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經驗分享:面對學習動力低落的學生該怎麼辦?我的六個改變嘗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撰寫日期:2023.10.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正文開始

十月中的時候,我寫了一篇到某科大上課,看似戲謔開玩笑,實則內心失落的課程紀錄。(閱讀全文

那天真的很慘嗎?其實還好。因為更慘的是,這是教育部的業師協同企劃,我還必須跟這群學生相處好幾堂課。

我本來想說:「算了啦,就上自己的課,反正他們不想學是他們的事,我錢照領。

但後來轉個念一想,不如把困難當成挑戰,努力看看,或許自己也會成長很多。

昨天是第二次上課,我做了六個小改變,簡單記錄一下,也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1. 脫掉正式服裝

這堂課,我把正式的服裝脫掉,只穿一件白色 T-shirt 。

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講師身份的心理暗示,從外觀上跟學生拉近距離。




▋2. 調整互動方式

第一次上課時,我發現只要是小組討論,大家都不太願意開口,即便是同學之間也是如此。

討論時間一片安靜,結束請他們發表,不講話就是不講話,大家尷尬在那裡。

後來我發現,這一批學生不習慣與人互動,心裡可能有想法,但是不敢說出來。(我不確定是什麼原因)

因此,這堂課我調整線下與線上溝通的比例,讓他們匿名打字發表,討論留言。

果然,提高了互動意願,讓我更能夠了解他們心裡的真實想法。




▋3. 降低內容濃度

既然學員還沒準備好,那講再多也沒用。(或是很難確定有沒有用)

因此,我把減少了大半重點內容,增加實作討論的時間,預留討論的彈性空檔。

這樣對班上多數同學較友善,我也不會有那種講到滿頭大汗,卻被冷落的無力感。




▋4. 創造生活連結

上次講課結束,我內心其實非常失落,想說我這麼用心準備課程,竟然熱臉貼人家冷屁股,還真是頭一遭。

但後來仔細一想,簡報對這群學生的心理距離真的太遠了。

他們可能連一篇文章都沒耐心看完了,怎麼還會想要學簡報?

我自己內心亂猜的啦,應該有一群人覺得:「學簡報到底關我屁事!」

所以這次我跟他們聊聊: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哪些場景需要與人溝通合作、什麼時候需要說服他人…

換個說法,讓簡報無形的融入生活之中,試著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




▋5. 增強引導力道

多數課程中,小組討論的階段,我不太會介入,而是把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員。

但是這班的同學很「害羞」,不太願意與人交流,我常看到大家盯著題目,拿著白紙若有所思,但就是不會跟組員分享。

所以我默默潛入小組,先問有寫下想法的同學怎麼想,然後引導他說多一點。

接著,我就會說:「你的想法不錯欸,要不要跟其他人說看看?」通常這時候,他就會更有信心的講給組員聽。

只要組內有兩個人開始交流,溝通的阻力就會降低不少,確保開始有互動後,我就會慢慢淡出討論。




▋6. 鼓勵所有表達

雖然想的很美好,但真實的情況就是:很多學生在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就已經下定決心不聽課了。

因此,這群學生討論時常常偏離主題,也根本沒搞清楚要做什麼。

在參與他們的討論時,我不會硬要他們照著題目要求來討論,而是簡單確認他們此時看到題目的想法,並且要求他們先寫下來。

分享時,他們講的可能根本不是題目的要求,但我還是會很正向的幫忙解讀答案,並且試著找到從中同學可以學習的地方。

你可能會想:這樣真的有達成課程的「學習目標」嗎?

但對我來說,目標是要讓他們先花時間投入。先花時間投入,才可能激盪出改變的火花。

聚焦幻覺告訴我們:「人會對於當下投入的事物,賦予更高的重要性。」實際運作下你也會發現,他們如果有花時間產出成果,會更願意聽你後面的解析。


conclusion word formed from lettered yellow tiles

conclusion word formed from lettered yellow tiles

▋總結

分享一個課程中小小的感動時刻。

最後實作演練的時候,有一組就像我前面說的,大家乾坐在那裡五分鐘,沒有人開口說話。

我過去簡單引導後,說:「你們要不要試著一起解決問題看看?學習跟別人溝通、表達想法,也是很重要的簡報能力喔!

講完之後,我就離開了,躲在旁邊偷偷觀察。

後來,我看到一個同學拿出手機,加了另外一個同學的 Line,把我叫他們拍下來的一張投影片傳給另外一位同學。

就是這個小小的舉動,開啟了小組的溝通和合作,最後他們也順利「按照題意」完成練習。

最後你可能會問我:「學生真的有因為你這樣做,產生成長和改變嗎?

坦白說,我不知道,或許還需要更多時間才能看到。

但身為講師,面對這群年齡比自己小的學生,只要看見一點改變的可能,就還有努力的責任和理由。




若有簡報內訓或個人諮詢的需求,歡迎來信討論。

與我聯繫

最新活動資訊

追蹤IG

訂閱週報 (每週三收到一篇原創短文)

(本文為FAHAHA所有,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

avatar-img
56會員
79內容數
嗨,我是順法,是一名簡報培訓講師,主講 : 視覺溝通、內容策略、上台表達等簡報技巧。超過 100 場以上的授課實戰經驗。希望透過公開班、讀書會、寫作,推廣大眾簡報能力的養成。有任何培訓需求,歡迎與我聯繫。信箱:fahahatalk@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AHAH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撰寫日期:2023.08.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我們的大腦極度渴望原因,因此,當你提出一個結論,就要一併給對方理由,這樣才會有說服力。 這其實很好理解。然而,很多人在提出原因來解釋結論時,常常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
撰寫日期:2023.08.02 作者:FAHAHA|翁順法 邏輯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分類,一個是排序。 分類就是將多個重點歸納成 3~5 類,降低聽眾的認知負荷;排序,則是安排重點的先後順序,一步步引導聽眾進入結論。 排序做得好,聽你簡報就像在聽故事一樣有沈浸感。 怎麼排序呢?
在職場工作中,如果你能提供一個有價值且可行的提案,就能獲得累積戰功的機會,也提升在老闆心中的話語權。 ​ 但怎麼提案,才不會被老闆否決或敷衍呢? ​ 最近在讀《大人學的破局思考》,有一篇在談:「怎麼提案,才能讓老闆好懂又相挺?」Joe 提出了兩個關鍵要素...
撰寫日期:2023.06.05 作者:FAHAHA|翁順法 ▋簡報一昧追求字少,是一種迷思 ​簡報設計真正追求的不是字少,而是聽眾理解的時間少。​
撰寫日期:2023.11.25 作者:FAHAHA|翁順法 A 組設計流程的問題,其實也發生在非常多人身上。差別只在他們是畫在紙上,而多數人是直接發生在投影片中。 很多人做投影片時,一打開空白的頁面,就會急著找模板、配顏色、找插圖、玩動畫…,卻忽略掉應該要先去思考真正要溝通的核心訊息...
撰寫日期:2023.08.24 作者:FAHAHA|翁順法 當我們要表達的內容項目太多時,資訊就容易變得零散,讓聽眾感覺很混亂。 這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將想法正確分類,在聽眾腦中建立容易理解且一覽全局的框架,讓他們一目瞭然。 實際上怎麼做呢?可以掌握兩個重點... ​
撰寫日期:2023.08.26 作者:FAHAHA|翁順法 ​​我們的大腦極度渴望原因,因此,當你提出一個結論,就要一併給對方理由,這樣才會有說服力。 這其實很好理解。然而,很多人在提出原因來解釋結論時,常常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
撰寫日期:2023.08.02 作者:FAHAHA|翁順法 邏輯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分類,一個是排序。 分類就是將多個重點歸納成 3~5 類,降低聽眾的認知負荷;排序,則是安排重點的先後順序,一步步引導聽眾進入結論。 排序做得好,聽你簡報就像在聽故事一樣有沈浸感。 怎麼排序呢?
在職場工作中,如果你能提供一個有價值且可行的提案,就能獲得累積戰功的機會,也提升在老闆心中的話語權。 ​ 但怎麼提案,才不會被老闆否決或敷衍呢? ​ 最近在讀《大人學的破局思考》,有一篇在談:「怎麼提案,才能讓老闆好懂又相挺?」Joe 提出了兩個關鍵要素...
撰寫日期:2023.06.05 作者:FAHAHA|翁順法 ▋簡報一昧追求字少,是一種迷思 ​簡報設計真正追求的不是字少,而是聽眾理解的時間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額...如果只有一個同學的話,不如你說想聽什麼吧?」(笑) 「啊...阿哈哈...」(尬笑) 我們學校有三種主要的教學方式:Lecture、Tutorial和Lab。一般的tutorial都沒有學分可賺,理所當然也就沒有人會上。
Thumbnail
你走進教室, 無力的趴在桌上, 厭世的說: 「今天上課要做什麼」 情緒是會傳染的, 千萬別把特教老師想成: 總是雙手拿著彩球, 充滿活力的鼓舞學生。 最後,兩人一起厭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国中的上课情形就是大部分的老师们都没在教课。教课的就真的只是教课,丝毫不理会到底有没有用心上课的同学。考试有同学明显作弊,老师甚至不在乎。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額...如果只有一個同學的話,不如你說想聽什麼吧?」(笑) 「啊...阿哈哈...」(尬笑) 我們學校有三種主要的教學方式:Lecture、Tutorial和Lab。一般的tutorial都沒有學分可賺,理所當然也就沒有人會上。
Thumbnail
你走進教室, 無力的趴在桌上, 厭世的說: 「今天上課要做什麼」 情緒是會傳染的, 千萬別把特教老師想成: 總是雙手拿著彩球, 充滿活力的鼓舞學生。 最後,兩人一起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