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36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林雯淑老師
#國文好好玩 社群經營者
雯淑老師這些年的創新教學加入了一個全新的工具——
一生一平板數位教學,
在課堂上結合線上線下,讓教學變得更有趣!
雯淑老師是如何開啟自己的國文課數位教學之路?
在這條數位教學之路有何心得?
是否遇到哪些阻礙?又是如何突破?
經歷疫情年代的網路教學洗禮,教育部投入200億元,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而雯淑老師其實在疫情燃燒前的2019年就踏上這條路,她看見許多同校英文科老師參加iPad種子教師培訓,也燃起了嘗鮮的動機。
那年,她正好被分配任教技藝班,班上的學生技職取向明顯,看起來對於「國文」毫無學習動力,認定自己能力就是不好。面臨這樣的挑戰,或許有的老師會想,那就教「想學的」,與不想學的人保持「相安無事的距離」就好。但雯淑老師過不了自己心裡那一關,她努力想引發學生學習動機,開始利用iPad作為教學中的媒介,結果,明明都是之前在課堂上做過的「文轉圖」、「心智圖」,換成用平板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竟都神奇地被點燃!
而疫情過後,老師與學生的電腦教學能力都變強,學校的平板車變多了,雯淑老師心想,如果沒有好好發揮價值真的很可惜,於是登記了一台平板車放在班上,如此一來,使用的方便性增加,也能加強老師們使用的動機和機率。當然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挑戰,例如「網路」是最常遇到的硬體困境,不過只要多經驗幾次,她也就都能隨時採取備案,立刻拿出實體小白板,學生也能從善如流開啟分組討論。
許多老師抗拒教學數位化,是因為擔心「太花時間」,但自在融合數位與實體教學、經驗豐富的雯淑老師想告訴大家,平板真的能提升教學效率,甚至讓進度變快!像她過去在操作提問教學和分組討論時,從一開始的鋪陳,到讓學生討論、分享,再到最後老師的回櫃、歸納和統整,一堂45分鐘的課,最多只能討論4-5個題目。但將平板加入課堂後,一堂課最多可以討論7個題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雯淑老師分析,因為改變了「媒介」,所以不像許多老師擔心的耗費時間,反而有以下的改變:
就像喜閱樹的線上寫作課,會讓學生用線上文件寫作,老師因此可以隨時給學生建議,反而手寫時代更加便利,也能真正做到「修正」的重要功夫,就可以省出時間,讓學生閱讀更多文本,也有更多紮實的思考。
一直走在很前面的雯淑老師,回望目前體制內的國文教育,又看見了怎樣的困境呢?樂觀的她反而認為,困境即轉機。許多人選擇教職是因為渴望穩定生活,所以雖然現在愈來愈多學習機會,面對不確定的新事物時,他們容易感到害怕。可是現在這個世界,不確定與變化,不正是我們生活其中的「常態」嗎?
雯淑老師想要鼓勵大家,正因未來擁有無限可能性,我們反而因此要重整心態,不要害怕改變。例如有些老師會擔心學生亂答,或擔心硬體設備操作上的問題,這時其實可以放下「偶像包袱」,像她會直接跟學生說:「老師不知道耶怎麼辦,有人可以幫忙嗎?」她也藉此向學生示範了「因為不知道,所以我要努力去學習」的態度。畢竟在資訊爆炸的現代,已經沒有人能擔任所謂「知識權威」。
除此之外,也要記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啊!梁老師觀察到許多老師因為長期教授單一科目,容易有「學科本位主義」的心態。但如果老師們不只看見學生有好多不懂的知識,而是看見這些年輕的眼光知道更多我們大人不知道的事情,有他們這個世代的特色,反而可以開啟自己的視野。
面對下一個世代的年輕學生,因為實在太不同了,反而是個讓我們思考「老師」、「科目」本質的機會。以國文科為例,雖然國中國文老師不會遇到中文系教授可能遇到的廢系問題,但如果也只是拿考試當招牌,孩子也不會買單。梁老師分享她最近看到朋友教宋詞時,是先分享流行歌曲,讓他們知道,看似遙遠的文本,其實只是不同時代表達情感的方式,學生就比較能進入文本的氛圍與意境。可見最好的創新教學,就是老師自己也覺得有趣!
像雯淑老師自認是個充滿好奇的學習者,她覺得無論科目,最重要的都是讓孩子維持內心對於世界的好奇,那是學習路上重要的種子。她在教學時,會和學生一起探索為什麼這樣寫?也會把疑問和欣喜都和學生分享與交流。梁老師長期耕耘創新教學,也總是好奇學生會給出怎樣的回答,並常常被他們的反饋給驚喜!兩位老師都認為所謂「素養教學」,老師們必須要對知識和學生充滿好奇心,如此一來,教學與學習都會變得有趣,也能教給學生在離開「考試」之後的真實能力。
而面對結合數位學習的趨勢,未來的國文教學可能產生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抱著怎樣的心情去面對呢?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要落實到現場教學其實不太容易,有了科技輔助之後,學習管道更多,真的可以因材施教。
雯淑老師很期待有天能在一間教室中看見,部分孩子討論文本內容,有的孩子接受老師一對一指導,一群一群在各自的學習軌道中,用自己的進度去學習,老師可以給予需要的同學更多協助。梁老師提到《天下》雜誌2023教育特刊的主題就是「平等教育:沒有脫隊的孩子」其中有個範例是,英文弱的孩子在教室前方聽課,教室後方則是另群學生拿著平板自主學習,可見加入科技輔助,就能將這樣的風景實現。
梁老師也分享了她去澎湖研習時,聽見當地老師分享明明師生比可以算是「精緻化教學」,學生成績為什麼沒有明顯好轉?值得思考的是:這都是學生的問題,還是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
其實要讓學生「學會」,老師必須能覺察學生的學習困難點,才能真正因材施教而這也是科技輔具可以提供的協助,例如現在已能結合AI技術評測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老師接下來就可以對症下藥。每個人可能擅長不同面向的多元智能,永遠相異學習風格,當老師可能只善於其中一種時,AI也可以協助分析,讓自主學習與個人學習風貌更加豐盛。
如今「老師」的角色已經開始有所轉變,更接近於引導者與陪伴者,真正理解學生,提供有溫度的教學,而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傳遞知識」這件事情,或許也沒那麼重要了。最後兩位老師想要提醒大家,「素養」絕對不再是把爆量知識塞給學生,老師必須要自己先消化吸收,再結合有效教學策略去引導學生學習。
聽起來,很難嗎?
雯淑老師想勉勵各位教育夥伴,有些事情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其實為自己設限,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如果發現自己真的還有尚待加強、改進的地方……就讓我們向孩子展現自己的不足,再和他們一起並肩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