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取悅症》,我不喜歡這樣,有救嗎?

2023/06/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25年臨床心理學者經驗的哈麗雅特·布萊克去上「奧普拉秀」,談她所寫的《E型女人症》。書名的意思是,有些人認為自己可以為任何人(everybody)做任何事( everything)。
奧普拉說,這根本就是有病。我也有這種病,那就是想要取悅所有人的病。這段話催生了《取悅症:不懂拒絕的老好人》,這本書的問世。
這樣鞠躬盡瘁,對你有用嗎?
什麼是取悅症?想要刻意透過討好和服務別人、來讓別人稱讚你,認可你,就是「取悅症」。
《取悅症》一書說,取悅症有三種類型:
認知型:只要取悅別人,別人就不會對我不好。
習慣型:習慣取悅別人,我就是習慣去多付出。
逃避型:不喜歡不安感,希望看到的大家都好。
作者發現取悅症的源頭有兩個:期望延遲衝突,害怕被拋棄。
前者是,你不希望衝突出現在你面前,你以為你討好別人就可以辦到。
後者是,你怕被孤立,被拋棄。你主動用示好來黏住對方。
這兩個原因,其實都是害怕衝突,害怕情感受到巨大衝擊。所以,你主動用犧牲自己真實的感受,去付出勞動跟心智,希望對方認可你。畢竟,你付出得比你該做的多更多。
問題是,這樣鞠躬盡瘁,有用嗎?
讓你面對真理的時刻,往後延
我喜歡的法國導演特呂弗,把法國文豪雨果的女兒迷戀英國軍官,從法國跑到加拿大苦戀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成了《阿黛爾·雨果的故事》。
她明知道他已經喜歡上別人,卻還是想要幫他做這個做那個。最後,還是狠狠的被無視。
很多人看過不只一遍的電影《刺激1995》,本來是銀行家的囚犯,用自己的雕塑專業跟商業技能,取悅了同伴跟典獄長,讓自己過得舒服點,甚至還越獄成功。
是枝裕和改編自同名漫畫的電影《海街日記》裏,四個分住各地的姊妹回到老家生活。原本外表五彩繽紛的日子,突然變得瑣碎、平常。
本來以為會被困在故鄉的小宇宙裏,誰知道不用取悅同事跟上司之後,人可以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美妙無比。
金·凱瑞主演的《好好先生》,衣食無憂卻也只能混吃等死的他,決定不要拒絕任何人無意好意或艱困的請求。他沒有刻意討好任何人,他根本就是以取悅所有人為己任。
一句話,被取悅的對象如果期待這樣被對待,恭喜你,你的取悅症讓你中獎了。
反之,你只是在被利用,你的付出只會讓你面對真理的時刻,往後延,一點點。
有取悅症的人,就是個紙片人
作者在《取悅症》一書裏面說道,人之所以想要刻意取悅別人,甚或是內化成很自動的就是要去幫助別人,讓別人舒服的根本原因是:我們不喜歡「消極情感」。
吵架,衝突,孤獨,厭惡,煩躁,悔恨,怨懟,不安,通通都是消極情感。然而,你不希望消極情感出現在你面前,難道是你說了算的嗎?
你不表現出自己的厭惡,不開心,不同意。只會讓你身體被觸發的各種毒素,在身體心理跟腦袋裏面蔓延開來。
我很喜歡作者提到,有取悅症的人很容易讓人留下一個印象。那就是,你是個紙片人,你是個只有單一面向的人。你會主動承擔理智上、情感上的種種工作,並且希望對方肯定你。
你就想像人在談戀愛的時候,不是無時無刻都希望對方喜歡你嗎?你如果一直都在伺候情人也就罷了,可對方根本不是呀!
我有缺陷,我不夠好,他可能會不要我。為了避免他發現,我要搶到主導權,讓他一直感受到我很好。我,很有用。
你不覺得很悲哀嗎?
不,你不覺得。因為相較於自己孤身一人,你還寧願旁邊有人,即便他不是真心要留下來的。
照顧別人前,應該先照顧自己
你知道,感冒是一種絕症嗎?那是人的身體抵抗力出問題的警訊,你睡好了,吃好了,心情有轉變了,甚或吃點藥,感冒就消失了。
但是,很少人沒有感冒,卻要吃感冒藥。除非,你咳嗽了,你鼻塞了。
當你意識到你有取悅症的時候,就是你可以開始治療這個毛病的開始。
你要增強你的抵抗力,首先就是要把你人生的許多「應該」跟「必須」,給刪到合理的地步。
我應該要對別人好,我必須討好別人。否則,別人就會不喜歡我,離開我。
不。不可能。不可能因為你討好別人,別人就不會對你發脾氣。因為人的負面情緒,隨時都可能被觸發,絕不可能只因為你今天忘了討好他。
所以,作者才說,思維,情感,行動的「取悅三角形」必須被擺正調好。書中提出了21天消除取悅症的每天主題,值得你把書找來看。
我覺得有三個關鍵點很值得注意:
老實當自己:當你不想答應的時候,你可以緩一下,再老實的說你沒辦法。
讓朋友面對:跟朋友一起來面對跟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幫朋友解決問題。
憤怒很正常:不要害怕憤怒跟壓力出現,你可以化解也有資格去表現出來。
人不要一心表現出,你可以照顧所有人。
夠了,停了。你永遠,應該照顧你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