《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作者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依照榮格老阿伯的理論,他將人物原型分成了56個。每一個「原型」都有長得正的樣子,也長歪的樣貌,就像太極圖,除了有陰陽兩面外,同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者間是彼此互相消長。

raw-image

      為何說這些原型是我們的集體意識,儲存在人的內在深處呢?

      因為書中在介紹各種原型時,是以流傳已久的童話故事,或者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來引領讀者開始認識。這些人物角色,我們都蠻常看見的,像是公主、王子、國王、皇后……。每一個原型角色,都有理想型,也有走鐘型。如果發展好,就成為理想型;發展不好,就變成走鐘型,走鐘型就成為了我們的情緒陰影了。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不只有一個原型,人是由眾多原型組合而成的。而這些在我們身上的原型,有些發展得還不錯,有些就走鐘了。而走鐘的原型,就成為我們情緒起伏的背後動力。

      書的背面有這麼一段話:『「情緒陰影」,就是讓人在情感暴風雨來襲時,常常找不到傘的窘境;是阻礙我們身心能量的「情節」所在,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這些無法被自我意識到的情感經驗,原來背後,暗藏著許多我們還不夠了解自己的地方。』

      從這段話中可以了解,如果想要了解自己,要向陰影靠近。越是靠近陰影,才能明白為何同樣的回應,其他人接收到之後,沒有什麼感覺,然而自己接收到之後,卻會暴跳如雷的原因;也才會慢慢可以發現,只有自己才會遇到的「鬼故事」情節。

      我們可以把情緒陰影,看成是一把握在手中的鑰匙,如果願意拿起鑰匙,把門打開,走進去看看,在門的後面到底有什麼,或許就有機會改寫原本的情節,創造出不同的結局。

raw-image

      而榮格老阿伯則是把發現「情緒陰影」的過程,看成是鍊金術的歷程。作者在前言中寫道:「當陰影提煉出來了,見了光,就變成一種對生命有價值的滋養。我們不用再困進那些自我責備、和討厭別人的心靈牢獄當中,而能用一種更有彈性的立場,去擁抱各種不同的經驗與事件所要帶給我們的生命意義。」

      為什麼所長對榮格老阿伯的理論有興趣呢?

      因為,最近這幾年,所長逐漸發現,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那些讓自己覺得窒息的情節,裡面都有自己勞不可破的信念。在這些信念中,有些幫助自己以輕鬆的態度面對互動,有些信念則讓自己感到抓狂、焦慮、孤單。

      一開始,都誤以為,那些令自己糟心的原因是在別人身上,後來才發現,造成這所有一切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有了這個發現後,並不表示再次面對類似的情節時,情緒就不會再出現。其實,火爆還是依樣火爆,不爽仍然會不爽,只是可以在情緒之後,採取不同的行動。藉由行動改變,希望事件的開展方向也會不同。

      這呼應了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但這幾年以來,我逐漸體會到何謂「從容」的態度:那是一種面對他人質疑時也能覺察自己不需要恐慌的能耐。當我們學會自我覺察之後,這一切「有能力穩定自己情緒」的經驗都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一一發生。』

raw-image

      所長是還沒有能力做到「從容」的態度,不過已經越來越有能力,從別人的反應中解脫出來,不再過度地自責,或過度的自我要求,而是給自己一點放空的空間,讓自己從現狀的困頓中抽離。

       這本書很有意思,裡面除了用很淺白的文字解釋各種原型外,前面還有一個測驗,讓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情緒陰影是屬於哪一類。所長做了這個測驗,結果是陰影內隱型中頭輕腳重這一型,這種類型是思想得分高於情感得分。裡面解釋:「這一類型的人,容易被非理性信念困住,要適時地回去整理自我價值觀的形成脈絡,別讓不適用的信念困住自己。」

      書的每一章節中,也有一些提問與書寫練習,讓我們每看完一段落之後,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梳理一下想法,這部分非常實用。

      所謂個性決定命運。我們的個性養成,除了先天的氣質外,還受到後天的際遇與環境的影響,最後滲入了骨子裡,變成了無意識,成為瞬間的反射。所以,榮格老阿伯才說:『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想要改運嗎?先來看看自己的陰影在哪裡?屬於哪一款?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從而可以改寫鬼故事,讓原本的恐怖情節,慢慢改寫成可以令自己喜悅的有趣劇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唐詩,永恆的魅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純享中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他們接住無助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花精與經絡的聯姻】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胖,就只是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首映會】聖母瑪莉亞???純潔修女,懷了 #鬼聖胎,無性卻奇蹟懷孕,是神跡還是陰謀?88元就可以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鬼聖胎 劇情:虔誠的修女瑟希莉亞(席德妮史威尼 飾),來到義大利的修道院後卻神奇的懷孕了,但修女及神父的怪異態度,讓瑟希莉亞發現這家修道院不可告人的祕密… 新
Thumbnail
avatar
和Phyllis 17 分享生活玩轉世界
2024-03-20
因為我相信那晚永遠都不會到來。【#文字電影/為你痛哭流涕那晚】:但還是來了,不想離開你。文;編/日青編輯 Pic /#Pinterest 「為你痛哭流涕那晚,因為相信無論如何我們都不願離別到來。」
Thumbnail
avatar
羽昊/ 日青總編
2023-11-09
《Blue Giant藍色巨星》:是孤獨成就了音樂,還是音樂成就了孤獨?|影評心理學《Blue Giant藍色巨星》電影版其實是一封寫給創作者的情書?一起來看看『聽得見的漫畫』搬上大螢幕後有什麼表現吧!
Thumbnail
avatar
灰鴿私塾|GrayPigeon
2023-07-21
紫丸感情小棧-我是不是還沒有走出陰影,不適合談新的感情妳好,妳跟妳男友才交往3個半月,就算是遠距離,妳們2個禮拜沒見,放假日還訊息不讀不回,也沒打電話給妳,換作是誰都會不安。
Thumbnail
avatar
紫丸
2023-01-31
【影評】Netflix 《那一夜》佐藤健主演:她殺了爸爸 但我還是選擇原諒 因為「愛」那個選擇拖累了所有人,卻也拯救了大家。 由近期熱播日劇《初戀》男主角「佐藤健」於2019年主演,不同於帥氣的男友角色,在《那一夜》中飾演頹廢絕望的記者,還得面對多年來的親情糾結,再次展現佐藤健精湛的演技。 那一夜,母親殺了父親——15年後,她回來了 日本金獎導演白石和彌執導,將桑原裕子暢銷同名舞台劇
Thumbnail
avatar
YC Sky
2022-12-26
投資有陰晴圓缺,下一次你選擇留下看夕陽還是登山看日出,別傻了對影不會成三人,徒留的只有自己和寂寞跟投資人最直接相關的其實不是技術分析、財務報表、法人進出,而是心理學,白話文說就是你的心情,錨定座標就是股價,未實現損益總是派對動物,實現損益總是杯盤狼藉,徒留落寞陪你看夕陽的餘暉。 教科書會教你的投資模式粗略分為三種 從心理學看太複雜,從你自己的心情看就很明白。
Thumbnail
avatar
24/365
2022-04-21
是梗還是地獄?一巴掌甩向「你要懂得笑就不會恨」的陰影 地獄梗(Hellish gags)是什麼? 地獄梗的素材往往出於嘲諷某族裔、性別、生理、弱勢群體、某人慘況或痛處,而那些梗之所會被稱為「很地獄」,是因為眾人明明就知道該言論觸及議題的敏感性,以及「很顯然這不應該輕易說出來」。 關鍵是「誰從消費他者處境中獲利」
Thumbnail
avatar
Umav
2022-03-28
有了陰影還會是完整愛情嗎?—《被埋葬的記憶》失去美好往事有多可惜,我們都想找回往昔的悸動。但對於遺忘是不是也適用於不願回首的曾經?當攪亂一池清水試圖撈出沉澱已久的淬鍊結晶時,也應該知道只要觸動些許湖底淤泥就會染濁所有可見的麗景......
Thumbnail
avatar
皓清
2021-07-03
張夏慕《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沒有陰影的人本來就無法理解陽光 白洗嬉 輕鬱症 憂鬱「無所謂,沒有陰影的人本來就無法理解陽光。」   一位「輕鬱症」女孩與精神科醫師的療癒對話 
Thumbnail
avatar
張夏慕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