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為什麼而工作》除了錢、自我實現,還有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關於作者

巴里·施瓦茨是美國賓州斯沃斯莫爾學院的心理學教授,被認為是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之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目前已經出版了10本著作,發表專業論文上百篇。他的作品《選擇的矛盾》被《商業周刊》《富比士》雜誌評為年度十大頂級商業圖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99 字、5 則留言,僅發佈於01-幸福的100個祕訣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6會員
246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2/08
金句:一個人如果能在清晨醒來,晚上睡去,中間的時候做他所愛的事,那他就是成功的人。 作者觀察到許多人對自己的職涯不滿意,於是他們將設計思維運用到職涯規劃中,提供了重設職涯的新視角。他們希望幫助讀者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新的自由,並在職涯規劃上提供系統化的指引。
Thumbnail
2025/02/08
金句:一個人如果能在清晨醒來,晚上睡去,中間的時候做他所愛的事,那他就是成功的人。 作者觀察到許多人對自己的職涯不滿意,於是他們將設計思維運用到職涯規劃中,提供了重設職涯的新視角。他們希望幫助讀者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新的自由,並在職涯規劃上提供系統化的指引。
Thumbnail
2025/01/27
金句:人生沒有劇本,就是努力並順其自然地堅持下去。 反映了鈴木敏文對於人生和職業生涯的態度。鈴木敏文的職業道路並非按照預先設計的藍圖行進,而是隨波逐流、因應變化。他在進入零售業之前,原本夢想做獨立電視節目,但因機緣巧合進入了伊藤洋華堂,並最終成為7-Eleven的掌舵者。
Thumbnail
2025/01/27
金句:人生沒有劇本,就是努力並順其自然地堅持下去。 反映了鈴木敏文對於人生和職業生涯的態度。鈴木敏文的職業道路並非按照預先設計的藍圖行進,而是隨波逐流、因應變化。他在進入零售業之前,原本夢想做獨立電視節目,但因機緣巧合進入了伊藤洋華堂,並最終成為7-Eleven的掌舵者。
Thumbnail
2025/01/20
《經營最重要的事》讀後感及SEO建議:本文總結了梅納德·韋伯的《經營最重要的事》的核心觀點,並提供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危機中管理團隊、高效管理大公司等實用策略,同時也分享了「橡膠球時刻」和「水晶球時刻」的概念,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0
《經營最重要的事》讀後感及SEO建議:本文總結了梅納德·韋伯的《經營最重要的事》的核心觀點,並提供如何突破職場天花板、危機中管理團隊、高效管理大公司等實用策略,同時也分享了「橡膠球時刻」和「水晶球時刻」的概念,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本書將「不上班賺更多」放超大在主標,但事實上,全書文眼其實是副標的「複合式職涯」,強調你的薪水是由不同收入所組成,而非只是單一來源(即傳統的正職薪水)。面對AI世代來臨,作者認為,如何在新的工作型態中讓自己不過時、找尋全新的個人成功定義、未來職涯擅用科技自我賦能,會是複合式工作所能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本書將「不上班賺更多」放超大在主標,但事實上,全書文眼其實是副標的「複合式職涯」,強調你的薪水是由不同收入所組成,而非只是單一來源(即傳統的正職薪水)。面對AI世代來臨,作者認為,如何在新的工作型態中讓自己不過時、找尋全新的個人成功定義、未來職涯擅用科技自我賦能,會是複合式工作所能帶來的啟發。
Thumbnail
在閱讀《複業時代來了》這本書之前,我的觀念認為正職的工作要全力以赴,想加薪就是要提升原本工作需要的技能,就是要不斷的超越自己,但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這道理我一直到這2年才有不同頓悟。 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 《複業時代來了》作者並沒有直接回答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而是強調先從副業開始,也就
Thumbnail
在閱讀《複業時代來了》這本書之前,我的觀念認為正職的工作要全力以赴,想加薪就是要提升原本工作需要的技能,就是要不斷的超越自己,但其實可以有其他選擇,這道理我一直到這2年才有不同頓悟。 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 《複業時代來了》作者並沒有直接回答到底該不該辭掉原本的工作,而是強調先從副業開始,也就
Thumbnail
《你為什麼而工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靈雞湯。施瓦茨教授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性懶惰、報酬至上”假設,並強調了自主權和工作意義對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重要性。因此,這本書提供了實際的見解和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你為什麼而工作》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靈雞湯。施瓦茨教授挑戰了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性懶惰、報酬至上”假設,並強調了自主權和工作意義對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的重要性。因此,這本書提供了實際的見解和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勵志故事。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AI寫的摘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從過去的全職工作到現今的自由職業,揭示了尋求平衡的艱辛與對個人價值的反思。文章同時也質疑社會對工作的期待,並強調真正的成就應該是能夠幫助他人,而不僅僅是追求金錢。整體來看,這是一篇充滿思考的生活觀察,提醒我們在追逐工作的同時,亦需珍視內心的聲音與生活的真諦。
Thumbnail
「員工的野心」 「領導者的特質」 「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價值?」 「就算你不是創業家,為什麼也要為自己打造一個願景呢?」
Thumbnail
「員工的野心」 「領導者的特質」 「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價值?」 「就算你不是創業家,為什麼也要為自己打造一個願景呢?」
Thumbnail
別想著一步到位。 工作的本質是他人以財物換取你有價值的勞動,市場的影響與你的能力是否有價值佔了很大的比重。 先從不討厭與合理待遇的開始嘗試與探索,先求有、再求好、也許成為事業、再者成為志業。
Thumbnail
別想著一步到位。 工作的本質是他人以財物換取你有價值的勞動,市場的影響與你的能力是否有價值佔了很大的比重。 先從不討厭與合理待遇的開始嘗試與探索,先求有、再求好、也許成為事業、再者成為志業。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為工作而活》透過多元視角與歷史脈絡探討人類與工作的關係,挑戰傳統經濟學對稀缺性的假設,充滿啟發性,值得一讀。
Thumbnail
《為工作而活》透過多元視角與歷史脈絡探討人類與工作的關係,挑戰傳統經濟學對稀缺性的假設,充滿啟發性,值得一讀。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