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憤怒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就跟水喝多了需要上廁所是同一個道理,在自然的情況下大概幾分鐘就可排解。但我們在情緒上卻常常憋尿,直到「心」嚴重發炎...........
但不當的表達或壓抑則會造成憤怒的積壓;到後來遇到事情不是動輒過度激憤,便是完全無法表達憤怒。
[原文摘錄]
花太多心思去分析,,或探討你的憤怒是否合理恰當都是沒有意義的,那等於是懷疑人應不應該有感覺。容我再說一次,憤怒不過是一種感覺。感覺是要讓人體驗而不是評斷。就像其他的感覺一樣,憤怒是一種傳遞訊息的溝通形式。
憤怒是來自於恐懼。
例如:你的話讓我生氣(憤怒)。心真正的聲音是我怕你不再愛我(恐懼)。
不斷表現憤怒總比面對恐懼容易得多,我們總是容易用憤怒來面對問題,但對真正的問題毫無幫助。
這有一個[從巨大的憤怒發現巨大的恐懼]真實的故事
「讀後反思」:
我每次看到憤怒的這一段,都會想到一個經驗;是某個早晨我在機場候機室聽到一對老夫妻的對話。
老先生(不致於咆嘯,但也非常不爽的指責):「都是你記錯時間,一早六點多就出發,結果時間根本還沒到,害我們這麼早來在這裡等!!」
老太太(非常氣定神閒的望著前方):「本來是要訂昨天晚上的,是你自己說白天坐飛機比較好才改成今天的。」
老先生(怒氣略有上升):「我沒這樣說,是你說難得上台北不然多留ㄧ下!」
老太太(仍然氣定神閒的):「對阿,難得喜事嘛,當然要多留ㄧ下啊~~」
老先生(怒氣繼續上升):「就是不喜歡跟你一起出門!事情都不處理好,現在就呆呆在這裡等,不知道要等到幾點….」
老太太(仍然氣定神閒的):「再坐一下,時間到了就會叫我們。」
老先生(怒氣繼續上升):「坐這麼晚的時間,回去南部天都要黑了!」
老太太(仍然氣定神閒的):「沒關係啦,飛機很快,一下就到了啦!」
老先生(大爆發):「你(憋氣,怒急攻心)………我出來只帶兩天的藥,明天還要看醫生!你時間都不先算好!真的做事情都不用心啦!」
老太太(始終氣定神閒的望著前方):「啊~~我也只帶3、4顆藥出門ㄚ,不要擔心啦!」
在一旁的我聽到這段對話,第一個在腦海中出現的便是「憤怒其實來自於恐懼」。
若可以把老先生的憤怒用顯微鏡一層層倍數轉大來看,看到深處,充滿了恐懼 。
若是再把恐懼用放大鏡仔細的看,通常最深層的,便是對生存(或說是死亡)的恐懼。
自從明白了「憤怒是來自於恐懼」這個道理之後,每次我感覺怒氣要上來的時候就問自己:「憤怒的背後如果是恐懼,我在怕的什麼?」,很誠實的一次一次重複問下去。我所得到的最終答案,不脫生存與死亡。
當這樣一次又一次問問題變成一種心智習慣之後,引發憤怒的機率變得比較小,跟內心的恐懼也更加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