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 - The Power of Habit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習慣的力量」是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商業觀點的非小說暢銷書,作者 Charles Duhigg 透過真實案例與研究,揭示了人類行為背後的習慣機制。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涵蓋個人、組織與社會層面的習慣變化,並提出「習慣迴圈」(提示、行為、獎賞)與「關鍵習慣」的理論。書中強調,了解習慣的運作機制,就能有意識地改變行為、提升自律與效率,甚至轉化整個企業文化或社會運動。這本書不僅適合自我提升者閱讀,也為管理者與教育者提供行為轉變的實用工具。

Charles Duhigg 是普立茲獎得主,曾任「紐約時報」記者,專長於商業與科學議題的調查報導。他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貼近日常的故事,使「習慣的力量」自2012年出版後即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數月。Charles Duhigg 後續出版的「更聰明、更快、更好」(Smarter Faster Better)則延續其對高效行為與決策科學的關注。他強調,改變行為的第一步不是意志力,而是理解習慣如何被啟動與強化,並學會設計自己的「行為架構」來取代原有的反射式行為。

以下摘要本書的重點與大家分享:

This process within our brains is a three-step loop: First, there is a cue, a trigger that tells your brain to go into automatic mode and which habit to use. Then there is the routine, which can be physical or mental or emotional. Finally, there is a reward...
raw-image

我們大腦中的這個過程是三步驟的循環:首先是提示,它告訴大腦進入自動模式,並決定使用哪個習慣。接著是例行公事,可能是身體、心理或情緒上的行為。最後是獎賞。

習慣的形成由提示、例行公事與獎賞組成一個循環,稱為「習慣迴圈」。提示觸發行為,例行是實際行為,獎賞則強化該習慣,使之固定於腦中。了解這個機制有助於我們辨識與改變習慣。


Cravings are what drive habits. And figuring out how to spark a craving makes creating a new habit easier.
raw-image

渴望是驅動習慣的動力。了解如何激發渴望,有助於建立新習慣。

習慣的核心動力是渴望,渴望讓我們重複某個行為。建立新習慣的關鍵在於設定誘人的獎賞,引發渴望,才能讓新行為持續下去。


The Golden Rule of Habit Change: You can’t extinguish a bad habit, you can only change it.
raw-image

改變習慣的黃金法則是:你無法根除壞習慣,你只能改變它。

要改變壞習慣,不能試圖根除它,而是保留原本的提示與獎賞,改變中間的行為。透過替代行為建立新的習慣迴圈,才能真正實現改變。






Keystone habits start a process that, over time, transforms everything.
raw-image

關鍵習慣會啟動一個過程,隨著時間推移,改變一切。

在組織中,某些「關鍵習慣」具有槓桿效果,能促成整體文化與效率的轉變。例如安全文化在鋁業公司的成功,就是由強調一個關鍵習慣開始。






Willpower isn’t just a skill. It’s a muscle, like the muscles in your arms or legs...
raw-image

意志力不只是技能,它就像手腳的肌肉一樣,可以訓練也會疲乏。

意志力可透過訓練增強,但也會因過度使用而疲憊。了解如何適當管理與培養意志力,是改變習慣與達成目標的核心能力。






Crises are so valuable, in fact, that sometimes it’s worth stirring up a sense of looming catastrophe rather than letting it die down.
raw-image

危機非常有價值,有時甚至值得激起一種即將到來的災難感,而非讓它平息。

危機能打破既有組織慣性,成為重新建立習慣的機會。成功的領導者會善用危機來導入新的行為模式與企業文化。危機不僅是挑戰,也是一種改變的催化劑。





Consumers sometimes act like creatures of habit — automatically, with little regard to rationality or goals.
raw-image

消費者有時會像習慣性動物一樣行動——自動且幾乎不考慮理性或目標。

零售巨頭如 Target 藉由數據分析了解顧客行為習慣,甚至能預測懷孕與需求。企業運用這些習慣模式來調整行銷策略,影響購買行為,讓顧客「無意識地」形成品牌偏好。





Movements don’t emerge because everyone suddenly decides to face the same direction at once. They rely on social habits.
raw-image

社會運動之所以興起,不是因為每個人突然做出相同決定,而是仰賴社會習慣。

社會運動的發展基礎是人際網絡與社會規範的習慣性力量。從朋友之間的連結,到組織的結構與信念,這些社會習慣能激發大規模行動,如馬丁路德金領導的民權運動與大型教會的擴張。



Some habits are so entrenched that they override our capacity to choose.
raw-image

有些習慣根深蒂固,會凌駕於我們選擇的能力之上。

習慣既能賦予我們力量,也可能導致失控。對於成癮、強迫行為等問題,法律與倫理常在「選擇」與「習慣」之間掙扎。最終,每個人都需為自己的習慣承擔責任,但我們也必須理解行為背後的習慣性驅動。




結語

「習慣的力量」說明人類行為背後的習慣機制,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為何會反覆做出某些選擇,而非一味自責或壓抑衝動。當我們學會覺察「提示—行為—獎賞」的迴圈,就能以溫和不批判的方式看待自身習慣,進而調整日常行為,讓生活更有節奏與秩序。這種自我理解與行為重塑,有助於建立內在的心靈和諧,降低焦慮與內耗,進一步培養穩定、正向的情緒狀態。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習慣決定了我們的飲食、運動、睡眠與壓力管理方式。書中強調改變一個關鍵習慣,往往會牽動整體生活型態的改變,使身體與心理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當我們建立有益健康的例行行為,例如每天散步、深呼吸或早睡早起,不僅能強化身體機能,也讓心神歸於平靜與和諧,達成真正的身心養生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伊桑的書摘
13會員
267內容數
歡迎來到伊桑的書摘!我是Ethan,一位熱愛讀書的人,致力於每年閱讀一百本好書,並將從中汲取的智慧分享給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裡的內容專為那些追求長壽與智慧朋友而設計,涵蓋最新的科學研究、健康觀點,並以歐美醫藥哲學的角度探討疾病預防與養生之道。
伊桑的書摘的其他內容
2025/06/13
「The Miracle Morning」是 Hal Elrod 所著的一本自我成長書籍,主張早起是一種改變人生的強大工具。作者本身曾遭遇嚴重車禍與經濟困境,卻靠著建立早晨習慣,重建生活與事業。他提出「生命救援法則(Life S.A.V.E.R.S.)」六大晨間儀式,包括沉默(Silence)...
Thumbnail
2025/06/13
「The Miracle Morning」是 Hal Elrod 所著的一本自我成長書籍,主張早起是一種改變人生的強大工具。作者本身曾遭遇嚴重車禍與經濟困境,卻靠著建立早晨習慣,重建生活與事業。他提出「生命救援法則(Life S.A.V.E.R.S.)」六大晨間儀式,包括沉默(Silence)...
Thumbnail
2025/06/09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精神科教授、成癮醫學專家 Dr. Anna Lembke 所著。Lembke 博士長年治療藥物濫用與行為成癮患者,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Thumbnail
2025/06/09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精神科教授、成癮醫學專家 Dr. Anna Lembke 所著。Lembke 博士長年治療藥物濫用與行為成癮患者,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Thumbnail
2025/06/06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是神經科學家 Richard J. Davidson 與科學作家 Sharon Begley 於2012年共同撰寫的著作。書中提出「情緒風格」(Emotional Style)的概念,將情緒反應分為六個維度:復原力、展望、....
Thumbnail
2025/06/06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是神經科學家 Richard J. Davidson 與科學作家 Sharon Begley 於2012年共同撰寫的著作。書中提出「情緒風格」(Emotional Style)的概念,將情緒反應分為六個維度:復原力、展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如何利用意志力養成習慣。 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州大學的學者們選取了164名八年級生(國二學生)進行測試,除了智商外,還特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如何利用意志力養成習慣。 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州大學的學者們選取了164名八年級生(國二學生)進行測試,除了智商外,還特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