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內耗!踏實感的練習(上):帶你找回內心的穩定與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年過三十對於接下來的生涯規畫,比起二十幾歲的魯莽多了些穩重感,奇妙的是參雜了點迷惘的成份。不停地在心裡質問自己:難道就是這樣了嗎?

我想找回那種篤定與確認我的質疑是否存在,想盡辦法找解方,於是找到了這本書──「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在崩潰之後

raw-image

本書出版於2022/12/27,作者是一位協助五百大公司的主管,創造卓越成果的職場教練--布萊德.史托伯格(Brad Stulberg),他一生志願是:致力於協助人們邁向卓越、幸福以及持久的成功


作者描述他發表完前兩本書(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後,他的強迫症變得更嚴重了,他形容當時「焦慮就像電流一樣,從頭到腳貫穿全身,即使拚了命的想擺脫,它們卻潛伏在暗處,入侵你的生活。」

 

於是作者開始想尋求解方,直到找到靈感,努力實踐後寫下這本書。

 

📍 個人英雄主義

在作者病症尚未痊癒之前,深陷於「個人英雄主義」,不停地奮進、不停向前衝刺著、永遠不會滿足、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不停責怪自己。

作者形容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最容易發生在【成功人士】身上,因為追求生產力而忽視了心理健康,明明已經獲得真正渴望的成功,卻又在成功時感到迷惘。


書中提到深陷個人英雄主義的10個跡象,看看你中了幾個?

(1)常感到焦慮,長期處於匆忙、缺乏耐性的狀態。

(2)感覺生活被一股狂亂的力量推著團團轉,拉著你從一件事趕到另一件事。

(3)有一種反覆出現的直覺,總覺得有什麼事不太對勁,卻又不知道是什麼事。

(4)不想一直處在開機狀態,卻又無法讓自己關機。一旦真的關機,心情反而會不好。

(5)感覺自己忙到受不了,但有了空閒的時間與空間,卻又感到莫名躁動

(6)容易分心無法專注,靜靜坐著就會忍不住去拿手機。

(7)想做得更好、變得更好、感覺更好,但不知道該從何著手。

(8)被「如何幸福、如何提升自我、如何成功」的相關資訊與產品,以及各種矛盾的說法淹沒,而感到不知所措。

(9)感覺內心寂寞或空虛,總是感覺不滿足

(10)以傳統標準來說堪稱「成功」,但總覺得自己不夠好

 

📍 一棵樹的靈感

raw-image

直到作者與好友出遊那天,他看見一片巨大的紅衫林,那天涼爽有風,在紅杉頂部的樹枝被風吹的劇烈搖晃,但十公尺以下的部位動也不動。樹幹堅若磐石,樹根堅韌地四處蔓延,盤根交錯牢牢地抓住地面。

我不該再花那麼多時間擔心最頂部的樹枝,而是將心思用在滋養我們內部的樹根。真正的根基,是那些一心一意追求外在成就的生活中,一直被我們忽略遺忘的原則和習慣。

 

📍 踏實是,全世界每一個人真正渴望的東西

所謂的「踏實」,是一種堅定的內部力量與信心,能幫助你度過人生的高低起伏。

 作者提到:踏實是全世界每一個人真正渴望的東西,如果能獲得踏實感,就會擁有更深層、更令人滿足的成功。如果將「踏實感擺在第一位,便不會忽略熱情、表現或生產力。」

 

如果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在行為科學裡面提到「享樂主義」,當我們獲得新的成就,快樂、幸福和滿足感會提升,但上升幾個月後,又會回到原先的水準。此刻若原本英雄主義的症狀沒有減退,我們容易深陷在自我懷疑當中,這就是所謂【個人英雄主義的陷阱】。


 📍 踏實成功的六大原則

raw-image

接下來我會整理這本書提到的【踏實成功的六大原則】,也就是所謂紅衫林的樹根、踏實感的根基,可以嘗試將以下練習帶到自己的生活中,相信能體會到作者口中擁有快樂、成就感、幸福感與恆久的成功是什麼感覺。

 

➀ 接納

raw-image
接納現在的妳,才能邁向真心想要的目標。

在接納章節中提到了「ACT三部曲」

A.接受(Accept):接納指的是要認清、接納現在你的樣子,當作努力的起點。先不要去想你想成為的人,也不要去想自己或其他人認為你「該有的樣子」,你就是你,此刻的你,就是現在的你,無論自己喜不喜歡都要認清事實。

C.選擇(Chooose):接下來去尋找內心深處的價值觀,並找到內心深處符合價值觀的那條路。

T.採取行動(Take action):即使覺得害怕或不自在,也要去「行動」,只有行動才是真的行動。

 

接著,要善用「語言的力量」,用善待自己取代批判自己,比如說,將「我做不到」換成「我還做不到」;將「我該換個方式做這件事情」換成「我想換個方式做這件事情」。

 

➁ 臨在

raw-image
專注當下,才能重新掌握的注意力與精力。

現代人因為受到生活的刺激,我們正活在一個重視速度、量化、一刻也不得閒的數位時代,這樣的環境使我們必須無時無刻關注在社群媒體上,擔心一不小心漏掉了最新資訊會跟不上時代,短影音盛行,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作者指出:注意力分散不但會影響我們的表現,也會連帶讓情緒受到影響,特別不能忽視心理健康。

 全心經營當下的生活,勝過滿腦子思考過去和未來。

這章節作者運用了一些方法來提高專注力,像是「做事前,先把手機放在較遠處」、「使用蕃茄鐘完成時給予獎勵」、「寫日記,專注人生有意義的是獲得更大的滿足」、「培養正念,專注當下」

值得一提的是「不辦事項清單」,作者表示比起待辦清單,我們更需要的是大膽刪除清單上無用的項目,如果要做的事情太多,就會影響到臨在的能力,專注一兩項即可。

 

➂ 耐心

raw-image
保持耐心,才能讓你更快達到目標。

在這個篇章最令我深刻的是「電擊實驗」,在維吉尼亞大學裡,有位心理學教授為了驗證「現在的人比以前更不喜歡等待」的假說,他邀請了幾百名大學生和社區居民,參與一項【思考時間】的實驗。

 

實驗的過程中,會先將研究對象安排在空房間15分鐘,而研究對象的手機、筆電、筆記本等物品一律沒收。教授給研究對象2個選擇,分別是【什麼都不做,靜靜等待15分鐘過去】、【給你一台電擊器,可以對自己施予電擊】。

 

研究結果最後有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按下電擊鍵,原因是不想靜靜坐著等待。因為人們不喜歡無聊,討厭等待,寧可選痛苦來度過。

 

我想起【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裡提到,想成功就要延遲享樂,唯有自我控制、忍耐力和自律的心是成功的關鍵,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需要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不需要刻意即快的速度行動。不要期待會馬上有成果,也不要還沒看見成果就輕易放棄,眼光要放長遠,不輕易變換方向

 

📍 總結:

在還沒看到這本書以前,我以為只要更努力拼命,得到成功後,就能獲得永久的滿足與幸福(好想要財富自由啊!)。但在書中提到真正的成功,不是無止盡的追逐,而是來自內心的踏實感。

 

如同書中所說「深陷個人英雄主義」會讓我們不斷向前衝,卻忽略了自己的心理狀態,甚至在達成目標後仍然感到空虛。作者透過自身經驗和行為科學等研究,告訴我們踏實感才是長久成功的關鍵。

 

透過這篇文章「接納、臨在、耐心」這三大原則,願我們都能夠開始調整步伐,從執著於結果,轉向培養內在的穩定。成功不該是焦慮與自我懷疑的產物,而是一種與自己和諧共處的狀態。

 


🌟🌟🌟下集預告


raw-image


下一篇,我會分享這本書提到的 「脆弱、連結、運動」三大原則一起來探索如何打造真正持久的成功!💡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陷入過「個人英雄主義」的陷阱?可以告訴我你是如何解決的,我們明天見!


加拿大生存日記,現正上映中!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ene.chen/

🍁加國の日記限動 https://reurl.cc/5D9jo6




內容總結
踏實感的練習
5
/5
avatar-img
8會員
9內容數
靈感很狡猾,常不經意就從腦中溜走,還好有霖感可以抓住它。 這裡會有書評、教學、職場、旅遊、音樂、詩,和可能不怎麼美味的心霖雞湯 與你共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霖感在路上 的其他內容
在書評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中):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精準挑選你的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 中提到:人生如同一場遊戲,要精準挑選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而在維繫人脈關係時,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便是清楚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
在《底層邏輯》這本書中,作者強調了幾個核心觀點,並指出如何運用邏輯工具來應對日常挑戰,甚至改變命運,可以參考前兩篇文章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書中的概念不僅是理論,也能在生活中實踐,而這篇我要來分享我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運用到的觀念
5/5底層邏輯
上篇文章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中,分享了這本書在探討是非對錯以及思考問題時的底層邏輯。 這次,我們繼續深入這本書的後半段,探索如何從個體進化到理解他人背後的底層邏輯。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座遊樂園,既然擁有了入場券,就該盡情玩樂、全力體驗一切
5/5底層邏輯
這本書一直都是佔據排行榜前幾名,甚至在2023年10月出版《底層邏輯2.0》,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事情的表象,但大多數的真相都藏在冰山底下,若不熟悉背後的運轉規則,就會容易被表象所誤導。書中提到商業思維的底層邏輯,若能加以運用,就能在面臨環境變化時,不容易被社會汰換,甚至產生出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在書評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中):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精準挑選你的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 中提到:人生如同一場遊戲,要精準挑選機台、角色與夥伴,掌控勝利的關鍵。而在維繫人脈關係時,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便是清楚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邊界感】。
在《底層邏輯》這本書中,作者強調了幾個核心觀點,並指出如何運用邏輯工具來應對日常挑戰,甚至改變命運,可以參考前兩篇文章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書中的概念不僅是理論,也能在生活中實踐,而這篇我要來分享我親身經歷的三個故事運用到的觀念
5/5底層邏輯
上篇文章 運用「底層邏輯」改變命運(上):這世上沒有對與錯的邏輯,只有對你有利的觀點 中,分享了這本書在探討是非對錯以及思考問題時的底層邏輯。 這次,我們繼續深入這本書的後半段,探索如何從個體進化到理解他人背後的底層邏輯。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座遊樂園,既然擁有了入場券,就該盡情玩樂、全力體驗一切
5/5底層邏輯
這本書一直都是佔據排行榜前幾名,甚至在2023年10月出版《底層邏輯2.0》,很多時候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事情的表象,但大多數的真相都藏在冰山底下,若不熟悉背後的運轉規則,就會容易被表象所誤導。書中提到商業思維的底層邏輯,若能加以運用,就能在面臨環境變化時,不容易被社會汰換,甚至產生出適應新環境的方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你要記得多愛自己一些!」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已經是20年前的話,現在想想還是覺得受用。 當時為什麼不當一回事呢? 好漢不提當年勇,只是一切莫再提。 -沒那麼嚴重吧! -我還年輕,還有很多資本 -愛自己,應該......先顧好眼前的事情 -聽起來有點軟弱 你呢?你有多愛自己一些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因為內向而感到任何負面情緒,在讀完這本書後你將感到被理解、明白不外向活潑也沒有關係,了解及接受自己有獨處的需求,然後明白在這個特質下要如何將它們發揮後,也許能寫下幾點關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踏實感的練習》裡頭所講述的概念絕對不算新穎,你甚至能在裡頭看見許多書籍的影子,然而正因這些需要練習的概念無比稀鬆平常,恰恰強調了它的「無時效性」。書中的案例在2024年的今天依然適用,我想這就是人生本質吧,不可能永遠在高處,而是在高峰與低谷間隨時穿插,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Thumbnail
一次與老師約定的對話,讓作者發現自己焦慮的根源和目標的不清晰。透過老師的引導,作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人生目標,並得到放鬆的方法。通過對話,讓作者看到自己焦慮的原因和放鬆的重要性,為未來的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Thumbnail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Thumbnail
🟧隨筆,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人生現在放棄,未來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我想這是許多人現在,心中時不時會冒出來的想法!其實你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壓力,已經讓你開始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今天的隨筆主角是「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這本書把關鍵的知識點放在,如何讓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仍然可以...
Thumbnail
本文會分享如何提升自信心的小祕訣,特別適合給正在面臨自信心問題及想培養自信心的成年讀者做參考,尤其是那些覺得生活及職涯充滿挫折的人。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因為內向而感到任何負面情緒,在讀完這本書後你將感到被理解、明白不外向活潑也沒有關係,了解及接受自己有獨處的需求,然後明白在這個特質下要如何將它們發揮後,也許能寫下幾點關於自己的使用說明書 :)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繁忙與焦慮的生活是否讓你感到透不過氣?《鬆弛感》是一本充滿心靈雞湯的書,提供了40個實用的方法,協助你遠離精神內耗,享受更平和的人生。文章深入探討了去除自我設限、規律化生活、自學重要性等重要核心概念,激勵你朝向內心平靜且持續成長的未來。
Thumbnail
《踏實感的練習》裡頭所講述的概念絕對不算新穎,你甚至能在裡頭看見許多書籍的影子,然而正因這些需要練習的概念無比稀鬆平常,恰恰強調了它的「無時效性」。書中的案例在2024年的今天依然適用,我想這就是人生本質吧,不可能永遠在高處,而是在高峰與低谷間隨時穿插,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Thumbnail
一次與老師約定的對話,讓作者發現自己焦慮的根源和目標的不清晰。透過老師的引導,作者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與人生目標,並得到放鬆的方法。通過對話,讓作者看到自己焦慮的原因和放鬆的重要性,為未來的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Thumbnail
在我帶領「人生轉型工作坊」過程中參與者的回饋,或是和同處於中年轉型階段的朋友,我常會聽到一種看似兩難的情境「改變的過程我不想給我自己太大的壓力,畢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好,但又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該怎麼辦呢?」。原本我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答案,但在讀完《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之後,我就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Thumbnail
🟧隨筆,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人生現在放棄,未來是不是就可以躺平了?我想這是許多人現在,心中時不時會冒出來的想法!其實你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壓力,已經讓你開始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今天的隨筆主角是「開啟心流的升檔練習」,這本書把關鍵的知識點放在,如何讓人在有壓力的狀態下,仍然可以...
Thumbnail
本文會分享如何提升自信心的小祕訣,特別適合給正在面臨自信心問題及想培養自信心的成年讀者做參考,尤其是那些覺得生活及職涯充滿挫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