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手中的《朱自清全集》竟是刪剪過的版本?(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朱自清的全集並非全集,因為有不少文章被刻意排除在外,沒有收錄。
據我實際閱讀朱自清作品的經驗,以及朱喬森編製的〈朱自清生平著作編年簡表〉來看,某些文章之所以沒被編進《朱自清全集》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有些詩文是在1949年後,可能是在朱自清死後幾十年才被人發現,當初編輯《朱自清全集》的人無法取得朱自清遺留在對岸的作品及相關資料,僅能仰賴那些攜來台灣的朱自清作品集及相關書籍。朱喬森在選集中提到,朱自清的舊體詩及詞作,有的從未公開發表,深藏在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一些作品當初沒被編進《朱自清全集》是無可避免,並非編輯者刻意為之。
2.
朱自清的好友鄧中夏是著名的共產黨員,聞一多是中日戰爭後期嚴厲批判國民黨的知名人士,郭沫若葉聖陶鄭振鐸等人後來不僅不隨國民政府來台,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下擔任要職,如果讓這些人的名字、事跡出現在《朱自清全集》裡,編輯者、出版社可能將承受極高風險,因而將這些作品排除。
3.
朱自清生前的一些文章,內容觸及國民政府治下民眾的生活慘況,與1949年後戒嚴時期當局試圖塑造的兩蔣父子及黨國正面形象相悖,可能會讓民眾對政府、執政黨產生負面觀感,編輯也許考慮這點而不予收錄。
舉幾個例子,朱自清的〈溫州的蹤跡〉是由四則短文構成,前三則是優美的寫景短文,最後一則名為〈生命的價格──七毛錢〉,卻是在寫一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揭露民國時代中國社會的黑暗面──社會動蕩不安、強盜綁匪橫行,一些女孩因家貧或遭土匪擄獲而被賣到人口市場,成為「人貨」。對此,朱自清感到憤慨而無奈。
其〈論吃飯〉、〈不滿現狀〉寫於1947年,朱自清雖然沒直接批判國民政府,也沒透露對中共的聲援與認同,但他在文中明確肯定群眾上街請願的合法性、合理性,他寫道:
抗戰勝利後的中國,想不到吃飯更難,沒飯吃的也更多了。到了今天一般人民真是不得了,再也忍不住了,吃不飽甚至沒飯吃,什麼禮義什麼文化都說不上。這日子就是不知道吃飯權也會起來行動了,知道了吃飯權的,更怎麼能夠不起來行動,要求這種『免於匱乏的自由』呢?於是學生寫出『饑餓事大,讀書事小』的標語,工人喊出『我們要吃飯』的口號。這是我們歷史上第一回一般人民公開的承認了吃飯第一。這其實比悶在心裏糊塗的騷動好得多,這是集體的要求,集體是有組織的,有組織就不容易大亂了。可是有組織也不容易散,人情加上人權,這集體的行動是壓不下也打不散的,直到大家有飯吃的那一天。」
以上我說明了那些不被編入《朱自清全集》的詩文有什麼特色,以及提出幾個不被編入全集的可能原因,真相需要進一步挖掘。有兩個問題,我實在無法回答,需要另待高明!
一是,朱家後人及中國學者編輯的朱自清作品集、朱自清全集已經出現,在市面販售,為何坊間出版的《朱自清全集》仍然沿襲以往的版本,沒有什麼改變呢?
一是,現在已經解嚴多時,為什麼當海外、中國的相關著作源源不絕湧入台灣的時候,教科書編寫者、全集出版社編輯群、國文教師,包括過去曾向學生講授「荷塘月色」的我,不自覺沿襲戒嚴時期的框架、作家給人的既定印象來談朱自清呢?
是否國文課本裡的作家,不論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我們的認知不知不覺被戒嚴時代的國立編譯館,或是當局所設的框架給侷限、矇弊了呢?朱自清的生平事跡與某些作品被刻意遮蔽,只是上述問題的冰山一角,大概還有其他作家也遭遇如此命運吧?
坊間出版的《朱自清全集》仍然沿襲以往的版本,沒有什麼改變。

相關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目前我們在市面所見的《朱自清全集》,其實只收錄他少部分作品,許多詩文與論著當初因某些緣故沒被編入,而且後來並沒有隨解嚴而改變。即使中國學者及朱自清後人編纂的選集進入台灣,市售的《朱自清全集》不論是「世一書局」還是其他出版社的版本,仍舊維持原樣。 是否我對國文課本所提的作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前言 岡田英弘是誰? 在八旗文化出版他的史學著作之前,岡田英弘在學院以外的台灣社會罕為人知。按出版社所附的作者介紹,岡田英弘「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一九五三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學術上專攻滿洲史、蒙古史。對於中國史、古代日本史、韓國史等各領域也多有鑽研。一九五七年,二十六歲便以《滿文老檔
前言 這幾年台灣出現不少向社會大眾介紹中國歷史的書籍,像是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劉仲敬《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以及匯集多位日本學者的「中國‧歷史的長河」系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等等。不少作者努力彙整各方的相關研究,並試圖擺脫漢人中心史觀的束縛,對整個中國歷史或者某件史事、某個歷史人物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用地
目前我們在市面所見的《朱自清全集》,其實只收錄他少部分作品,許多詩文與論著當初因某些緣故沒被編入,而且後來並沒有隨解嚴而改變。即使中國學者及朱自清後人編纂的選集進入台灣,市售的《朱自清全集》不論是「世一書局」還是其他出版社的版本,仍舊維持原樣。 是否我對國文課本所提的作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前言 岡田英弘是誰? 在八旗文化出版他的史學著作之前,岡田英弘在學院以外的台灣社會罕為人知。按出版社所附的作者介紹,岡田英弘「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一九五三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學術上專攻滿洲史、蒙古史。對於中國史、古代日本史、韓國史等各領域也多有鑽研。一九五七年,二十六歲便以《滿文老檔
前言 這幾年台灣出現不少向社會大眾介紹中國歷史的書籍,像是楊照「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劉仲敬《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以及匯集多位日本學者的「中國‧歷史的長河」系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等等。不少作者努力彙整各方的相關研究,並試圖擺脫漢人中心史觀的束縛,對整個中國歷史或者某件史事、某個歷史人物
前言: 現在大家嘴巴所說的「桃園市」,是在2010年五都升格以後才出現,之前叫做「桃園縣」。升格前的「桃園市」則是現今的「桃園區」。升格前後,「桃園」的面積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相當穩定,幾十年來沒有重大變化。我想,使用這個比較穩定的框架來談桃園平埔族,讀者的接受度會比較高,也比較容易理解。 如果用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二 朱自清為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寫了一個序,起首的見解頗為透徹獨到,可惜這個見解被現今的漢語語言學者束之高閣,因而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述繁多,卻總是不見梗概。朱自清雖然不是語言學家74,對漢語的觀察卻相當有意思。下面引述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台灣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比台灣進步、中國比台灣發展得要好、中國比台灣有效率…… 如果比較硬體,比較經濟,甚至人才的競爭力(人才能不能在社會上發揮正面功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台灣真的不如中國。但這一部分人很難理解為何另一部分人不想和中國統一,甚至不想與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前言 這幾天一直接收到徐志摩的相關訊息,有些意思。翻閱《傳記文學》第726期(2022年11號)封面是徐志摩的碩士論文《中國婦女的地位》作者是陳靜瑜。 徐氏出生於中國國勢衰弱的清末民初,中國改朝換代之際,且旅美期間又正值美國排華氛圍極為嚴重之時(1882-1943)。他以他的視野來詮釋中國婦女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二 朱自清為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寫了一個序,起首的見解頗為透徹獨到,可惜這個見解被現今的漢語語言學者束之高閣,因而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述繁多,卻總是不見梗概。朱自清雖然不是語言學家74,對漢語的觀察卻相當有意思。下面引述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朱令的四十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毒殺疑案 》 台灣仍有一部分人認為,中國比台灣進步、中國比台灣發展得要好、中國比台灣有效率…… 如果比較硬體,比較經濟,甚至人才的競爭力(人才能不能在社會上發揮正面功用是另一回事),或許台灣真的不如中國。但這一部分人很難理解為何另一部分人不想和中國統一,甚至不想與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前言 這幾天一直接收到徐志摩的相關訊息,有些意思。翻閱《傳記文學》第726期(2022年11號)封面是徐志摩的碩士論文《中國婦女的地位》作者是陳靜瑜。 徐氏出生於中國國勢衰弱的清末民初,中國改朝換代之際,且旅美期間又正值美國排華氛圍極為嚴重之時(1882-1943)。他以他的視野來詮釋中國婦女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由朱天文親自執導的《願未央》,紀錄了三姐妹朱天文(1956-)、朱天心(1958-)朱天衣(1960-)回憶其父母朱西甯(1927-1998)與劉慕沙(1935-2017)從相識、相戀到成家的故事。而由林俊穎執導的《我記得》,則描述師城胡蘭成,至今仍從事創作的朱天文與朱天心的故事。
Thumbnail
朱廷獻先生(1930-1990)辭世至今轉瞬已34年,最近整理舊書,看到先生著作,懷念起這位亦師亦友的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