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17|這個稱為TaskChute的日本系統會成為你時間管理的新選擇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市面上各種時間管理的書我都看過,


但這個稱為「タスクシュート(TaskChute)」[1] 的時間管理工具,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根據念法,我想作者要表達的是"Task Shoot",


也就是「任務射擊」的意思。


這個稱為任務射擊的時間管理工具,


是我在閱讀日本作者jMatsuzaki[2]與佐佐木正悟[3],


於2024年2月24日出版的,


《先送り0(ゼロ)―「今日もできなかった」から抜け出す[1日3分!]最強時間術》[4]的第91頁的插圖。


這個「任務射擊」時間管理的工具,有三個「物件 Object」:


01 計畫 Plan:今天要做的事情


02 紀錄 Log:今天實際完成的事情


03 例行公事 Routine:明天也會重複一直做的事情


而讓這三個物件行程循環,倚賴三個「過程 Process」:


01 擱置歸零 先送りゼロ:將「計畫」中所有執行了的事情,往「紀錄」去登錄。


02 復盤 レビュー:重新閱讀「紀錄」,對「例行公事」做新增,修正或刪除。


03 模擬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當天思考隔天要成為「例行公事」的內容,以利隔天制定新的「計畫」。


只能說,不愧是日本人!


這個時間管理系統是我見過最高效率的系統!


我之前有嘗試過To Do List,GTD[5],也買過OmniFocus[6],


但一直都很難形成長期穩定的工作流。


直到這幾年開始鍛鍊寫作能力,


我才開始有了「紀錄」的能力,也更好幫助我實踐「計畫」。


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


現在看到日本這個 TaskChute系統,


就發現我缺的就是「例行公事」這個維度!


而其實一想,我最近發明的「Writing Calendar 寫作日曆」[7],


其實就很好擔任了管理「例行公事」的角色。


今天讀到這個TaskChute系統,


很符合我現在對時間管理技巧的審美,非常不錯!


之後再繼續閱讀這本書,學習作者們更深層對時間管理的體會。


Reference

[1] https://note.com/cocotto_coco/n/nc4b8e5098c7a

[2] https://twitter.com/jmatsuzaki

[3] https://nokiba.github.io/

[4] https://www.amazon.co.jp/dp/4297139952

[5] https://gettingthingsdone.com/

[6] https://www.omnigroup.com/omnifocus

[7] https://www.facebook.com/chihua.wang.3/posts/pfbid0XD7Rrj7rZ4E1H78gDvwUw7ThJcM7HAJLsMjdngUNhhms1iGv4uriiKqnuqab4sYCl

avatar-img
54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將筆記視為神經元: - 這個靈感來自於塗子沛的《第二大腦》。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稱為軸突 (Axons)。在第一大腦中,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正如我們在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來閱讀與寫作。將Obsidian的筆記視為神經元,樹突表示透過閱讀輸入
我最近一次親身體會到「議事」, 是擔任 Regeneron ISEF 2024的數學科大會獎評審。 評獎的過程,英文稱為 Caucus,直接翻譯成中文是黨團會議。 雖然評獎的過程,做任何的「決定」, 都需要獲得在場評審舉手投票後的多數, 但具體要投票的「議題」是什麼,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與今日所謂“知識管理專家”說提倡的大相逕挺。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中心化 Centralized”而非“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你作為創作者做出所有決定。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封閉 Closed”而非“開放 Openness”, 每張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1. 將筆記視為神經元: - 這個靈感來自於塗子沛的《第二大腦》。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稱為軸突 (Axons)。在第一大腦中,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正如我們在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來閱讀與寫作。將Obsidian的筆記視為神經元,樹突表示透過閱讀輸入
我最近一次親身體會到「議事」, 是擔任 Regeneron ISEF 2024的數學科大會獎評審。 評獎的過程,英文稱為 Caucus,直接翻譯成中文是黨團會議。 雖然評獎的過程,做任何的「決定」, 都需要獲得在場評審舉手投票後的多數, 但具體要投票的「議題」是什麼,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與今日所謂“知識管理專家”說提倡的大相逕挺。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中心化 Centralized”而非“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你作為創作者做出所有決定。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系統是“封閉 Closed”而非“開放 Openness”, 每張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一直對利用OKR來管理績效非常感興趣。OKR中的"O"代表目標(Objective),而"KR"則代表關鍵結果(Key Results)。然而,如何具體定義目標和關鍵結果一直困擾著我。直到2024年3月31日的晚上,我在得到APP的閱讀中找到了答案:關鍵成果需要與任務(Task)搭
無論是職場專業人士還是學生, 這篇文章都能給你新的啟示。 我們常常搜尋別人的解法, 但最適合自己的, 往往是經過實踐和調整後的方法。 累積自己的數據, 能讓你在實踐中找到最佳解法, 提升自我效能。 ▋理由1 - 自己的數據更具實踐性和精確性 依賴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一起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吧(欸 嗨,我是出雲。 相信在各位的心中,都有個被埋藏已久的寫作夢。 想問問來到這裡的你,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現在的你還想寫作嗎? (啊如果不想了,可以給個斗內讓我今晚加菜我會謝謝你,然後再按下紅色的叉叉離開。) 如果還想,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隱藏主題吧!
Thumbnail
『寫聯絡簿』是時間管理技術,方法簡單有效,與艾維·李的『每日六件事』方法原理相同。提高生產力和專注力。適用於個人時間管理,也可用於親子互動和教育,包括親子溝通、寫作訓練、機會教育、品格教育和生活管理等的簡單工具。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一天浪費了哪裡?學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這次微光研究室推出兩款手寫日計畫電子模板,讓你量化每個時刻,詳細規劃每天時段,高效安排時程,以條列化方式掌握時間,用量化的方式紀錄努力成果。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本文介紹了時間管理的工具Evernote和Todoist,並提供了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和技巧,以達到更有效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內容行事曆是一種策略工具,可以幫助職場人士預先規劃和組織其內容創作與發布。透過明確規劃每日、每週或每月的內容主題、格式、發布管道和目標受眾,業者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參與和保留客戶。特別是在節日或特殊事件期間,內容行事曆能夠幫助業者提前準備,確保市場活動和宣傳內容的時效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一起成為時間管理大師吧(欸 嗨,我是出雲。 相信在各位的心中,都有個被埋藏已久的寫作夢。 想問問來到這裡的你,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現在的你還想寫作嗎? (啊如果不想了,可以給個斗內讓我今晚加菜我會謝謝你,然後再按下紅色的叉叉離開。) 如果還想,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隱藏主題吧!
Thumbnail
『寫聯絡簿』是時間管理技術,方法簡單有效,與艾維·李的『每日六件事』方法原理相同。提高生產力和專注力。適用於個人時間管理,也可用於親子互動和教育,包括親子溝通、寫作訓練、機會教育、品格教育和生活管理等的簡單工具。
Thumbnail
第四步驟 :建立自己的任務管理系統 白話一點說,任務管理系統 = To Do List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工作內容算是單純,沒有特別想過要使用To Do List,後來拆解每天的代辦事項之後,驚覺於公、於私,每天超過30項代辦事項,但是神(ㄓㄨ)腦(ㄊㄡˊ)如我,想靠著好記性去記憶所有事情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一天浪費了哪裡?學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這次微光研究室推出兩款手寫日計畫電子模板,讓你量化每個時刻,詳細規劃每天時段,高效安排時程,以條列化方式掌握時間,用量化的方式紀錄努力成果。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本文介紹了時間管理的工具Evernote和Todoist,並提供了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和技巧,以達到更有效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內容行事曆是一種策略工具,可以幫助職場人士預先規劃和組織其內容創作與發布。透過明確規劃每日、每週或每月的內容主題、格式、發布管道和目標受眾,業者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參與和保留客戶。特別是在節日或特殊事件期間,內容行事曆能夠幫助業者提前準備,確保市場活動和宣傳內容的時效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Thumbnail
1.作者參考了"子彈筆記術"、"GTD時間管理"兩種時間管理方式,並運用於Evernote,建立起這本書的架構。 2.時間管理不是要自己去把所有事情完成,而是要把目標放在把事情做得有價值,完成一些會讓自己覺得幸福快樂的事。 3.作者有提到主題樹狀筆記法,但沒提到實際做法,後續可以自行再搜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