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特輯4】非暴力溝通的關鍵,是真心的關懷自己與他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暴力特輯也逐漸書寫到尾聲了!這一篇文章是【暴力特輯】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要來跟大家分享「非暴力溝通」的心法,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適時調整溝通的心態,如此,可以讓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更能夠關照到自己跟別人的需要,讓我們與人的關係更和諧。

有一本書叫做「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裡頭有寫出在與人溝通時,可以用四個步驟(說出事實而不評論、辨認並表達自身感受、溫和地提出自身需要、使用明確的語言提請求)(詳見備註一),這些溝通技巧,我相信我不需要特別再寫一篇文章說明,各位冰雪聰明的讀者可自行閱讀這本書或相關概念的文章,必然都可以將「非暴力溝通」的執行技巧或步驟學起來。

      這一篇文章,我們就來聚焦地談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心法:真心的關懷自己與他人。我自己在閱讀、消化「非暴力溝通」相關的概念時,我會反向思考的是:何以我們都很習慣用「批判、評論」或「要求、命令」的口吻跟別人說話呢?何以我們在溝通時,常常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或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忘了顧慮到當對方聽到我們說完這些話之後,會感覺不舒服呢?我沉澱了一下,發現那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常常都會忽略自己內心最深沉的需要或感覺,也沒有顧慮到別人的感受,也缺乏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來表達我們的需要跟感受。所以才會常常在溝通的時候,都無法用最精確、具體的語言,去說出自己的心情,反映自己的需要,同時也無法在溝通的時候,以良性溝通的方式關照對方、珍惜彼此之間的關係。

      大家可能有聽過一句話吧?「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阿嬤覺得你餓」。到底冷不冷、餓不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實只有你自己體會最深,旁人說的餓或冷,很可能都不是你感覺到的餓或冷。但在我們從小到大被教養的經驗中,很多時候都是「旁邊的人覺得我們需要什麼,就給我們他覺得我需要的東西」,久而久之,很可能我們也忽略了:到底我們感覺是什麼?我們的需要是什麼?然後,我們把身邊親友這樣「給予」、「照顧」我們的方式也學起來用,用以上方式去關心別人、照顧別人,以自己的觀點去「評斷」別人需要什麼,到頭來,在關係中的我們彼此都沒有真正滿足到彼此的需求,也都過得不開心。

      如果我們想要讓這個世界更美好,首先需要的是,不要這麼快去評斷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想法好或不好,真心地傾聽自己與別人的心聲,了解自己與對方的感受、立場是什麼,然後再以真誠的心,好好地用精確、具體的語言向別人說出自己的需要,也用溫和的方式好好回應對方的需要。我想,這樣的溝通方式才是所謂的「好好講話」,如果我們反覆練習、實行以上的溝通心法,我想,一定可以漸漸形成一股良性溝通的循環,讓我們內在的感覺更平和,也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好,讓這個世界充斥更多愛與溫暖。

 



備註一:若對這本書講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額外閱讀這本書,或閱讀相關文章<非暴力溝通 | 4個步驟說出愛的語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看到衛福部網站上有提供「30秒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忍不住也想來寫一篇「暴力偵測」的文章,讓大家對於關係中的暴力訊號可以更快速地發現,以期能夠保護自己,決定是否要離開當下這一段對自己有害的關係。
我重新瀏覽了一下我往年在方格子寫的文章,在2021年7月時,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如何陪伴身邊的性侵害受害者? - 致社會大眾」。當時是特別針對性侵害受害者的主體還有社會大眾的受眾做書寫,如今,也隔了三年以上,多累積了三年的實務經驗,這次要來提出我的專業意見,說明「如何陪伴受暴的人?」
有感於這個社會的暴力循環周而復始地發生,身為諮商心理師,很想要杜絕暴力的發生,期待看到這個社會充滿和平與溫柔的氛圍,所以接下來幾週,都會針對暴力相關的主題,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也希望這樣的論述、概念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傳媒更加地推廣,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別人。
這篇文章想拋出一個議題,鼓勵大家思考:「如果你的身心狀況不符合主流心理學中認定的『心理健康』,你會怎麼看?」
傾聽內在的聲音,今年幫自己安排了為期十天的一個人跟團出國旅遊的行程,結束了十天的旅遊,也多了更多豐富的內外在體驗,於是,想整理一下自己旅遊的心得,把它整理成五點闡述,算是把自己一個人跟團的心得做個小小的紀錄與分享~
5/5瘋迷歐洲
近期需要一些時間休養生息,好好照顧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 停止更新文章兩週,我們9/29再見。 若讓各位讀者失望,也實在不好意思,還請各位海涵。 9/29 (日)起會繼續更新文章,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看到衛福部網站上有提供「30秒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忍不住也想來寫一篇「暴力偵測」的文章,讓大家對於關係中的暴力訊號可以更快速地發現,以期能夠保護自己,決定是否要離開當下這一段對自己有害的關係。
我重新瀏覽了一下我往年在方格子寫的文章,在2021年7月時,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如何陪伴身邊的性侵害受害者? - 致社會大眾」。當時是特別針對性侵害受害者的主體還有社會大眾的受眾做書寫,如今,也隔了三年以上,多累積了三年的實務經驗,這次要來提出我的專業意見,說明「如何陪伴受暴的人?」
有感於這個社會的暴力循環周而復始地發生,身為諮商心理師,很想要杜絕暴力的發生,期待看到這個社會充滿和平與溫柔的氛圍,所以接下來幾週,都會針對暴力相關的主題,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也希望這樣的論述、概念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傳媒更加地推廣,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別人。
這篇文章想拋出一個議題,鼓勵大家思考:「如果你的身心狀況不符合主流心理學中認定的『心理健康』,你會怎麼看?」
傾聽內在的聲音,今年幫自己安排了為期十天的一個人跟團出國旅遊的行程,結束了十天的旅遊,也多了更多豐富的內外在體驗,於是,想整理一下自己旅遊的心得,把它整理成五點闡述,算是把自己一個人跟團的心得做個小小的紀錄與分享~
5/5瘋迷歐洲
近期需要一些時間休養生息,好好照顧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 停止更新文章兩週,我們9/29再見。 若讓各位讀者失望,也實在不好意思,還請各位海涵。 9/29 (日)起會繼續更新文章,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祝大家中秋佳節愉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