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走出慢性壓力的泥淖:我的故事與改變

以前,我的工作長時間處於高壓、緊湊、作息、吃飯時間不規律、睡眠少、高張力的情緒環境,讓我逐漸感到精力被掏空。即便休假一週,我每天醒來仍舊覺得疲憊不堪。起初我以為只是累過頭,卻發現吃再多中藥、睡再多覺都無法恢復,直到我意識到這是慢性壓力導致的惡性循環。那一刻,我感覺到生活需要改變。後來,我換了工作和調整生活方式,多拉筋、運動,讓身體放鬆,才逐漸有所好轉,而這也讓我學到如何重新設立界限與規劃生活,現在的我更懂得傾聽身體的需求。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指出
慢性壓力是 21 世紀的主要健康挑戰之一
與抑鬱症、焦慮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
且估計全球約 25% 的成年人 在一生中會經歷因壓力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慢性壓力」指的是長期持續的壓力狀態,通常源於無法完全控制或解決的外部壓力源,如職場問題、財務困難、人際衝突或健康問題。與急性壓力不同,慢性壓力會長時間持續,且影響更為廣泛,包括心理、情緒和身體層面。

 

/常見的慢性壓力來源/

|工作壓力

  • 長期高壓的工作環境
  • 工作量過多或目標不明確、失業
  • 人際衝突,與同事或上司關係緊張

 

|家庭壓力

  • 婚姻狀況,如溝通不良或矛盾持續
  • 育兒壓力,包括子女教育、健康或行為問題
  • 照顧家中老人或病患的壓力

 

|經濟壓力

  • 長期負債或財務困難
  • 對未來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感

 

|人際關係問題

  • 持續的孤獨感或人際疏離
  • 社交壓力或來自社會期待的壓力

 

|健康問題

  • 長期慢性病或身體不適
  • 睡眠不足或生活習慣不健康

 

|社會與環境壓力

  • 社會不穩定因素
  • 居住環境差、噪音污染或長期通勤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來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況/

|身體信號

經常感到疲倦無力、胃痛或消化不良,甚至睡眠質量變差,容易被病痛纏身。

 

|心理狀態

情緒波動大,常感到焦慮、易怒,甚至有些失落或抑鬱。內心常像被掏空了一樣,難以提起精神。

 

|行為改變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或忽略自身需求。出現暴飲暴食或食慾不振,或是依賴不健康的習慣如吸煙、喝酒。

 

這些徵兆就像提醒我們的警鐘,停下來審視自己,給身心更多的關注與呵護。

 


 

/釋放慢性壓力的方法/

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可以透過改變來找到平衡。

|建立健康習慣

規律作息、合理分配時間,確保自己有足夠的休息與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給身體更多支持,心理保持彈性。

 

|適時調整步伐

試著放慢生活節奏保持從容,避免過度工作,當感到疲憊時,允許自己停下來喘口氣。

 

|尋求支持

與家人、朋友分享壓力讓支持系統陪伴我們前行。

 

|辨識壓力

覺察壓力來源,了解自己常見的壓力反應,適時調整應對方式。

 

|尋找適合自己的舒壓管道

無論是練習放鬆、深呼吸、寫日記、運動、料理,還是短暫放空,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接納自己的感受

理解不安與負向反應的存在,保持希望與信心、想法彈性。

 

|尋求專業幫助

長期壓力無法緩解時,考慮心理諮商或治療。

 

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身心需求,適時做調整,你值得擁有一個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




歡迎追蹤我的IG!也歡迎找我一對一【生涯諮詢】。


你還希望我分享什麼內容呢?歡迎留言或私訊給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或身邊的人有幫助,別忘了收藏、轉發或分享。職涯路上,讓我們攜手前行,一起加油!

我們下次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