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往往活在各自的同溫層。並且,隨著爆炸般越來越多的資訊、越來越少完整的個人時間,搭配長年以來不鼓勵人們批判思考的考試教育。即便我們處在一個相對民主與多元的時代,卻往往沒有辦法進行太多有效與積極的討論。
當人們遇到一個議題時,更常做的事情是佔據特定的立場,用重複的口號、跳針的說詞、以及一定程度的人身攻擊,來想辦法讓自己在氣勢上看起來像是正確的一方。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各種立場的基本教義派或帶有其他目的蓄意挑起爭執的人身上。而是出現在絕大多數,雙方都相信自己理直氣壯的「對話」之中。之所以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很大程度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受到的教育並未好好地教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討論。
在這個「上帝已死」乃至於「後事實」的時代,許多人都經常地將「現實世界沒有標準答案」掛在嘴邊。這一方面讓我們稍稍脫離了傳統考試教育的窠臼,但另一方面,卻成了許多人不去認真考慮事實的一種藉口。
「由於沒有正確答案,所以我想相信什麼,就能相信什麼」成為了背後的潛台詞。而人們持續在做的事情,則還是像過去一樣相信特定的權威或主流聲音,只是這些說法不見得來自學校老師,而是來自於任何可能的意見領袖、甚至是難以追朔來源但被廣傳的社群群組訊息。
由於長期浸染在差不多的、且幾乎沒有「競品」的這些思想中,我們非常容易不假思索地將相似與相關的想法與資料來源全盤接收。於是一旦接觸到同溫層之外的其他觀點,在我們去試著權衡兩者之前,由不理解帶來的牴觸情緒往往已經升起。
同時,為了博取更多的流量,這些資訊往往被用更能挑起情緒與衝突的方式包裝。我們直接將與我們不同圈子的人視為不可理喻之人,有些人選擇激憤的攻擊,另一些人,則同意以一種「即使你說1+1=5,你也是對的」的態度,選擇無視,避免自己認真。
*
然而,事情並非只能這樣看待。現實世界裡的一件事情雖然可能沒有正確答案,但往往會有錯誤答案。同時,不同的立場也不僅僅是不同的選擇,選擇的背後應該要有理由。
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裡,人們並未被鼓勵提出見解。教育的過程中,也沒有太多機會一點點學會如何自行查找資料、進行論證或對不同觀點進行核實。當人們看到一段發言時,所做的第一件事往往不是去看這段話有沒有道理,而是先去看對方和自己是否處於同一陣營。但這是無助於討論的。
我們應該要能夠透過表述理由與論證,去說明自己的觀點,並在這個過程中與對方交換意見,來讓所有人(包括旁觀者)擁有對相關議題更多的認識跟進一步的、結合兩方長處的新觀點。
人的確會有立場,也完全無須要假裝自己中立,但唯有先去回到理由、梳理理由,去思考自己為什麼如此相信、對方為什麼如此相信之後,立場才會有意義。我們才有機會真正進行討論、真正去在討論之中,讓每一個人都對這些事情有更多的認識、對不同觀點的人有更多的理解,乃至於有機會提供更好的實踐指引。而不僅僅是滿足一次或兩次爭辯的表面勝利。
延伸閱讀:
〈公共討論空間變小了嗎?--從Cheap「被抄家」爭議談「部落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