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做的都不是主管要的?|幫你正確認知完美的兩個思考角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覺得很挫折,在工作上經常發生花了很多時間,修修改改好多次,最後終於滿意的成品,卻在交給主管之後被打槍、責罵,之後還要一直來回修補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事與願違呢? 」一位朋友滿臉委屈的說道。

 

這不是第一次收到類似的問題了,我思考一下後回答:「這種情況其實蠻常見的,從專案管理的利害關係人角度來看,這跟是否有同步需求有關,如果這個成果只是為了自己,像是家裡的布置,當然可以追求完美,因為最終是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

如果這個成品是要交付給其他人,如主管或是市場時,過度追求自己認為的完美反而可能會偏離真正的期待,產生反效果。」

 

朋友點點頭,說:「原來如此,你的意思是若沒有跟主管的需求同步,就只是自以為的完美對嗎?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更貼近需求呢?」

 

「沒錯!我們有時候太過專注於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結果忽略了需求分析,或者沒真正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那再努力反而可能和真正的期待漸行漸遠,導致成品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與主管的溝通方面,建議可以利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概念,先快速交出一個最基礎、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版本,使用這個版本與主管的回饋進行迭代,增加溝通與同步的頻率,這樣既能降低重工的風險也能逐步更貼近需求;想要追求完美是好的,但不應該執著於一個理想中的版本,而是要像玩一場終極密碼,在每一次失敗後逐漸縮小範圍,就能離成功越來越近。」

--------------------

在職場中,我們常看到那些經過無數次修改、投注了很多心力打造的「完美作品」,卻在發表後沒能獲得預期的迴響,這現象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探討。

 

追求完美的態度

如上面的對話中提到,當一個專案或作品的最終受眾只有自己時,追求完美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與自我肯定。

比如作家中布置、個人筆記,這些成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我們心中,只需要符合個人的審美與期待,這就像一個內部市場,只有自己最了解並欣賞這份努力。

但當最終成品是需要面對其他人時,過於自我中心的「完美」反而可能會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知道「需求分析」與「利害關係人管理」的重要性,若未能充分調查目標受眾的真實需求,很容易忽略受眾期待的重點,進而產生反效果。

也就是說,追求單方面的完美可能讓我們陷入「陷阱」,忽略市場回饋與實際情境,導致成品與真實的期待脫節;我們要了解真正的完美是存在於需求者心中,而不是強推我們認為的完美給對方

 

過度優化的迷思

在專案管理中,我們很在意產品的「範疇」,也就是這個產品要做到那些條件,當這個產品多做了不是原先需求的項目時,不管最終成果是加分還是扣分,我們都會將這個行為稱做「過度優化」

我們在專案進行中常使用「最小可行性產品(MVP)」的概念,先推出最基本、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產品,再根據使用者回饋不斷調整與改善;這種循環漸進的策略,讓我們能夠在不斷試錯中縮小與成功的距離。

與主管的溝通也同樣可以使用這個概念,先快速交出一個最基礎、能夠滿足核心需求的版本,用這個版本與主管的回饋進行迭代,並增加溝通與同步的頻率、持續對焦,這絕對比修修改改壓到死線那一天,交出了自認為最完美的成品,卻因為沒有跟主管同步需求而被打槍來得好。

將其當作是在玩一場終極密碼,每一次失敗後都能逐漸縮小範圍,那將會離成功越來越近;若過於堅持初版就要做到盡善盡美,反而失去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將會降低適應變化的敏捷性。


 

嘔心瀝血的「完美作品」常常因為忽略了市場需求與真實使用者回饋,導致事與願違;前述的兩個探討角度則告訴我們,理想與現實之間常常存在一道鴻溝,要跨越這道鴻溝就全賴我們能否正確認知並適時調整

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動力,但過度的完美主義反而可能讓我們停滯不前,失去了學習與成長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以市場與使用者為主來設定合理的期望,並運用迭代改進的方法,我們就能在不斷調整中接近目標,並在工作上更有彈性與餘裕。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博恩與大人學Bryan的訪談2|3個職場人際關係真相

換了位置就該換腦袋! — 幫你觀察職場局勢的2視角+1提醒

職場提案不想再被打槍?|寫出提案說服力的4元素+3步驟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緯嘉-avatar-img
2025/03/19
這其實也是個無解的問題,有時候主管自己也根本不知道要的是什麼 哈哈哈哈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蔡緯嘉 沒錯,所以觀察與分析很重要,也可以跟同單位的前輩旁敲側擊,看看是否能歸納出一些主管的規律或是偏好。
還是要有點彈性~~~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林燃(創作小說家) 是的,這就是為什麼不要一開始就想完美,投入太多時間資源反而會因為沉沒成本回不了頭~
宇牛-avatar-img
2025/03/19
這是猜猜看遊戲!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宇牛 從小小的猜來慢慢同步,其實感情也是這樣喔~
可以把主管當成是老師去看待交報告這件事, 寫完考卷給老師批改, 老師一定會有意見要你修改的, 這樣拿回報告時心情會比較舒服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很棒的心態!就是抱著一定會改的預期,沒改是賺到XD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5/03/21
曾經有個別單位的同事跟我抱怨,她做的主管都不滿意,都沒有絕對她已經很努力。一方面是我大概知道她職場上的表現,所以-已經很努力這句話還可以再研議。但她主管不滿意,就是發生她只會傻傻地提供成果,但成果根本就不是主管要的,到底要怎麼誇獎她拉~~~~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1
艾克星貨鋪 跟刻意練習的概念很像,就算主管常常不滿意,我們也可以透過每次提交不同的成果來測試主管喜好,可別幻想同樣的作法會得到不同結果~
avatar-img
CK On Board
348會員
231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CK On Board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14
職場魅力不只是外表與談吐,而是專業知識、溝通技巧與情緒智商的綜合展現。 必須持續學習與自我反思,透過專業能力與溝通藝術,在競爭職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6
主動提問是與主管高效合作的關鍵,提供思考、整理過的資料能幫助討論聚焦。 利用圖表化與數據化提問,不僅讓主管更容易理解,還能提升與AI協作的效率。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2025/03/24
主管如何讓團隊運作更順暢?掌握工作分配技巧的3個關鍵,提升團隊效率。 分配工作不只對人,在AI協作時代更要學會拆解流程引導AI,優化工作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憑什麼只有我不爽,你弄得我不爽,那我也要讓你不爽,要不爽大家一起不爽。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場合,發現主管犯錯是個敏感的情況。文章分享了一位工程師發現主管在軟體開發專案中的嚴重錯誤,並提供了處理這種情況的方法和建議。作者強調應該勇於提出問題,並且適當地解決,這不僅有利於公司,也有利於職業生涯的成長。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在職場待了一段時間的你 是否有時候或常常遇到主管交辦給你一個模糊不清的任務 當你想要細細追問時 卻發現主管會突然生氣 或是坦言告訴你這是上級交辦下來的任務 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唸書時期的我 也遇過這樣的問題 不清楚教授的問題語意 教授也還不清楚想要你研究的方向 當時的我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Thumbnail
不傳統人資的職場大小誌主管篇,是來自一個小夥伴的困擾, 主管希望小夥伴能多做一些,而小夥伴困惑在自己明明已經很努力... 職場中常見的主管與員工的分歧,其實還可以這樣去看,那樣去試~ 4點整理自我檢核盤點法,把焦點放回自己,找到工作動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