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全感的力量》VUCA領導者必備能力,別讓沉默摧毀夥伴與你的安心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0~2023年,全球再一次面臨重大危機,俗稱疫情時代。雖然只有短短3~4年時間,但對於全球工作模式、就業市場甚至人生觀都帶來極劇烈的衝擊。更因為遠距辦公成為常態,科技工具快速迭代更新,組織面臨更大的管理挑戰,而這就是近幾年來我們很常聽到的VUCA!
什麼是VUCA?
它分別為"Volatile"(易變的)、"Uncertain"(不確定的)、"Complex"(複雜的)和"Ambiguous"(模糊的)的第一個字母縮寫。這概念最早出現在1980年代的美國軍事術語中,用來描述當代戰爭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圖片來源:photoAC)
在那個時間點,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導致了軍事策略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增加。因此,軍方開始使用VUCA這個術語來描述這種情況,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近年來,大家對於VUCA的看法已發生些微變化。一方面,人們認識到VUCA的概念不能單純地看作是一個挑戰,而應該把握其中的機遇。企業可以透過對VUCA環境的理解和應對,創造新的商機和市場。另一方面,人們也開始注意到,VUCA環境下的應對需要更加靈活和快速的思維和行動。企業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以應對未來的變化和挑戰。
在多變的環境,團隊勢必得快速反應並容許夥伴有試錯的空間。
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所屬的組織裡,成員真的有足夠的安心感願意反應問題並嘗試接觸新挑戰嗎?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今年,天下雜誌舉辦了一場高達3,000人的大型演講,講者是來自於哈佛商學院的領導力與管理學教授-艾美‧艾德蒙森(Amy C. Edmondson),而我也很幸運拿到此次演講的門票。
(圖片來源:天下官網)
我個人有個習慣,就是參加演講或活動時一定都會問自己3個W,畢竟時間寶貴,除非是應酬式的場合,不然我都會盡量把時間花在最值得的地方。
  • WHY 1:我現在遇到什麼困難或困惑?
  • WHY 2:為什麼是想參加這個活動? 為什麼不是別的活動?
  • WHAT 1:我希望從這活動獲得什麼?
艾德蒙森是哈佛管理學院教授,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Thinkers50排行第一,開創組織心理安全感研究的先河。自1990年代中期,艾德蒙森就注意到心理安全感攸關組織管理的成效。在過去近三十年橫跨商業、醫療、教育領域的大量研究中更證實了,企業之所以會沉淪,往往不是受創於外在的挑戰,而是源自於內部無法即時發現錯誤,從錯誤中學習,並且改正
(圖片來源:哈佛商業評論官網)
對我來說,我當初會想參加天下活動的原因是:
  • WHY 1:光是來自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就足夠吸引我。
  • WHY 2:當初在帶領團隊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夥伴就是無法勇於跟我對話,即便我自己覺得有釋出善意。
  • WHAT 1:我希望參加活動後,能找到當初是哪個環節做得不對,才導致夥伴對團隊沉默。
在參加完活動,我對於艾德蒙森在演說過程中提到的重點感到興趣,而這也引發我想繼續瞭解什麼是「心理安全感的力量」。
它,到底能對團隊帶來什麼幫助?

這本書的特色是?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專為領導者和團隊而寫的書。作者不是單純的紙上談兵,而是透過她在撰寫博士論文時所做的研究、歷代文獻蒐集的佐證及透過頂尖企業訪談確定可實施框架。
針對如何在團隊中建立心理安全感,艾德蒙森提供循序漸進的操作步驟,並以實例說明自由表達、充分參與的文化如何實現。
(圖片來源:‎Pexels)
本書共分三篇,分別是「心理安全感之必要」、「職場上的心理安全感」及「打造一個無所畏懼的組織」。主要集結作者過去二十多年的研究,證明有一個因素有助於解釋工作場所 (這裡指的是艾德蒙森在書中分享的醫院、工廠、學校和政府機構實地研究)為何會有績效上的明顯差異。
艾德蒙森稱這個狀況為「心理安全感 (pshchological safety)」。
書中針對心理安全感,有明確的用文字進行定義。從廣泛來說,這是一種人們可以自在表達自我、安心做自己的氛圍。更具體地說,人們在工作上有心理安全感時,會覺得可以自在分享顧慮與錯誤,不用擔心會尷尬或受到懲罰。
你有沒有碰過,在開會時,老闆提出一個犀利問題要大家回答,但卻無人可應。這時候會有幾種情形出現,你和你的同事不是低下頭沉思,就是假裝有客戶打電話來出去接,不管如何就是不願意接下老闆拋出來的球。
或者是,你明明可能知道答案,但就是怕講錯引起同事側目、老闆責罵,於是乾脆靜默不語更為安全。
以上這些表現,就是團隊缺乏心理安全感所產生的副作用。

恐懼只會造成沉默,沉默只會推進團隊慢性自殺

(圖片來源:‎Pexels)
書中有分享福斯集團在2008年爆發廢氣排放的醜聞,他們在爆發前幾個月才剛獲得「年度綠色汽車獎」,誰人能想到一家在德國擁有七十幾年歷史的品牌公司,卻被揭穿傲人銷售佳績的清潔能源引擎,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執行長文德恩 (Martin Winterkorn)在組織內的作風是追求完美且嚴格執行規定,當下屬無法達成他的期待,他的下一步可能就是要被捲鋪蓋走人。這樣的恐怖威嚴管理方式,雖然能逼出效率但也有可能造成報喜不報憂的自殺回應。
足以讓我們恐懼的,唯有恐懼本身。—羅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
前幾天,我跟一位離職的前夥伴吃飯,他就跟我分享到現在的老闆根本就是一個情緒化的瘋子。做到大公司的Top Sales,創業也算是小有成就,但就是脾氣差到總經理及一級單位主管全走光。
我好奇地問:「所以你們公司願意留下來的都是什麼特質的同事啊?」
前夥伴淡淡地回答,畢竟是在中南部,工作機會沒特別多,除了像他這種返鄉青年受過北部快節奏、高壓工作的人以外,其他同事幾乎都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
我更覺得有趣,大家不是說年輕人抗壓性低嗎? 這家公司的老闆瘋成這樣,裡面的年輕人還願意留下來,不是很厲害嗎?
「哪有,你有聽過『安靜離職』嗎? 我們公司願意還留下來的年輕人,只是因為找不到離家更近,薪水更好的工作,再加上與老闆一線面對面機會少,才能繼續待到現在」
「我老闆的情緒差到經理級以上的主管都受不了,幾乎全數走光!剩下的就是一些課長、組長還能撐著!但我老闆還是覺得這些員工很笨,沒有他厲害。像他直轄管理的財務啊、人資啊,沒到職多久就離開,就是受不了他的暴君統治!」
我只能慶幸,還好我前夥伴能力夠好,不管去哪都能生存得相當不錯。

後記:打造無所畏懼的組織是條永無止境的旅程,雖然挑戰但卻有趣!

誠如我開頭就跟大家介紹的,VUCA世代已降臨,不管你是否習慣或願意,這幾年若想賺大案的錢,早已非個人單槍匹馬就能所向無敵,光從104的JD (Job description,工作說明書)就可略窺一二,每個團隊都嘛希望來的人既能獨立作業又能協力好配合,但領導者所塑造的環境,真的都能讓大家都願意敞開一切,沒有包袱的全力一起合作嗎?
(圖片來源:‎Pexels)
正如書中所說:「也許,真正讓人毫無畏懼的工作場所是不可能存在的,人們天生就不樂見自己在同僚和老闆眼中失去地位」但現在一個成功的企業,真正能持續維持成功的地位,心理安全感便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坊間有很多領導課程,我們也都知道「帶人要帶心」!但重點是,團隊是否有塑造出足夠的安心感,讓這些心敢為了團隊好而有勇氣說出建言?
或許我們無法一次到位打造個無所畏懼的組織,但卻可以孜孜不倦地朝著這個目標推進,這是每個領導者都得好好經營的必經路線。
雖然,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旅程!
雖然,這並不容易。
如果你現在也碰到帶領團隊的困擾,希望本篇書評能帶給你點幫助。領導雖不容易,但做好卻可以改變這世界,期待我們都能在挑戰中找到樂趣!
----------------------------------------------------------------------------
如果你有其他讀後感想或疑問,想找人聊聊也歡迎私訊我(連結),我會統一用文章回覆大家的問題喔!
本書評是與Pubu合作,若喜歡 《心理安全感的力量: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 也可以透過此連結購買電子書,減少紙張印製,以實際環保行動愛地球。
任何書籍都有存在的意義,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妨與過去經歷連結,你會發現當初讓自己卡關的問題,或許對現在的你來說,都不再是個困擾了!那麼,恭喜你又成長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書是自傳型的勵志文,如果想從中瞭解行銷策略、商業觀點的朋友,就不是那麼適合。 但如果是正深陷泥沼、對生活充滿失望、對人生覺得無望的朋友,我就非常推薦你來看看作者撿紅點故事,或許能帶給你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帶來些許靈感及安慰。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從莎莉夫人身上,我看到在家庭,身為人女的承擔;在職場,身為主管的敏銳及當責;在學校,身為人師的以身作則,最後則是,身為自己的韌性!如果你感覺到職業倦怠、家庭瓶頸、人生失去動力,這本書不失為一本用來提振自己士氣的讀物。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段話:「決定你收入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來自於你與他人互動、溝通、談判的能力,以及你能對別人產生多少影響力與說服力。」
這本書是自傳型的勵志文,如果想從中瞭解行銷策略、商業觀點的朋友,就不是那麼適合。 但如果是正深陷泥沼、對生活充滿失望、對人生覺得無望的朋友,我就非常推薦你來看看作者撿紅點故事,或許能帶給你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帶來些許靈感及安慰。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從莎莉夫人身上,我看到在家庭,身為人女的承擔;在職場,身為主管的敏銳及當責;在學校,身為人師的以身作則,最後則是,身為自己的韌性!如果你感覺到職業倦怠、家庭瓶頸、人生失去動力,這本書不失為一本用來提振自己士氣的讀物。
我最喜歡書中的一段話:「決定你收入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來自於你與他人互動、溝通、談判的能力,以及你能對別人產生多少影響力與說服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心理安全感對企業和團隊而言至關重要,可以促進坦率透明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建構一個良好的工作氣氛。在推動心理安全感時,需要細膩和周到地考慮文化背景優勢,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創造這樣的氣氛中。
Thumbnail
昨天聽了公司的#共融創造力 講座很有感 提到職場心理安全感與員工績效, 跟我之前的觀察及我個人感受一樣 之前遇到的好主管都具有的共同點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建立心理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一旦被理解的需求被滿足後,心就會打開💕內心深處的慾望就會發芽🌱自己
Thumbnail
我們在職場上,免不了需要與他人一起形成團隊,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來達成目標,那什麼樣的因素影響團隊運作的績效呢?是團隊組成的成員?還是團隊的領導?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團隊的運作?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提及了一個故事,一位哈佛大學的博士生Amy Edm
Thumbnail
建立『心理安全感』是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累積起來不斷向前邁進。就像迎風換舷一樣,你必須向右折,然後向左折,然後再向右折,永遠無法精準地朝著想要去的地方前進,也永遠無法掌握風向何時會改變。------艾美.艾德蒙森 (哈佛商學院 諾華領導力與管理學教授) #導師的修煉 之 努力不讓拒學發生
Thumbnail
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 Amy C. Edmondson (艾美.艾德蒙森).天下出版.2020/09.朱靜女譯. 推薦給: ❦"所有"需要帶領"團隊"的領導者,不管是在職場、學校、社團、教會、甚至家庭等。 有一天我在等公車的時候,突然覺得腳下有東西?原來是一隻幼貓跑來我腳邊磨蹭!
Thumbnail
如果你所感受並非真實,那麼我所經歷也未必虛假。 - 個案L,四十歲,躁鬱症及焦慮症病史,過去幾年斷斷續續在區政府的幾個小單位做文書處理的工作,雖說並不是太難, L 卻總是做不久。過去幾次晤談被問起原因,L 總含混地回答過去,說是跟同事不合或環境太差; 然而今天卻出乎意料的談起細節 …
Thumbnail
任何人的意見都可能是致勝關鍵。VUCA時代,企業都必須回頭審視自己的組織體質有沒有辦法走過混沌不明的外在環境,而最重要的關鍵,便是組織中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怕失敗? 小時候怕被罵被打、怕會丟臉,長大了怕丟飯碗、怕承擔責任,怕沒事找事被責怪,還弄的一鼻子灰...。 失敗幾乎等於所有負面經驗的代名詞,比癌細胞還可怕。 這些沒安全感的經驗,沒有打開好好處理,時間拉長會更不安,還會放大到人生各個面向,職場組織只是其中一環而已。
Thumbnail
D,今年72歲,憂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第二次因自殺未遂住院,上一次大約是十年前。 雖然這並不是D第一次被強制就醫,今年對她來說卻特別難熬。因為才剛過完生日,幾天後就被送到精神病院來。『應該沒人比我更慘了吧』- D無奈的對我說。 但說實話,D真的不是特例。我接過好幾個病患都是在生日前後兩天
Thumbnail
我對C的印象特別深,因為她是我第一個接觸的視障個案。 C小姐,29歲,思覺失調症。第四次被強制就醫,此次住院原因為在精神療養院毆打護士。 第一次見到C的時候,我特別緊張,因為從來沒有接過是身障者的個案,怕自己會講錯話或者哪個部份做的不周到。但當我坐下來跟C談話時,不禁被她所展現出來的不拘及奇幻的言談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心理安全感對企業和團隊而言至關重要,可以促進坦率透明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建構一個良好的工作氣氛。在推動心理安全感時,需要細膩和周到地考慮文化背景優勢,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創造這樣的氣氛中。
Thumbnail
昨天聽了公司的#共融創造力 講座很有感 提到職場心理安全感與員工績效, 跟我之前的觀察及我個人感受一樣 之前遇到的好主管都具有的共同點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建立心理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一旦被理解的需求被滿足後,心就會打開💕內心深處的慾望就會發芽🌱自己
Thumbnail
我們在職場上,免不了需要與他人一起形成團隊,透過團隊合作的方式來達成目標,那什麼樣的因素影響團隊運作的績效呢?是團隊組成的成員?還是團隊的領導?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團隊的運作?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提及了一個故事,一位哈佛大學的博士生Amy Edm
Thumbnail
建立『心理安全感』是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累積起來不斷向前邁進。就像迎風換舷一樣,你必須向右折,然後向左折,然後再向右折,永遠無法精準地朝著想要去的地方前進,也永遠無法掌握風向何時會改變。------艾美.艾德蒙森 (哈佛商學院 諾華領導力與管理學教授) #導師的修煉 之 努力不讓拒學發生
Thumbnail
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 Amy C. Edmondson (艾美.艾德蒙森).天下出版.2020/09.朱靜女譯. 推薦給: ❦"所有"需要帶領"團隊"的領導者,不管是在職場、學校、社團、教會、甚至家庭等。 有一天我在等公車的時候,突然覺得腳下有東西?原來是一隻幼貓跑來我腳邊磨蹭!
Thumbnail
如果你所感受並非真實,那麼我所經歷也未必虛假。 - 個案L,四十歲,躁鬱症及焦慮症病史,過去幾年斷斷續續在區政府的幾個小單位做文書處理的工作,雖說並不是太難, L 卻總是做不久。過去幾次晤談被問起原因,L 總含混地回答過去,說是跟同事不合或環境太差; 然而今天卻出乎意料的談起細節 …
Thumbnail
任何人的意見都可能是致勝關鍵。VUCA時代,企業都必須回頭審視自己的組織體質有沒有辦法走過混沌不明的外在環境,而最重要的關鍵,便是組織中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怕失敗? 小時候怕被罵被打、怕會丟臉,長大了怕丟飯碗、怕承擔責任,怕沒事找事被責怪,還弄的一鼻子灰...。 失敗幾乎等於所有負面經驗的代名詞,比癌細胞還可怕。 這些沒安全感的經驗,沒有打開好好處理,時間拉長會更不安,還會放大到人生各個面向,職場組織只是其中一環而已。
Thumbnail
D,今年72歲,憂鬱症、焦慮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第二次因自殺未遂住院,上一次大約是十年前。 雖然這並不是D第一次被強制就醫,今年對她來說卻特別難熬。因為才剛過完生日,幾天後就被送到精神病院來。『應該沒人比我更慘了吧』- D無奈的對我說。 但說實話,D真的不是特例。我接過好幾個病患都是在生日前後兩天
Thumbnail
我對C的印象特別深,因為她是我第一個接觸的視障個案。 C小姐,29歲,思覺失調症。第四次被強制就醫,此次住院原因為在精神療養院毆打護士。 第一次見到C的時候,我特別緊張,因為從來沒有接過是身障者的個案,怕自己會講錯話或者哪個部份做的不周到。但當我坐下來跟C談話時,不禁被她所展現出來的不拘及奇幻的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