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營養補充品應扮演的正確角色:補充不足,而非取代正常飲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營養補充品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普及,很多人希望通過各種補充劑來彌補自己在日常飲食中可能缺乏的營養。


不過補充品的角色不應該被誤解成為「取代食物中的營養」,它應該是在無法從日常飲食中獲取足夠營養時,成為一種補救或填補不足的工具。這樣的界定可以讓補充品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確保我們獲得全面而均衡的健康保障。


魚油補充 vs. 深海魚的Omega-3


魚油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補充品如何作為「補足不足」的手段。在台灣吃到足量的深海魚並不一定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能輕易實現的事情。一來,深海魚的價格較高,二來並非所有人都喜愛魚類的口感與味道。


魚油補充劑成為了一個補足Omega-3脂肪酸的重要替代品,「理論上」台灣大概八九成的人Omega-3都攝取不足需要靠補劑補充魚油。


但必須有個認知是,深海魚不僅提供Omega-3,還包含比起紅肉更優質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如碘、硒等,以及其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魚油補劑只能補充Omega-3,而無法完全取代吃魚帶來的所有健康益處。


深海魚提供的營養是多層次的,除了Omega-3外,還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D和高品質蛋白質,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和促進免疫系統功能。從食物中直接攝取Omega-3的吸收率和效果比魚油補劑更好。


最佳的做法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每週攝取至少兩到三次深海魚,再搭配魚油作為補充。如果在飲食中難以攝取足量的深海魚,魚油補充劑是一個實用的替代來源,但同時也應盡量維持多樣化的蛋白質來源,保持整體營養的平衡。




維生素B補充 vs. 素食者的日常需求


對於素食者來說,維生素B12是經常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因為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由於素食者無法從這些來源中獲取B12,維生素B12的補充劑便成為了一種必要的選擇。B12對於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及防止貧血至關重要,因此補充不足會對健康產生長期影響。


這並不意味著其他B群維生素也可以完全交由補充劑來取代。素食者應該多攝取全穀類、豆類、深綠色蔬菜等植物性食物,這些食物雖然不如動物性食物直接提供B12,但可以提供其他B群維生素以及纖維、礦物質等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實際上,B群維生素中的其他成員,如B6和葉酸,對於蛋白質代謝和血液生成也非常重要,這些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素食來獲得。


透過適當地使用維生素B12補充劑,素食者可以達到日常所需的B12攝取量,而均衡的素食飲食則能幫助補足其他B群維生素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B12的補充應適量,因為過量補充可能導致一些副作用。


某些發酵食品中可能存在微量B12,這可以作為額外參考,但目前仍不足以替代補充劑的穩定來源。補充品的角色在此是「額外補充」,而不是「全部取代」,保持天然食材的多樣性仍然是重要的營養策略。畢竟天然食物不僅提供特定的營養素,還包含許多植物化合物和纖維,這些都是無法單靠補充劑獲得的。




鈣片 vs. 富含鈣的天然食物


對於乳糖不耐症或選擇不攝取乳製品的人來說,鈣的攝取可能是一個挑戰。乳製品通常是鈣的重要來源,但對於無法或不想吃乳製品的人來說,其他富含鈣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豆腐、堅果或植物奶就成為了重要的選擇。而當這些食物的攝取量不足時,鈣片就可以作為補充手段。


訂閱學堂通行證暢讀全文
本篇內容共 32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健康指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會員
192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迷途的羊羹 的其他內容
我們要健康管理,除了醫療治療以外,自我營養照護也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現代醫療能有效控制急性病症,但大部分藥物是緩解症狀,並非根本治療。這就是為什麼營養補充如此重要,日常的營養能增強免疫力,讓身體在面對疾病時更具自我修復能力。雖然營養對健康大有助益,但面對嚴重疾病專業的醫療介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防線。
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素,不同的生活型態和活動量會影響我們對蛋白質的需求。首先,我們來了解蛋白質的最低攝取量,並探討靜態生活和高活動量人群在蛋白質需求上的差異。接著,我們會進一步解析年齡對蛋白質需求的影響,特別是年長者如何透過蛋白質維持肌肉質量與健康。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方便又美味,但也隱藏著健康風險。加工食品經過簡單處理,而超加工食品則是含更多人造添加劑,兩者的差異影響健康。食品讓人上癮,主要因為大腦多巴胺的刺激而形成依賴感。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肥胖、高血壓、慢性發炎等風險。
我們的健康、環境和生活品質都因植物性飲食而受益。植物性飲食強調以蔬菜、水果和全穀為主,不應該排除少量動物性食物。這些飲食方式因其豐富的纖維和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風險,但需要注意維生素B12和Omega-3的補充。
腸道微生物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大腦」,對於健康至關重要,不僅幫助消化,還合成維生素、影響免疫系統與情緒。19世紀,艾利·梅奇尼可夫首次發現腸道菌群對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其研究被一度忽視。隨著抗生素濫用帶來的後遺症顯現,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腸道微生物的價值。
我們的飲食選擇常受食物分類誤導,豆類不僅含蛋白質還有大量澱粉;雞蛋富含蛋白質也含豐富脂肪與膽固醇;乳製品如脫脂牛奶及無乳糖牛奶並非全然健康,可能增加糖分攝取;全穀物雖健康但碳水含量高,需控制份量;植物奶的糖分與成分多樣,選購時應注意成分標籤。重新理解食物的營養組成,才能做出真正有益於健康的選擇。
我們要健康管理,除了醫療治療以外,自我營養照護也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現代醫療能有效控制急性病症,但大部分藥物是緩解症狀,並非根本治療。這就是為什麼營養補充如此重要,日常的營養能增強免疫力,讓身體在面對疾病時更具自我修復能力。雖然營養對健康大有助益,但面對嚴重疾病專業的醫療介入依然是必不可少的防線。
蛋白質是維持我們身體機能的重要營養素,不同的生活型態和活動量會影響我們對蛋白質的需求。首先,我們來了解蛋白質的最低攝取量,並探討靜態生活和高活動量人群在蛋白質需求上的差異。接著,我們會進一步解析年齡對蛋白質需求的影響,特別是年長者如何透過蛋白質維持肌肉質量與健康。
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方便又美味,但也隱藏著健康風險。加工食品經過簡單處理,而超加工食品則是含更多人造添加劑,兩者的差異影響健康。食品讓人上癮,主要因為大腦多巴胺的刺激而形成依賴感。長期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增加肥胖、高血壓、慢性發炎等風險。
我們的健康、環境和生活品質都因植物性飲食而受益。植物性飲食強調以蔬菜、水果和全穀為主,不應該排除少量動物性食物。這些飲食方式因其豐富的纖維和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風險,但需要注意維生素B12和Omega-3的補充。
腸道微生物是我們身體的「第二大腦」,對於健康至關重要,不僅幫助消化,還合成維生素、影響免疫系統與情緒。19世紀,艾利·梅奇尼可夫首次發現腸道菌群對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其研究被一度忽視。隨著抗生素濫用帶來的後遺症顯現,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腸道微生物的價值。
我們的飲食選擇常受食物分類誤導,豆類不僅含蛋白質還有大量澱粉;雞蛋富含蛋白質也含豐富脂肪與膽固醇;乳製品如脫脂牛奶及無乳糖牛奶並非全然健康,可能增加糖分攝取;全穀物雖健康但碳水含量高,需控制份量;植物奶的糖分與成分多樣,選購時應注意成分標籤。重新理解食物的營養組成,才能做出真正有益於健康的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應該常聽到「多吃魚有益健康」這類的建議,但你知道為什麼「魚」這麼營養嗎?這是因為魚類含有一種我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成分—Omega-3 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是大家熟知的「好油脂」。
Thumbnail
微量營養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包括免疫功能、視力和神經系統健康、健康發育和疾病預防。本文探討了微量營養素的種類、功能、益處、缺乏症以及毒性問題。均衡飲食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微量營養素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魚油是現代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補充品之一。富含Omega-3脂肪酸,魚油對心血管健康、腦功能和炎症控制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面對iHerb上琳琅滿目的魚油產品,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呢?本文將為你提供一份詳細的iherb ptt、iherb dicard魚油選購指南,幫助你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本文將帶你詳細了解魚油的基本知識,包括它的定義、類型、功效、適用的人群、最佳服用時間、推薦的攝取量、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魚油。掌握這些要點後,你將能全面理解「魚油」這一保健神器!
原文發表於臉書粉絲專業2018 https://ppt.cc/fz3H0x 國人維他命D的不足,是普遍存在成人的問題,不是只有老人家會缺乏。維他命D缺乏最關鍵影響的就是骨質疏鬆,根據國健署2008年以前的調查,當時國人成人維他命D的缺乏高達65%。根據我們成人的工作型態和飲食內容,維他命D缺乏其實
Thumbnail
只吃蛋白質不一定會長肌肉,你還需要…? 1. 碳水化合物 2. 維他命D 3. Omega-3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應該常聽到「多吃魚有益健康」這類的建議,但你知道為什麼「魚」這麼營養嗎?這是因為魚類含有一種我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成分—Omega-3 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是大家熟知的「好油脂」。
Thumbnail
微量營養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包括免疫功能、視力和神經系統健康、健康發育和疾病預防。本文探討了微量營養素的種類、功能、益處、缺乏症以及毒性問題。均衡飲食和適當的營養補充對於維持微量營養素的平衡至關重要。
Thumbnail
魚油是現代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補充品之一。富含Omega-3脂肪酸,魚油對心血管健康、腦功能和炎症控制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面對iHerb上琳琅滿目的魚油產品,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呢?本文將為你提供一份詳細的iherb ptt、iherb dicard魚油選購指南,幫助你做出明智的選擇。
Thumbnail
本文將帶你詳細了解魚油的基本知識,包括它的定義、類型、功效、適用的人群、最佳服用時間、推薦的攝取量、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魚油。掌握這些要點後,你將能全面理解「魚油」這一保健神器!
原文發表於臉書粉絲專業2018 https://ppt.cc/fz3H0x 國人維他命D的不足,是普遍存在成人的問題,不是只有老人家會缺乏。維他命D缺乏最關鍵影響的就是骨質疏鬆,根據國健署2008年以前的調查,當時國人成人維他命D的缺乏高達65%。根據我們成人的工作型態和飲食內容,維他命D缺乏其實
Thumbnail
只吃蛋白質不一定會長肌肉,你還需要…? 1. 碳水化合物 2. 維他命D 3. Omega-3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