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3|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暴力特輯4】非暴力溝通的關鍵,是真心的關懷自己與他人

    暴力特輯也逐漸書寫到尾聲了!這一篇文章是【暴力特輯】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要來跟大家分享「非暴力溝通」的心法,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大家適時調整溝通的心態,如此,可以讓我們在與人相處時,更能夠關照到自己跟別人的需要,讓我們與人的關係更和諧。

有一本書叫做「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裡頭有寫出在與人溝通時,可以用四個步驟(說出事實而不評論、辨認並表達自身感受、溫和地提出自身需要、使用明確的語言提請求)(詳見備註一),這些溝通技巧,我相信我不需要特別再寫一篇文章說明,各位冰雪聰明的讀者可自行閱讀這本書或相關概念的文章,必然都可以將「非暴力溝通」的執行技巧或步驟學起來。

      這一篇文章,我們就來聚焦地談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心法:真心的關懷自己與他人。我自己在閱讀、消化「非暴力溝通」相關的概念時,我會反向思考的是:何以我們都很習慣用「批判、評論」或「要求、命令」的口吻跟別人說話呢?何以我們在溝通時,常常會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或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忘了顧慮到當對方聽到我們說完這些話之後,會感覺不舒服呢?我沉澱了一下,發現那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常常都會忽略自己內心最深沉的需要或感覺,也沒有顧慮到別人的感受,也缺乏足夠的語言表達能力來表達我們的需要跟感受。所以才會常常在溝通的時候,都無法用最精確、具體的語言,去說出自己的心情,反映自己的需要,同時也無法在溝通的時候,以良性溝通的方式關照對方、珍惜彼此之間的關係。

      大家可能有聽過一句話吧?「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阿嬤覺得你餓」。到底冷不冷、餓不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實只有你自己體會最深,旁人說的餓或冷,很可能都不是你感覺到的餓或冷。但在我們從小到大被教養的經驗中,很多時候都是「旁邊的人覺得我們需要什麼,就給我們他覺得我需要的東西」,久而久之,很可能我們也忽略了:到底我們感覺是什麼?我們的需要是什麼?然後,我們把身邊親友這樣「給予」、「照顧」我們的方式也學起來用,用以上方式去關心別人、照顧別人,以自己的觀點去「評斷」別人需要什麼,到頭來,在關係中的我們彼此都沒有真正滿足到彼此的需求,也都過得不開心。

      如果我們想要讓這個世界更美好,首先需要的是,不要這麼快去評斷自己或別人的感受、想法好或不好,真心地傾聽自己與別人的心聲,了解自己與對方的感受、立場是什麼,然後再以真誠的心,好好地用精確、具體的語言向別人說出自己的需要,也用溫和的方式好好回應對方的需要。我想,這樣的溝通方式才是所謂的「好好講話」,如果我們反覆練習、實行以上的溝通心法,我想,一定可以漸漸形成一股良性溝通的循環,讓我們內在的感覺更平和,也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好,讓這個世界充斥更多愛與溫暖。

 



備註一:若對這本書講的內容有興趣,可以額外閱讀這本書,或閱讀相關文章<非暴力溝通 | 4個步驟說出愛的語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