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很流行「做自己」這個用語,有些人覺得順從自己的渴望,不要太去在意外界或他人評價,就叫作做自己;有人選擇小眾的路徑,要跟整個大環境或體制衝撞,彷彿透過衝撞的過程,才可以堅持住原有的自己。如果要問什麼叫作「做自己」,可能一樣米養百樣人,一萬人就會有一萬種答案,但我很欣賞蔡康永關於「做自己」的看法:做自己前,先搞懂你是誰。
最近因緣際會下,跟前輩一起搭檔去拍形象照,最後在選照片時,好不容易以淘汰制的方式從四十幾張照中,刪到只剩三張,結果我一直很糾結,到底從這三張中,要挑哪一張好?這下好了!剛好三張是不同特色的照片,一張可以顯現自己的自信與霸氣,另一張較為溫柔婉約,第三張則是專注傾聽的神情,身為諮商師的我,該挑哪張好?猶豫不決時,只好參考旁人專業意見,詢問路人攝影師甲,他說他覺得第三張不太像是諮商師,他很難把諮商師這個行業跟第三張連起來;詢問路人攝影師乙,他覺得二三張好,至於哪裡好?真是難以言喻;詢問路人攝影師丙,他說第一張比較活潑、俏皮,第二張就比較有氣質,看我要走哪個路線。這個問題真好,我要走哪種路線?我一時語塞,還真答不出來。
我開始在思考:「大眾想看見的諮商師的模樣是長怎樣?」但想了半天,很難有明確的答案,也回想起曾問過幫我化妝的造型師這句話,她也不置可否,因為沒遇過諮商師,覺得難以想像。後來再思考第二個問題:「我希望成為的諮商師是長怎樣?」這個問題更困住我了!當然是能專注聆聽個案,也有專業自信,同時可以溫柔地承接個案情緒,那不就三張照片都符合我想要的形象?三選一真的太難了!我怎能拋棄其他兩張?最後回到一個問題:「我想要的30歲的自己是長怎樣?」突然答案清晰浮現,立刻痛下決心挑了第一張。
原來要選擇自己要成為怎樣的諮商師或助人工作者前,要先選擇我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我覺得我們常常在人生中不同階段都會迷惘,可能迷惘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到底想做什麼工作?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然後就逐漸淹沒在很多外界的聲音中,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不曉得現在的自己在哪裡,也不曉得自己未來要往哪兒去。但這樣的我們,進入到社會體制中,進入到職場或公司制度的轉輪中,有的就隨波逐流,有的就堅持要與體制衝撞,因為覺得「不甘心」,想要「做自己」,想要「保有自己原有的樣子」,憤而離職,憤而抱怨環境對我們「不公平」。
但真的在被別人問說:「你想要做什麼?」「你要走什麼路線?」時,卻突然語塞,好難回答這些問題!
同意康永哥的想法:做自己前,先搞懂你是誰。我也認為:做自己前,先找到自己。或許下一次對生涯迷惘,覺得「人生好難」,或者想轉換跑道時,先去掉我們身上的所有角色包袱,問問自己:現在的自己是長什麼樣子?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又想成為怎樣的「人」?現在的我可以做什麼或怎麼選擇,才會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心中可能會浮現答案。這時,把答案寫下來,貼在辦公桌前一角,或貼在其它你覺得可以提醒自己的地方,就朝那個方向邁進吧!
*備註:本文參考資料為【今周刊】「關於『做自己』 蔡康永:先搞懂你是誰」一文,附有連結影片可供有興趣的讀者點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