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陰影?還是命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經常看所長文章的朋友,會發現所長還蠻常引用榮格老阿伯(lāu-a-peh)說的話。常常引用他的話是因為,現在的所長越來越能理解,這些話的意義,不是字面上的那種,而是真有感悟的這種。      但是,所長也必須承認,自己跟榮格老阿伯很不熟,因為他的學問實在太高深,太困難了,自己還吞不下去。因此,需要借助那些已經鑽研很久的專家,以深入淺出的解說,自己才能稍稍懂一點。

      這位老阿伯在說明人的情緒表現時,以各種原型概念來說明,這些原型,透過了心理遺傳的方式,留在了每個人的深處,成為了集體的意象。光看到這些,是不是覺得這是在說什麼?對,如果看老阿伯本人的說法,真的太高深,很難理解,所以需要專家的幫忙。

      這次,所長要介紹的書,就是在介紹這些「原型」。書名是《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作者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依照榮格老阿伯的理論,他將人物原型分成了56個。每一個「原型」都有長得正的樣子,也長歪的樣貌,就像太極圖,除了有陰陽兩面外,同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者間是彼此互相消長。

raw-image

      為何說這些原型是我們的集體意識,儲存在人的內在深處呢?

      因為書中在介紹各種原型時,是以流傳已久的童話故事,或者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來引領讀者開始認識。這些人物角色,我們都蠻常看見的,像是公主、王子、國王、皇后……。每一個原型角色,都有理想型,也有走鐘型。如果發展好,就成為理想型;發展不好,就變成走鐘型,走鐘型就成為了我們的情緒陰影了。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不只有一個原型,人是由眾多原型組合而成的。而這些在我們身上的原型,有些發展得還不錯,有些就走鐘了。而走鐘的原型,就成為我們情緒起伏的背後動力。

      書的背面有這麼一段話:『「情緒陰影」,就是讓人在情感暴風雨來襲時,常常找不到傘的窘境;是阻礙我們身心能量的「情節」所在,也是我們心靈深處的「雜質」。這些無法被自我意識到的情感經驗,原來背後,暗藏著許多我們還不夠了解自己的地方。』

      從這段話中可以了解,如果想要了解自己,要向陰影靠近。越是靠近陰影,才能明白為何同樣的回應,其他人接收到之後,沒有什麼感覺,然而自己接收到之後,卻會暴跳如雷的原因;也才會慢慢可以發現,只有自己才會遇到的「鬼故事」情節。

      我們可以把情緒陰影,看成是一把握在手中的鑰匙,如果願意拿起鑰匙,把門打開,走進去看看,在門的後面到底有什麼,或許就有機會改寫原本的情節,創造出不同的結局。

raw-image

      而榮格老阿伯則是把發現「情緒陰影」的過程,看成是鍊金術的歷程。作者在前言中寫道:「當陰影提煉出來了,見了光,就變成一種對生命有價值的滋養。我們不用再困進那些自我責備、和討厭別人的心靈牢獄當中,而能用一種更有彈性的立場,去擁抱各種不同的經驗與事件所要帶給我們的生命意義。」

      為什麼所長對榮格老阿伯的理論有興趣呢?

      因為,最近這幾年,所長逐漸發現,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那些讓自己覺得窒息的情節,裡面都有自己勞不可破的信念。在這些信念中,有些幫助自己以輕鬆的態度面對互動,有些信念則讓自己感到抓狂、焦慮、孤單。

      一開始,都誤以為,那些令自己糟心的原因是在別人身上,後來才發現,造成這所有一切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有了這個發現後,並不表示再次面對類似的情節時,情緒就不會再出現。其實,火爆還是依樣火爆,不爽仍然會不爽,只是可以在情緒之後,採取不同的行動。藉由行動改變,希望事件的開展方向也會不同。

      這呼應了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但這幾年以來,我逐漸體會到何謂「從容」的態度:那是一種面對他人質疑時也能覺察自己不需要恐慌的能耐。當我們學會自我覺察之後,這一切「有能力穩定自己情緒」的經驗都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一一發生。』

raw-image

      所長是還沒有能力做到「從容」的態度,不過已經越來越有能力,從別人的反應中解脫出來,不再過度地自責,或過度的自我要求,而是給自己一點放空的空間,讓自己從現狀的困頓中抽離。

       這本書很有意思,裡面除了用很淺白的文字解釋各種原型外,前面還有一個測驗,讓我們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情緒陰影是屬於哪一類。所長做了這個測驗,結果是陰影內隱型中頭輕腳重這一型,這種類型是思想得分高於情感得分。裡面解釋:「這一類型的人,容易被非理性信念困住,要適時地回去整理自我價值觀的形成脈絡,別讓不適用的信念困住自己。」

      書的每一章節中,也有一些提問與書寫練習,讓我們每看完一段落之後,可以先停下來想一想,梳理一下想法,這部分非常實用。

      所謂個性決定命運。我們的個性養成,除了先天的氣質外,還受到後天的際遇與環境的影響,最後滲入了骨子裡,變成了無意識,成為瞬間的反射。所以,榮格老阿伯才說:『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所以,想要改運嗎?先來看看自己的陰影在哪裡?屬於哪一款?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從而可以改寫鬼故事,讓原本的恐怖情節,慢慢改寫成可以令自己喜悅的有趣劇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lifesolutio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avatar-img
20會員
251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這次要介紹的書,書名是:《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作者蔡培元,依作者自己的論述,他就是一個胖子。作者認為「胖」這個議題,是個招魂幡,引領著他回到深層的生命實相中,去探究、去理解,最後能與自己和解,接受全部的自己,包括那個做不好的,與不符合他人或自己期待的自己。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這本繪本能給人內心安慰,展現作者溫暖文字與簡單線條的溫柔。這裡介紹的書對於需要被接住、被安慰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適合的繪本。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老師會教我們背唐詩,那時學校裡還有個社團,社團老師帶著我們如何把唐詩當成歌詞,試著自己創作音樂,成為一首歌曲詠唱。那是,開始接觸唐詩的第一個記憶,充滿著趣味與創意,挺美好的。同時這也是一顆種子,深埋在心中,慢慢發芽。     之前,一次大掃除中,在整理房間時,從床頭櫃
    曾經用過「字典」慢慢地把字的意思一個一個查出來嗎? 自從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普及之後,大多數的人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都會選擇透過手機查詢,大概少有人再拿出那厚重的紙本字典慢慢翻找,畢竟這個方法比翻閱紙本字典遠遠要快速且便利多了。     不管是厚厚的紙本字典,或是快捷方便的網路
這次要介紹的書,書名是:《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作者蔡培元,依作者自己的論述,他就是一個胖子。作者認為「胖」這個議題,是個招魂幡,引領著他回到深層的生命實相中,去探究、去理解,最後能與自己和解,接受全部的自己,包括那個做不好的,與不符合他人或自己期待的自己。
   《巴赫花精與經絡》在介紹如何將花精與經絡連結,達到療癒人們身心狀態,達到身心靈的動態平衡。
這本繪本能給人內心安慰,展現作者溫暖文字與簡單線條的溫柔。這裡介紹的書對於需要被接住、被安慰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適合的繪本。
本文為中醫愛好者的心得分享,介紹了中醫師杜李威所寫的《中醫純情派》書籍。文章內容涉及中醫診斷、醫藥知識、中西醫合作、以及中醫治療領域中的優缺點。作者對中醫的思維邏輯和相對客觀的西方醫學檢測都持開放態度,並認為中西合作有助於疾病治療。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老師會教我們背唐詩,那時學校裡還有個社團,社團老師帶著我們如何把唐詩當成歌詞,試著自己創作音樂,成為一首歌曲詠唱。那是,開始接觸唐詩的第一個記憶,充滿著趣味與創意,挺美好的。同時這也是一顆種子,深埋在心中,慢慢發芽。     之前,一次大掃除中,在整理房間時,從床頭櫃
    曾經用過「字典」慢慢地把字的意思一個一個查出來嗎? 自從智慧型手機與網路普及之後,大多數的人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都會選擇透過手機查詢,大概少有人再拿出那厚重的紙本字典慢慢翻找,畢竟這個方法比翻閱紙本字典遠遠要快速且便利多了。     不管是厚厚的紙本字典,或是快捷方便的網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這本書融合了作者的經驗以及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實用的步驟與技巧,希望能幫助感覺自己受困或者想要更了解自己的人。不過若是有需要,還是可以尋求更專業的協助。
閱讀本書,令我感觸頗深。曾經,我並不想相信什麼內在陰影這回事。因為不想相信,所以完全不想觸碰。
Thumbnail
人的一生與喜悲共存,這些情緒像是天秤兩端,都無法捨去,但當天秤的情緒失衡,就可能讓人崩潰。我們的情緒從小開始累績,被環境、被家庭所影響,隨著時間過去,有些情緒就可能成我們抹不掉的陰影。
Thumbnail
開啟挖掘內在力量的開關,就是找出你的負面情緒來源。 你常覺得自己的情緒很多嗎?你會害怕因為情緒做出令你後悔的抉擇嗎?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在黑暗的地方,有一些我們不願意去看的事物,而正是那些事物塑造了我們的內在世界。」- 卡爾·榮格 「期許自己能當個稱職的螢火蟲,為黑暗中迷茫的人點起微弱的螢光;雖然不足以替你照亮前進的方向,但至少讓你知道,還有其他人在你身旁。你不孤單。」- 瞎咪小
Thumbnail
「勇敢直面情緒陰影,你會找到自己的光」這是我上完柚子甜《金錢戀愛學》的心得,人類的習性多是向光而行,既然這樣,為什麼直面陰影反而能夠讓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光呢? 今天的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在《金錢戀愛學》這堂課中如何透過「情緒光影卡」對自己的內在陰影進行覺察,從而找到讓自己安定下來的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這本書融合了作者的經驗以及心理學理論,提供了實用的步驟與技巧,希望能幫助感覺自己受困或者想要更了解自己的人。不過若是有需要,還是可以尋求更專業的協助。
閱讀本書,令我感觸頗深。曾經,我並不想相信什麼內在陰影這回事。因為不想相信,所以完全不想觸碰。
Thumbnail
人的一生與喜悲共存,這些情緒像是天秤兩端,都無法捨去,但當天秤的情緒失衡,就可能讓人崩潰。我們的情緒從小開始累績,被環境、被家庭所影響,隨著時間過去,有些情緒就可能成我們抹不掉的陰影。
Thumbnail
開啟挖掘內在力量的開關,就是找出你的負面情緒來源。 你常覺得自己的情緒很多嗎?你會害怕因為情緒做出令你後悔的抉擇嗎?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談論人如何去面對自己的黑暗面,提出作者蘇予昕心理師的觀點,以及她提供的方法。透過身體對話、生命走勢圖等方式,書中教導讀者如何辨識原廠設定與外在制約,並正視自己的真實渴望,以回歸真我。
Thumbnail
「在黑暗的地方,有一些我們不願意去看的事物,而正是那些事物塑造了我們的內在世界。」- 卡爾·榮格 「期許自己能當個稱職的螢火蟲,為黑暗中迷茫的人點起微弱的螢光;雖然不足以替你照亮前進的方向,但至少讓你知道,還有其他人在你身旁。你不孤單。」- 瞎咪小
Thumbnail
「勇敢直面情緒陰影,你會找到自己的光」這是我上完柚子甜《金錢戀愛學》的心得,人類的習性多是向光而行,既然這樣,為什麼直面陰影反而能夠讓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光呢? 今天的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我在《金錢戀愛學》這堂課中如何透過「情緒光影卡」對自己的內在陰影進行覺察,從而找到讓自己安定下來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