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從108新課綱談如何成為一個「人」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人」?每個人都能夠對教育提出看法,因為我們都曾經是學生,現在則可能是他人的師長、主管、或父母,都曾參與過學校、社會或家庭教育。教育是無所不在的,我們與他人之間都直接或間接的相互影響、相互學習,亦如文化般淺移默化的存在,是否改變教育便是改變文化?而身為一位在職專班的學生、及大學畢業剛滿5年的社會新鮮人,回頭看大學教育、甚至建築教育,又有什麼能夠改善的呢?


何謂教育


既然教育是無所不在的,小則從幼兒教育、大則至成人教育,不同的教育對象便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但當我們在談「教育救國」的教育時,談得不是家庭或社會教育,而是學校教育。因為相較於前兩者,學校教育是較能夠改變及掌握的;一來因為義務教育平等的推行,二來是身心靈尚再成長,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因此本文將聚焦於中小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教育,作為探討的重點。


何謂教育?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教育」有兩釋義: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另查《維基百科》,「教育」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簡單說,教育是為了培育人才,而人才是為了傳承文明。那麼問題是,何謂人才?若說「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那麼培不培育又有什麼差別?若不是人才,是否便不需要教育了?到頭來傳承的文明是否只是菁英階層的文明?


當我們說「教育是◯◯」的時候,想到的◯◯會是什麼?在《教育哲學》中提及許多教育是什麼的觀點,如:教育是將「個體(或社會群體)哲學化的歷程」、教育是(廣義)「哲學的延伸及具體實現」、教育是使所有孩子「實現其潛能」、教育是「對於觀念世界的主動探索」、教育是要讓學生能「適應其未來環境、解決所可能遭遇的問題」、教育是「教師與學生投入對話、以幫助彼此欣賞觀念的世界」、教育是「維繫文化的延續」、教育是「提升智慧、知識與學習」、教育是「在經驗之內、藉著經驗、以及為了經驗的一種發展」、教育是「對值得嚮往之狀態的創造」等。回想過往中小學的義務教育,在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時,有哪一門課是在教哲學思考?教認識、發揮自我潛能?教適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試引導教學,升學至上的主流價值中,又創造了什麼樣的學習經驗?而這樣的經驗是好的經驗還是壞的經驗?這樣的經驗是否具有延續性及發展性呢?


從108新課綱談如何實踐教育理念


明年9月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俗稱「108新課綱」,標示其基本理念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本課程綱要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兼顧個別特殊需求、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關懷弱勢群體,以開展生命主體為起點,透過適性教育,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提升學生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善盡國民責任並展現共生智慧,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期使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看到這樣理想的目標,著實體現了我們對於人的想像,不,是「聖人」的想像。


如何強調自發?強調自發的動機時是否也該教導人如何處理自我意志薄弱的問題?又老師自我是否又具有強烈的教育動機、具有創新的能力、具有與社會互動的能力?若老師都無法達到了,又如何協助及善誘學生?而在這講求多元價值的開放社會,個人對美好的想像與群體的美好想像又該如何妥協?而智慧又該如何教?知識與智慧的差別又在哪裡?老師一定具有智慧嗎?若無又如何教導智慧呢?


依前述基本理念,又訂定四項總體課程目標:分別為「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及「涵育公民責任」。


一、「啟發生命潛能」:啟迪學習的動機,培養好奇心、探索力、思考力、判斷力與行動力,願意以積極的態度、持續的動力進行探索與學習;從而體驗學習的喜悅,增益自我價值感。進而激發更多生命的潛能,達到健康且均衡的全人開展。


問題是,在制式課程的規劃下,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學習的樂趣及激發生命潛能?而若有學生的才能是非主流的、惡的,那麼是否還需要激發?潛能其實不分好壞,重點是我們如何應用,例如:有學生具有很會開鎖的能力,此種才能能夠用於偷車或闖空門偷東西,但也能夠成為一位專業的開鎖師傅。潛能是否會一陳不變?每個人資質不同,很多時候其實是時機未到。例如:吃素,當緣分到了,吃素的某種價值觀與自己契合了,便會自然的、自動自發的選擇素食。


又例如:考國考,為什麼不一定是國立大學甚至越高學歷者越容易考上,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比較有考試的才能嗎?重點是考試的「動機」,或者說比起才能的差異,「努力」才是決定考上與否更能夠被把握的主要因素。許多人國中會考或大學學測考不好並不是因為不會考試,而是因為不想念書、沒有念書動機,自然不會在念書上投注時間努力。但當出社會後,體認到低薪過勞的現實環境,自然而然產生了考國考的動機。當然,學習並不等於考試,考試也僅是檢驗部分學習效果的方式。重點是,生命潛能是會隨著生命的狀態(環境與時間)而改變的,因此學校教育不可能激發學生「所有」的潛能,一方面是難以斷定其潛能、二方面是即便能夠斷定潛能,但是又該如何激發?相較於潛能,重要的是學習過程中的「經驗」,學習必定有痛苦的時候,但也一定有快樂的時候,好的學習經驗是有痛苦也有快樂的,亦如一生都活在安逸生活中的人無法體驗勇敢的美德,如何教育學生享受跌倒後爬起過程的經驗,關鍵在於讓學生體驗到,此經驗具有創造更好經驗的想像與可能。


二、「陶養生活知能」:培養基本知能,在生活中能融會各領域所學,統整運用、手腦並用地解決問題;並能適切溝通與表達,重視人際包容、團隊合作、社會互動,以適應社會生活。進而勇於創新,展現科技應用與生活美學的涵養。


這邊有一個預設,便是認為科學及美學是有標準的,並且是可以教的。但,知識並不僅止於科學知識,而所謂的「客觀」標準是永遠不存在的,因為標準是不斷改變的,亦如世界(人)是不斷變動的。科學哲學家波普(Karl R,Popper,1902-0994)區分三種知識類型:1.物理世界2.我的意識經驗3.客觀知識。前兩者是主觀的知識。後者才是客觀的知識、人類創造出來的知識;脫離作者、長時間存在、跨越文化與世代,包括理論、推斷與猜測的知識。


如何教育沒有標準答案的知識?或者說如何讓學生一方面能有自己的答案,二方面又能夠尊重別人的答案?關鍵在於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而我們能夠教給他的工具便是─哲學。何謂理想人生、更好的人類社會、更美的世界?等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哲學(或稱哲學素養、哲學思考)在此即提供一種尋找目標及其實現的「可能性」,不一定會有答案,但也許原來的問題在思考後已經不是問題,或是有更大、更迫切的問題被發現。再談手腦並用解決問題之前,必須先問出好問題,因為當問題被問出來時,已經離答案不遠了。教育便是在對話中,激發出對於人生的無限想像,關鍵在於,老師做一位宛若助產士的角色,協助學生思考沒思考過的東西、並且在不同的答案中學習寬容彼此的差異。


三、「促進生涯發展」:導引適性發展、盡展所長,且學會如何學習,陶冶終身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激發持續學習、創新進取的活力,奠定學術研究或專業技術的基礎;並建立「尊嚴勞動」的觀念,淬鍊出面對生涯挑戰與國際競合的勇氣與知能,以適應社會變遷與世界潮流,且願意嘗試引導變遷潮流。


很多時候我們所從事的工作與我們的才能無關,能夠將興趣、所長結合工作的是幸運的少數,多數人是在工作中做中學。所以重點不是在學校教了什麼專業知識及技能,而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時,依然能夠「持續」學習並想辦法解決問題。有人有做工的才能、減資源回收的才能等適合做3K產業(骯髒、危險、辛苦)的才能嗎?外勞比本勞更有這方面的才能嗎?還是只是不得不的選擇?


有些事情很平庸、很無聊、很辛苦,但是這個社會還是需要這些默默付出的一群。相較於那些會自動自發學習的學生,當考試成績出來,數字代表者讀書的才能時,那些平庸的多數、無法量化的才能又該如何「用」呢?教育必然是站在某種實用主義的觀點看待教育,相信透過教育能夠讓人成為更有「用」的人,但是有用就一定好、沒用就一定不好嗎?陸游說的「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用」難道是一種馬上就能夠用的用嗎?若說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那麼教育成功與否便不是短時間能夠看出來的。路遙知馬力,一時的失敗不是失敗、一時熱門的產業也不會永遠都是熱門的。在這資訊快速流通的網路時代,我們很容易找到各種不同的意見、知識來解決問題,但相較於輕薄短小的淺碟資訊,培養走進沉思、抽象性思考的世界變顯得更為重要,中小學如何培養閱讀能力與興趣,才是相較於什麼與世界接軌的能力、激發潛能等更為根本的教育工作。


四、「涵育公民責任」:厚植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權理念、道德勇氣、社區/部落意識、國家認同與國際理解,並學會自我負責。進而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追求社會正義;並深化地球公民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積極致力於生態永續、文化發展等生生 不息的共好理想。


我們如何學習責任?正義?是否是在缺乏責任及正義時才意識到責任及正義的重要?學習成為一位公民,是否便是學習成為一個「人」?什麼是我們對何以為人的想像?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是希在哪呢?哲學家呂格爾(Paul Ricœur,1913-2005) 以「行動」概念作為其標誌人之所以為人的主要特徵,並將「會犯錯」作為能力納入「行動」的範疇,人的特殊性在於能介於感性與智性並能夠將之統一。人類是在存在與虛無之間、在意義與表象之間、在意象與目的之間、在對有限慾望與無限幸福追求之間,具有某種緊張關係的中介存在。簡單說,人是「矛盾」的,要談責任又要談權利、要談正義又要談自利、要談生態又要談資源、要談文化又要談主流/非主流、外來/本土等。


因此,我們時而意志堅強、時而意志軟弱;時而自由、時而自然(因果)。教育學生成為一個人,便是教育他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及不完美的社會,並能在完美與不完美之間,找到、感受到一種「永恆性」。而永恆便是建立在「歷史」般的認識、理解自我及社會。呂格爾說:「自我與他者的共同目標是─在正義的團體中跟他者以及為他者而活。」以成就他人為手段來成就自我,讓自我去中心化、從二元關係中解構,進而發現自我意義的可能性條件。


結論:改變社會就從改變成人開始


綜上,從108新課綱可看出,我認為中小學義務教育有3大預設,便是相信:1.教育能夠發現潛能、並能發展才能。2.教育是有真理的、標準的。3.教育是讓人進入社會後能夠成為「資源」(好用、有用)的。教育有其預設並非不好,甚至不可能存在沒有任何預設或目標的教育理念,亦如今年法國高中哲學會考,在經濟社會組有一題是「我們可否對藝術無動於衷」,套句經驗主義哲學家柏克萊(George Berkeley,1685-1753)的名言:「存在就是被知覺」無動於衷的藝術等於不存在。這題如果是我出的話會出:「我們可否對多數人認為是藝術的藝術,認為不是藝術」回到對教育的預設,在我們認為學生是一張白紙之時,白紙不是什麼都空白,白紙是能夠在其上繪畫的背景,抽調白紙便式抽掉了教育的基礎。課綱是一個理想,但又如何落實到每個老師、甚至學生身上呢?課綱有課綱的預設,每個老師又有每個老師對教育的預設、每個學生也有每個學生對於教育的預設。這些眾多的預設、立場交互影響下,相較於課綱「大屋頂式」的框架,其影響是主要的還是次要的便顯而易見了。


雖然我們知道理想與實踐的差距,但是當社會有各種亂象時,我們還是會一味的認為是「教育」出了問題。若是一位長大後才殺人的殺人犯,只要國小有任何輔導紀錄,便很容易被標籤化,認為殺人犯從小就不正常。依前述對中小學義務教育的預設,殺人犯從小便不符合教育的標準,但矛盾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身心靈尚在發育中的階段,正是最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階段,問題不再那張白紙不夠白,而是我們這些有權力的大人,假教育之名所貼的標籤。


改變教育的根本不是改變學生、小孩,而是改變師長、成人。先是家長認為考試至上、升學至上才是唯一真理,小孩才「被」考試、「被」選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小孩不是可比教的東西、更不是滿足自我期望的工具。教育是無所不在的,我們看著小孩在學習,我們也同時被影響而調整了原先對小孩的方式。理想的教育經驗通常在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而非專制、獨裁的封閉社會,因為那將使得經驗無法延續成為未來的經驗、無法拓展原先的經驗,例如: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經驗無法發展成為創新的經驗。因此,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是開放的,而擁有延續、進而發展經驗的可能,開放並不表示放任,而是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之下,將對方視為「人」而非工具來對待。


參考文獻:

1. 孫雲平,2017,〈在宗教與神學裡的人─呂格爾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四十四卷第七期,台北

2.國家教育學院,2014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

3. Richard Bailey,2010,《The SAGE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紐約

2018/6/26

38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什麼是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的「後」是一種時間上的先後嗎?還是一種互為表裡的、補充性的「後設」批判呢?而現代與後現代的理論反映在建築上彼此又產生了什麼樣的關係呢?現代建築是否也包含了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建築? 何謂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現代與後現代不是時間上的區別,或者說時間上現代必
前言 有關確定性的答案、百分之百無庸置疑的真理不管是否存在,相較於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生活的經驗中是否大多數時候是灰色的?例如猶豫、矛盾、似是而非、笑中帶淚、淚中帶笑等處於那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既然灰色或者說這種不黑又不白的經驗是普遍的,為什麼我們還要一直追求客觀、真理等絕對的價值呢?以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分析了三種文化類型,即:「蘇格拉底文化」「藝術文化」和「悲劇文化」,又稱之為「理論的」「藝術的」和「形上學的」文化。 蘇格拉底文化代表是的以理性、科學知識為主的理論文化,認為理性的知識能夠解釋所有自然現象,此種審美蘇格拉底主義認為,凡要成為美的,就必須是理智的,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真理問題在詮釋學的脈絡中便是意義與否的理解問題,何謂歷史的意義?歷史是否如同經典般是跨時空、效應(影響)歷史的存在呢?詮釋學認為經典的跨時空性必須滿足兩項條件:1.經典為某時代最具代表與原創的東西。2.此原創性的東西進入跨時代。反映到歷史便是歷史是某時代最具代表(如集體記憶的事件;改朝換代、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學期因為角色轉換為行政,手上有好幾場研習要辦理,原本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也隨著敲定講師而逐漸放鬆了些。雖然本身不是善於社交的人,但仍喜歡生活中能有機會認識與看到不同的人在做些什麼,這些經驗的對談都能讓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方格子推薦我一些文章和專題,有些作者明明一點教育學術專業背景都沒有,也沒有提出成功教養子女或學生的紀錄,卻可以寫出幾十篇 "家長必讀" 的付費文章,教孩子讀書方法。 不意外,最容易出的書就是名人的教養書,不管孩子才一兩歲,自己有什麼學經歷,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教家長之外,還有很多質疑或教導老師如何
Thumbnail
「你每次都要花近三個小時來回的車程,舟車勞頓的去偏鄉上課, 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這些年,與我們一同深根偏鄉的教育夥伴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來自一位偏鄉老師的答案 老師說:「其實教育是這樣的,短時間裡你很難看出孩子改變了甚麼, 但時間一拉長,一學期過去了,你繼續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 他記得你說過的
昨晚和教育夥伴聊著,職涯發展在教育孩童裡應該如何運作,能提供給孩子更寬廣的未來視野,感受到身心正愉悅時,一篇對於教甄現場的流浪教師辛苦面,所描述的那些我身邊的同學友人們,大多經歷過的那段地獄幽谷,一瞬間拉起了一股對於自己的母校,那種教育可以更好的,恨鐵不成鋼的憤怒與感慨,導致了徹夜輾轉難眠
教育是什麼?我以前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對於是個老師,自己身在其中,我也不來不懷疑我所從事的教育—這個「神聖」工作的價值。但是民國93年我大哥的早逝,讓我對生命的價值產生極大的衝擊,讓我開始認真地思考人生、看待生命,思考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關於這樣的思考一直很紛擾,學術上的定義、眾人的想
Thumbnail
 又快到年末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 總是要拜訪每間合作的學校 和校長主任們聊聊這一年來的改變 以及未來可以怎麼和學校做更多合作課程 而今年有點特別的是 有幾位認識多年的校長調動到大學校去 未來似乎又可以增加合作的學校了 協會課輔班的問答時間  但也是這樣 和幾位校長的拜訪過程中 談到許
Thumbnail
《寫給忠心能教導別人的》像一支定海神針,為一眾主日學及聖經教導者重新校正事奉心態和方向,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沒有使用高深的理論,相反以教導者與學習者的角度論及屬靈教育的種種課題。這可以從文集的分類管窺鮑師母的理念:寫給信徒、寫給教會領袖、寫給主日學領導人、寫給主日學老師。
Thumbnail
關於教育的本質,存在幾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實則水乳交融,在名為教育的爵士樂中翩翩起舞
在2019年底時,我跟幾位朋友 進行一個教育議題的辯論: 教育事業營利,對教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學期因為角色轉換為行政,手上有好幾場研習要辦理,原本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也隨著敲定講師而逐漸放鬆了些。雖然本身不是善於社交的人,但仍喜歡生活中能有機會認識與看到不同的人在做些什麼,這些經驗的對談都能讓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方格子推薦我一些文章和專題,有些作者明明一點教育學術專業背景都沒有,也沒有提出成功教養子女或學生的紀錄,卻可以寫出幾十篇 "家長必讀" 的付費文章,教孩子讀書方法。 不意外,最容易出的書就是名人的教養書,不管孩子才一兩歲,自己有什麼學經歷,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教家長之外,還有很多質疑或教導老師如何
Thumbnail
「你每次都要花近三個小時來回的車程,舟車勞頓的去偏鄉上課, 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這些年,與我們一同深根偏鄉的教育夥伴時常被問到這個問題。 來自一位偏鄉老師的答案 老師說:「其實教育是這樣的,短時間裡你很難看出孩子改變了甚麼, 但時間一拉長,一學期過去了,你繼續回到學校看到孩子們。 他記得你說過的
昨晚和教育夥伴聊著,職涯發展在教育孩童裡應該如何運作,能提供給孩子更寬廣的未來視野,感受到身心正愉悅時,一篇對於教甄現場的流浪教師辛苦面,所描述的那些我身邊的同學友人們,大多經歷過的那段地獄幽谷,一瞬間拉起了一股對於自己的母校,那種教育可以更好的,恨鐵不成鋼的憤怒與感慨,導致了徹夜輾轉難眠
教育是什麼?我以前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對於是個老師,自己身在其中,我也不來不懷疑我所從事的教育—這個「神聖」工作的價值。但是民國93年我大哥的早逝,讓我對生命的價值產生極大的衝擊,讓我開始認真地思考人生、看待生命,思考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關於這樣的思考一直很紛擾,學術上的定義、眾人的想
Thumbnail
 又快到年末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 總是要拜訪每間合作的學校 和校長主任們聊聊這一年來的改變 以及未來可以怎麼和學校做更多合作課程 而今年有點特別的是 有幾位認識多年的校長調動到大學校去 未來似乎又可以增加合作的學校了 協會課輔班的問答時間  但也是這樣 和幾位校長的拜訪過程中 談到許
Thumbnail
《寫給忠心能教導別人的》像一支定海神針,為一眾主日學及聖經教導者重新校正事奉心態和方向,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沒有使用高深的理論,相反以教導者與學習者的角度論及屬靈教育的種種課題。這可以從文集的分類管窺鮑師母的理念:寫給信徒、寫給教會領袖、寫給主日學領導人、寫給主日學老師。
Thumbnail
關於教育的本質,存在幾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實則水乳交融,在名為教育的爵士樂中翩翩起舞
在2019年底時,我跟幾位朋友 進行一個教育議題的辯論: 教育事業營利,對教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