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過動(ADHD)和強迫症(OCD),所以常會忘東忘西,偶爾需要你提醒我」
這是在加入澳洲新團隊後,主管第一次跟我一對一會議時的自我揭露。他的語氣輕鬆極了,好像在說:「順帶一提,我今天要提早下班喔」這麼自然。
▋震撼教育
我被震撼了,花了好長時間消化這句話帶給我的衝擊。
就這麼坦率?這麼自然耶?一點都不罪惡、絲毫不愧疚。
「我就是我」,他攤攤手。回想起剛認識他時,我還沒加入團隊,以旁觀者的身分觀察他跟其他人互動。可以看的出來他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只是有時候顯得不近人情。
譬如說好簡報時間是 5 分鐘,就是 5 分鐘,多 1 秒鐘都不行。在他的自我揭露後,心裡的問號得到了解答。
▋困境
有類似特質的讀者,熱心跟我分享他的台灣職場經驗。原來在多數時候都是不能說的。「因為這種障礙一般人看不出來」,他表示。更害怕有人會說:你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逃避工作。他們經常需要所以盡量隱藏,努力不造成別人的負擔。即使部分公司文化比較開放、包容,但畢竟是少數。這也是許多人的求職困境。
▋多元與包容
在台灣的時候,我很幸運的在一間強調多元與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的公司工作。
只是那時大多在討論性別、性向,忽略了人跟人之間其他的不同。
譬如內向和外向性格,或是大腦運作方式的差異。
▋神經多樣性
現在,我的同事們不太用 xx 症或 xx 病來形容某一種特質,而會說是一種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
指的是每個人的大腦運作方式都不同,而這沒有對與錯。人們感覺和回應世界的方式各式各樣,而且應該被接納。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 7 個人就有 1 個人擁有神經多樣性。
譬如自閉症、ADHD、閱讀障礙、語言障礙或是一部分的口吃。
▋自我揭露
自我揭露這段路,很不容易,許多人要花上數年,但在這裡,好像是喝水一樣自然。能夠做自己。
怪不得,在這裡待久的朋友身上總是散發出一股放鬆的氛圍。好像去掉支架的龜背芋,終於能盡情的施展筋骨,奔向陽光。不一樣,又怎樣?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
▋禮物
「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這些,這讓我會更知道怎麼跟你一起工作」,我微笑著回應。
加入團隊前,有人曾提醒我他的風格,擔心我能不能適應。但我願意相信,這是一份用了皺皺的包裝紙包著的禮物。我期待能慢慢解開包裝紙,看到裡面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