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選題#13|三明治世代的你,照顧長輩、照顧孩子,卻忘了照顧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提到了許多那些長照家庭的人間鬼故事,主要照顧者不只要承受照顧病人的壓力,還要承受來自各路親戚的指指點點,這讓我想起了《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的某段劇情。

當張孟成從監獄出來後,他發現年邁的父親生病了,記性越來越差,然而哥哥張大偉竟然讓父親做手工賺取生活費,於是他生氣地拿起紙盒砸向大偉。

大偉生氣地說:「你在兇什麼?你有意見嗎?」

接著,孟成指責大偉,沒有告訴他,父親生病了。然而大偉質問他:「要說什麼?說不定爸會變成這樣,就是被你氣的!」接著兄弟兩人一言不合,打了起來。

後來,大偉的妻子見狀連忙阻止兄弟打架,並指責孟成說:「你什麼都不知道,就這樣打起來了,他可是你的哥哥耶!」原來是因為年邁的父親得了失智症,做手工能幫助父親改善失智的症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沒有理解事情的全貌之前,別輕易地指責對方。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長照鬼故事

在我的身邊,就發生很多這樣的鬼故事。

主要照顧者盡心盡力照顧生病的長輩,然而不巧的是孩子也生病了。當他蠟燭兩頭燒,感到分身乏術時,還得面對其他手足對於照顧方式的批評與指教(但他們卻不願給力),以及面對其他的長輩的數落哪裡照顧得不夠周到,甚至還有其他長輩與手足聯手施壓的狀況發生。最後,主要照顧者受盡各種委屈而身心俱疲,也跟著生起病來……。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書中提醒大家,如果自己平常不在照顧現場,就請尊重主要照顧者,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我想,這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批評與指教,極度缺乏的是支持與尊重。如果你的身旁有主要照顧者,請別再施加壓力給他,如果你真的是好心想提供建議,那請你先問問主要照顧者,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因為,通常你的建議只會「幫倒忙」,而你的實質幫助,無論是出錢、出力或其他照顧者所需要的,那才是真正能幫上忙的地方!

raw-image

找到讓自己還能轉下去的方法

我在2022年出版第一本新書時,有幸能上《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作者蕭彤雯主持的生活同樂會節目,在我受訪的印象中,彤雯姊是一位相當友善、幽默、機靈的主持人,而且她也是雙子座,真是與有榮焉呢!

沒想到的是,那陣子也可能是她生活中多重夾擊的日子:自身罹癌、母親的老年憂鬱、孩子成長等多種挑戰。恰巧的是,也是我的好友罹患肺腺癌的日子。因此,我在閱讀此書時,心有戚戚焉,這本書是大家的故事,也是這世代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已邁入不惑、甚至知天命之年,卻還像個陀螺一樣轉不停的人們。

誠心推薦給大家閱讀《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你將會在書中看見自己的生命角色與故事,找到適合自己繼續「轉」下去的方法或姿態。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內容總結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
5
/5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5/5零內耗溝通術
題為已公開的文章主題,探討作者的個人經驗,介紹《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一書,解釋現代年輕人面對稱讚的不安感以及對社會氛圍的影響。
4/5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4/5CupOfTherapy 畫給心累的上班族
你想在職場上變得更受歡迎、工作更加順利嗎?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如何從生活中學習體貼,並從書籍《體貼是練出來的》中得到的啟示。文章除分享作者的親身經歷外,也提供了三點實用的體貼技巧和行為,適合想要提升職場人際關係的讀者。如果你想變得更體貼並且讓工作更順利,歡迎閱讀這本書。
0/5體貼是練出來的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5/5零內耗溝通術
題為已公開的文章主題,探討作者的個人經驗,介紹《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一書,解釋現代年輕人面對稱讚的不安感以及對社會氛圍的影響。
4/5請不要在大家面前稱讚我
這陣子,我陸續聽到有人在閒聊時,想要開啟新的話題,是這樣說的: 「他怎麼這麼沒能力,工作了十年才做到組長而已。」 「你家人怎麼這麼笨,要買也不會去買那種比較便宜的水果。」 「我看他也沒多聰明,明明怎麼做就好了,竟然不知道。」 這些句子的起手式,都是從貶低他人開始。 這讓我回想起,曾經在某堂
4/5CupOfTherapy 畫給心累的上班族
你想在職場上變得更受歡迎、工作更加順利嗎?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如何從生活中學習體貼,並從書籍《體貼是練出來的》中得到的啟示。文章除分享作者的親身經歷外,也提供了三點實用的體貼技巧和行為,適合想要提升職場人際關係的讀者。如果你想變得更體貼並且讓工作更順利,歡迎閱讀這本書。
0/5體貼是練出來的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之於所處的現世,我或許是個無夢的人,唯獨在戲院裏頭、在銀幕彼端才能暗自許下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使巧合不曾降臨,我仍不可能忘記《當男人戀愛時》的念舊情懷。然後有天,我會感到現實的完整,並非真的到過了那些美麗的地方,而是我確信這些地方總在俗世的角落被不斷懷想。光是記得這點,我已經是個永遠不老的人。
《當男人戀愛時》是改編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但其實韓版的《不標準情人》基本上是改編前年(2013)的韓劇《當男人戀愛時》(附註1),這部韓劇在導演韓東旭與編劇的努力下,直接將韓劇內容大改,直接變成「流氓與小姐」的設定,使當時
愛情與麵包哪個重要?這電影就像是用麵包的觀點,告訴你愛情的重要。而且他麵包觀點,還是很艱苦的,艱苦到沒希望的。
看《當男人戀愛時》我哭得唏哩嘩啦,也很推薦大家都能進電影院支持,只是對於對自由極端敏感的我來說,雖然是瑕不掩瑜,但還是不免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
如果當我給出了全部的自己,你要不要? 「愛情你比我想得還要偉大 你給我這輩子最後的期待」 茄子蛋EggPlantEgg - 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當男人戀愛時阿成所帶給我們的單純美好。
阿成的憨傻與純真,看在他人眼裡是愚蠢,看在浩婷眼裡卻是迷人,就像那一份畫著五顏六色的塗鴉契約,每一格塗的,不僅僅是顏色,更滿載了心意,就如同一封封真摯的情書,塞滿了浩婷的生活,豐沛的色彩,也為她枯燥乏味的落寞,抹開一道道亮麗的彩虹。我想,甜蜜的愛,就像甘蔗,總是越嚼越有滋味。
之於所處的現世,我或許是個無夢的人,唯獨在戲院裏頭、在銀幕彼端才能暗自許下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即使巧合不曾降臨,我仍不可能忘記《當男人戀愛時》的念舊情懷。然後有天,我會感到現實的完整,並非真的到過了那些美麗的地方,而是我確信這些地方總在俗世的角落被不斷懷想。光是記得這點,我已經是個永遠不老的人。
《當男人戀愛時》是改編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但其實韓版的《不標準情人》基本上是改編前年(2013)的韓劇《當男人戀愛時》(附註1),這部韓劇在導演韓東旭與編劇的努力下,直接將韓劇內容大改,直接變成「流氓與小姐」的設定,使當時
愛情與麵包哪個重要?這電影就像是用麵包的觀點,告訴你愛情的重要。而且他麵包觀點,還是很艱苦的,艱苦到沒希望的。
看《當男人戀愛時》我哭得唏哩嘩啦,也很推薦大家都能進電影院支持,只是對於對自由極端敏感的我來說,雖然是瑕不掩瑜,但還是不免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
如果當我給出了全部的自己,你要不要? 「愛情你比我想得還要偉大 你給我這輩子最後的期待」 茄子蛋EggPlantEgg - 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 當男人戀愛時阿成所帶給我們的單純美好。
阿成的憨傻與純真,看在他人眼裡是愚蠢,看在浩婷眼裡卻是迷人,就像那一份畫著五顏六色的塗鴉契約,每一格塗的,不僅僅是顏色,更滿載了心意,就如同一封封真摯的情書,塞滿了浩婷的生活,豐沛的色彩,也為她枯燥乏味的落寞,抹開一道道亮麗的彩虹。我想,甜蜜的愛,就像甘蔗,總是越嚼越有滋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對於「長照」你有什麼想像呢? 是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去曬太陽,還是簡單的清潔與互動?現實中的照護情況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不堪...
Thumbnail
兒少照顧者通常承受巨大的心理與生活壓力。本文講述了一位兒少照顧者的真實生活故事,以及他們內心所承受的心酸與矛盾。文章呼籲重視照顧者的心理健康,並提醒人們預防失能、失智等問題。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照顧者的內心世界,讓人深刻地感受到照顧這一群體的辛酸與無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在我的工作領域,看了非常多的長照家庭,我有時像局中人情緒陷入其中,有時又像第三者必須客觀看事情,有時更像站在至高點看人生縮影,從事個管這份工作自己的內在能量必須很強大,有信仰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