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啃周志建老師的書,周老師是說故事高手,擅長敘事治療;通過聽故事追尋到現代人常有的心理認知的「結」,就是可以著手去撫慰和復原的地方。
書中也提到我覺得很受用的觀念。所謂創傷就是在原本完整的個體上造成傷害,針對缺口或個體本身再去修補、打磨,用在身體則勢將傷口清除乾淨,進行縫合或任其自行癒合的過程。那麼心理上的創傷呢?
這兩天在Clubhouse中有到一位醫學背景的朋友分享,從她開始出現異狀到有「病識感」開始處理花了整整半年時間,更別說沒有相關知識的一般人,可能要更久的時間才有足夠的接收能力和知識來辨認;因此從童年累積到現在的許多創傷經驗和認知中留下來的「情緒結」將容易形成在內心不斷怒吼的「內在暴君」。
內在暴君會出現在生活的每個情境當中,透過將造成創傷的那個情景不斷地內化,套用在遇到的類似情境中,告訴我們依然是那個犯錯/不被愛/被暴力對待的孩子;這種時候不管長到多大,內在暴君都會讓我們馬上回到受到創傷的當下,像小時候一樣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來聊聊我到目前為止最有印象的三個內在暴君:
- 幼稚園:吃飯的時候,阿嬤跟媽媽只圍著姊姊轉,沒人理會在旁邊的我;我當時也好想要媽媽可以這樣呵護我;但小時候的我只學到我有需求是我有問題,認命點沒有人會站在你這邊。
- 小學四年級:為了我也不記得的小事,阿嬤威脅不再理我,接著就把我當透明人一下午,我驚恐到忍不住跑到廚房跟阿嬤下跪求原諒,當時心中充滿不甘跟委屈;但到了晚上睡覺前又很害怕要是阿嬤不在了,家裡內外就沒有人會理我了。
- 小學五年級:又是為了不知道什麼小爛事,被媽媽斥責「你用用腦袋好嗎?」這一幕在我心裡揮之不去,長大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怕會犯錯,又會聽到這句「你用用你的腦袋好嗎?」
上述三個內在暴君就像是我的惡夢一樣,會在生活每一個無所防備的時刻出現。這代表了這些暴君經驗在我心裡形成了過不去的「情緒結」,情緒結提醒我還有尚未被療癒和復原的創傷;周老師的書中提到過內心的創傷復原需要經過從「感受」到「接受」的過程,我特別寫出這些內在的創傷經驗就是看見了當時受的傷,然後透過寫作「說出來」,就有被重新述說以及撫慰那個惶恐不安小朋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