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處理 Excel 表單,數字填來填去,但從來不知道這些數字的意義。
📌 主管交辦的文件整理,永遠都有新的版本,彷彿這是一場沒有盡頭的資料庫維護比賽。
📌 開會時,大家激烈討論,結果結論是:「我們先整理一下數據。」然後,又是 Excel……
🔥 沒有創意空間,沒有挑戰,沒有任何讓她覺得「自己有價值」的地方。
🔥 就像每天被困在辦公桌前,成為一台「人形處理機」,機械式地完成工作,但卻不知道這些工作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 最可怕的是,她已經開始懷疑自己:「這就是職場人生的全部嗎?」
「這樣的工作,還能撐多久?」
她決定找 Alan 喝咖啡,看看這個**「職場底層邏輯解析大師」,能不能幫她找到如何在無聊的工作裡,找到意義,或決定是否該換跑道**。
「Alan,我的職場人生已經進入『Ctrl+C & Ctrl+V』的無限循環模式。」Zoe 無力地趴在桌上,看著自己的咖啡發呆。
Alan 挑眉,「讓我猜猜,妳的工作內容單調,沒挑戰,沒成就感,覺得每天都在浪費生命?」
「沒錯!這些事情不難,但做完也不會有任何改變,彷彿公司只是要一個會打字的 AI 來填 Excel。」Zoe 嘆氣,「這樣下去,我會不會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上班族?」
Alan 笑了,拿起筆,在紙巾上寫下:
📌 「無聊工作的三種可能性」
1️⃣ 必要但機械型:「這些工作對公司有價值,但執行過程很無聊,比如數據整理、行政處理。」📊
2️⃣ 可優化重複型:「這些工作沒必要用人力做,其實可以自動化,或者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
3️⃣ 純浪費時間型:「這些工作只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但其實沒有實際貢獻。」🚮
「妳覺得,妳的工作是哪種?」Alan 笑問。
Zoe 思考了一下,「應該是 2 和 3,我做的東西沒有創新價值,而且感覺可以自動化,但沒有人去改變它。」
Alan 點點頭,「那麼,妳的問題不是『這份工作無聊』,而是『妳要如何讓這些工作變得更有價值,或決定是否該離開』。」
🔹 第一步:評估這些工作「是否真的有價值」
🔹 第二步:嘗試優化流程,讓自己脫離低價值工作
🔹 第三步:如果無法改變,那就評估是否值得繼續待在這裡
「這樣,妳不是在忍耐,而是在找出這份工作的價值,並決定自己該如何成長。」Alan 微笑道。
🔹 先評估工作是否有價值
Zoe 開始觀察,發現自己的數據整理工作,其實只是為了填滿報表,主管從來沒有真正分析過。
「這個流程,真的有必要嗎?還是只是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她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存在意義。
🔹 嘗試優化流程,減少重複性工作
她花了一個週末,學習了一點 Excel VBA,寫了一個簡單的巨集,讓報表處理時間從 3 小時縮短成 10 分鐘!
當她向主管展示這個新流程時,主管驚訝地說:「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少一個人力來處理這部分,妳有沒有興趣做更多數據分析的工作?」🎯
🔹 如果無法改變,就尋找更好的機會
她發現,公司其實沒有真的想做數據分析,只是想填 Excel,她開始思考——「這裡,真的適合長期發展嗎?」
於是,她開始尋找真正有數據分析需求的公司,幾個月後,她成功轉職到了一間新創,負責市場數據策略,薪水甚至多了 20%!🔥
這天晚上,Zoe 發訊息給 Alan:「成功從無聊工作解脫,現在的工作終於有意義了!😂」
Alan 回了一個笑臉:「恭喜妳,這次妳不是在忍耐,而是主動選擇自己的成長方向。🎓」
Zoe 笑了,這一次,她知道,職場不是「接受任何工作」,而是「選擇值得投入的事」✨。
✅ 1. 先評估這份工作是否真的有價值,還是只是純粹的浪費時間。
✅ 2. 若有重複性工作,嘗試優化流程,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跳脫工具人的角色。
✅ 3. 如果發現公司無法提供成長空間,果斷尋找更適合發展的地方,而不是無限期忍受低價值工作。
💡 「職場不是比誰撐最久,而是比誰最懂得選擇。」 🚀✨
(完)