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如何改變自己|頓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認知要真正的改變,需要的是理解的累積,但關鍵是體驗。這兩者的總和,我稱為頓悟。

一、填充再多的知識,卻沒有真正升等的感覺

有沒有一種感覺,你拼命地去上課、你用力的讀書,像是每年都有績效一樣去拼命,一年過去了,你秀出你努力的痕跡,一條條代辦事項的完成,看著年計畫表的完成度,你感到心滿意足。
你卻一直都是別人的學生,在上別人的課,卻鮮少真的慢下來思考人生,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人生大哉問般的問題,答案當然在你的心中。
上頭是我在學生時期的心路歷程,從大學的勁舞社,從編舞到編劇,大三的學生議會到研究生,我一直在「往上爬」,當個看起來很認真的學生,但說實話,我不過是一直被出社會的恐懼壓在心頭,不斷的看書、參與活動、不斷地想要學習知識,與其說好學,不如說我不過是知識焦慮症,不如說我只是想要證明自己很厲害,深怕被別人看不起,所以讓知識流水般的滑過自己的意識,就被下一個進度給淡忘掉了。
《穩》書中提到:當自卑感和自戀糾纏在一起,就會讓人想成為「其他人更優秀、更閃亮的人」,而這也是他們理想的自我形象。為了實現這一點,他們必須更辛苦地與現實生活奮鬥。
正是我那時候的狀態。
直到我出社會,經濟獨立後,下班躺在床上,想起許多學生時期風框的人們,再想想現在的樣子,我想以前在多風光的人們,也不過要個吃飯跟快樂的生活而已。
全身髒髒地(筆者以前是做園藝的)但慵懶的躺在地上:「不用努力了欸,好爽喔」,原來只是想要沒有罪惡感的耍廢。
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因為我想要做而已,這一刻,我才明白我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一個可以睡飽、可以買我喜歡的東西、做一切任性的事情,然後買更多書本,繼續囤著。
一切的驅動的需求不再是恐懼,而是我渴望的擁有,如果你想要讓一切累積真正深化,首先可以問問自己,這些行動是否有罪惡感。
你必須不再為了恐懼而行動。


二、全心體驗的條件—需要慢下來

心流,你需要心流。我的文章提到心流的概念,在一個活動中,需要
1. 高度的專注、2.強烈的動機、3.感受回饋,可以幫助你的意識進入心流。
不過在文章沒有提及到的是,什麼東西阻礙了我們進入心流,就是我上段提到的-恐懼,恐懼不見的會呈現出恐懼,我們會用超理智來掩蓋恐懼,讓他看起來像是焦慮。
讓自己的心情和狀態慢下來,沉浸在當下,如果你是個常常關注在未來或是過去的人,先將意識拉到當下,專注在你眼前的事情上,或是想你正在想的事情,讓意識與活動一致性。
面對易焦慮者,改變當下的狀態是很重要的,我分享兩個方法:
一、 深呼吸,專注的深呼吸,回到你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如果還是沒有很有效,第二個辦法。
二、 重新開機:把雙手摀住你的臉,全部罩住,你會感受到全黑,一片沉靜,淡淡的呼吸,很自然不用刻意,或許你感覺會有點想哭,如果想哭想哭就哭出來,哭完再開機,不開也沒關係。
這樣的過程,就是關掉你大腦的聲音,你的大腦很吵,吵到你的感受都出不來,活在當下,把自動化的思考關掉。
讓你的身體說說話。

三、策略、行動、感受、整理

閱讀後的行動是至關重要,新的觀點、新的認知,藉由你理解後,你相信後,並放入你的策略中,細想關鍵。
行動,是身體的事情,頭腦閉嘴,專注於身體,並感受行動的回饋,回饋會告訴你策略與行動的差異,不同在哪裡,新的體悟是什麼?最後,很重要的是去整理下來,正如我所做的事情。
我們要如何改變自己,其實要達到一個境界就是-不刻意。
我在生活中,都有一些煩惱,而這些煩惱,很自然推動我去找答案,我研讀了很多心理學、也很喜歡寫作整理思緒,這些都是累積,就像經驗條一樣,是讓我們可以升等的能量。
不刻意,就是不追求目的的探尋答案,有些答案其實都在你的自己身上,從你過往的體驗、生活細節、過去的回憶,答案都埋藏於心底,或是潛意識層。
過去的回憶,那些種種,可能是種遺憾,讓你在無意識中,踏入了你現在走的方向,你的努力、你的用力都像是在探尋那個答案,而頭腦累積的理解,會讓你改變看事情的角度,也讓你自己可以改造經驗,重新定義和詮釋你的過往,同一件事情,有了不同的感受與情緒,舊有的認知就會慢慢鬆動,重新結構成新的認知,新的價值觀。
我過去都以為認知先於體驗,最近才體悟到,有這個「體悟」才會真正的改變認知,進而改變人生軌道。
或許不是改變自己,而是找到自己,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我的專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昆陽 Peace 2021.6.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焦慮的小我就像在幽谷自由落體墜落,而我努力抱持著意識往下攀爬,用自己的力量讓小我慢慢地墜落,緩緩地不要那麼失控,不讓小我走向自我毀滅,讓小我自爆自棄,事後陪伴著小我好好療傷。我渴望地正是我恐懼的,每一次吸引都誘發我的嚮往,但同時爆發我的恐懼。我多希望自己是個遲鈍的人,不那麼共感、不那麼高敏。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焦慮的小我就像在幽谷自由落體墜落,而我努力抱持著意識往下攀爬,用自己的力量讓小我慢慢地墜落,緩緩地不要那麼失控,不讓小我走向自我毀滅,讓小我自爆自棄,事後陪伴著小我好好療傷。我渴望地正是我恐懼的,每一次吸引都誘發我的嚮往,但同時爆發我的恐懼。我多希望自己是個遲鈍的人,不那麼共感、不那麼高敏。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理性是參與情緒製造的角色,也是帶領我們求真的工具,感性也不是理性的對立,而是專注於情感面的能量。 希望藉由情緒的機制,讓各位學習著區分感受與情緒的差異,讓情緒回歸到原始的樣貌,允許自己慢下來好好思考,好好感受,並學習培養求真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煩惱 困擾 恐懼 是在心靈成長後 不會佔據任何思維空間 自然的活著 會被生活種種事所牽絆 若沒有能力找到方法解決 就會困擾影響正常生活運作 久了會產生恐懼導致身心靈病灶 心靈成長後的優勢 1.專注學習力倍增 2.讓思維更加清晰 3.判斷事物方向能更適切 4.強化自身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無數的挑戰和變化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變化。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學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面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如何保持內心的穩定,如何不斷自我提升,成為我們成長的關鍵。而在這一切的核心,便是自我察覺。 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自我察覺,即對自己內心、情感、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煩惱 困擾 恐懼 是在心靈成長後 不會佔據任何思維空間 自然的活著 會被生活種種事所牽絆 若沒有能力找到方法解決 就會困擾影響正常生活運作 久了會產生恐懼導致身心靈病灶 心靈成長後的優勢 1.專注學習力倍增 2.讓思維更加清晰 3.判斷事物方向能更適切 4.強化自身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